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新時期音樂教學的改革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新時期我國的文化教育事業正處于轉型改革時期,聲樂作為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聲樂教學改革活動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聲樂教學改革能夠讓學生在學習聲樂知識的同時,提升自身的歌唱能力和樂器演奏能力,通過對音樂背景知識的了解來豐富自身的人文素養,通過對音樂鑒賞能力的提升來優化自身的審美能力。本文首先分析了新時期聲樂教學改革的必要性,然后細致論述了新時期聲樂教學改革的要點,旨在為時下聲樂教學改革活動的開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
新時期;聲樂教學;教學改革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需要提升國民的物質文化生活和精神文明生活,聲樂教學改革就是提升國民精神生活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以聲樂教學為載體,提高學生的綜合音樂素養,豐富其精神生活,并且讓學生將音樂文化滲透傳遞給身邊人,最終營造出積極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活氛圍。因此,關于新時期背景下的聲樂教學改革活動的研究具有重要教育價值和社會價值。
一、新時期聲樂教學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第一,新時期聲樂教學改革是時展的需要。信息技術推進生產力的飛速發展,人們的具體的重復的勞動日漸減少,人們的業余空閑時間相對增加。音樂是豐富人們精神文化生活的形式之一,實現聲樂教學改革,能夠將聲樂演唱技巧和樂器演奏方法滲透給大眾,從而有利于健康文化生活氛圍的營造。
第二,新時期聲樂教學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需要。小康社會中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要得到極大提高,音樂作為一種藝術表現形式一直深受人們喜愛,聲樂教學改革能夠提升國民的音樂素養。
第三,新時期聲樂教學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踐行。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深入到國民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教育作為以產出高質量人才的機構,進行改革是一種必然。所以聲樂教學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生本教育是教育領域中時下推崇的教學理念,聲樂教學改革也要切實實現在教學活動中以人為本。第四,新時期聲樂教學改革是教育即生活教學理念的踐行。教育活動是對學生展現社會生活,學校教學活動是社會的一個縮影,社會在歷史長河中不斷發展演變,聲樂教學活動也需要與時俱進進行改革。
二、新時期聲樂教學改革要點分析
1、關于教學理念的改革
裴海青認為,高師聲樂教學基本沿用著音樂學院的模式,過度強調專業性,而忽視高師音樂教育自身的特點和要求;學生將來要面對的是講臺,而不是舞臺。張桂華認為,更新思想觀念、強化師范意識、進一步端正辦學指導思想與培養目標是高師聲樂教學改革最根本的問題。李京玉認為,“師范性”關系到教學目標的實現,是高師聲樂教學改革的一個根本性的問題。徐紅磊指出,高師聲樂教育的教學過程必須圍繞培養合格教師這條主線進行。新時期背景下,教學理念必須要進行改革。教育領域中,基礎教育倡導學生作為課堂主體,教師作為課堂主導;高等教育中推崇生本教育的教學理念。以人為本是實施教學活動的基本原則,學校不再是一個教授某項技能的培訓機構,是教書育人的場所。對學生的人格進行完善和優化已經成為教育的主要功能之一。因此,在新時期下,聲樂教學的理念需要進行深度改革。要兼顧聲樂教學專業性和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教學內容的增多和可以通過充分利用現代教育輔助技術來緩解對課時的需求。在新時期下,聲樂教學中依然要突出教師“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高大形象,同時也要突出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充分發揮教師人類工程師的作用。2016年兩會中全面闡述了創新對各個行業發展的重要作用,關于聲樂教學理念的改革,也是對聲樂教育進行創新的具體實踐。聲樂作為一種藝術表現形式,本身也需要創新,創新是藝術發展的根本源泉。所以改革教學理念,是新時期聲樂教學改革活動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因為,教學理念是聲樂教學的一面旗幟,有什么樣的教學理念就有與之相對應的教學活動。
2、關于教學內容的改革
傳統的聲樂教學內容比較單一,通常是由樂理知識、歌唱技巧、樂器演奏、和聲等具體課程組成。這樣的教學內容能夠提升學生的聲樂基本功,但是這樣教學內容培養出來的學生更像是一位音樂技術工人,是一位實力派唱將,但是缺乏創新精神和音樂審美能力。關于教學內容的改革,主要是在原有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增加音樂史和音樂鑒賞以及組織協調能力等內容。改革后的聲樂教學能夠豐富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用音樂來表達自己情感的熱情,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樂曲創作能力。改革后的聲樂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用藝術的視角來審視生活的能力,從而能夠豐富其心靈,形成高雅的藝術情操和審美情趣。我國正處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中,現在的學生就是小康社會建成后公民的組成部分,通過聲樂教學來豐富其精神文化生活,能夠為其日后的工作之余文化生活。所以說,聲樂教學內容的改革是實現小康社會中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極大提高的重要組成部分。改革后的聲樂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組織協調能力,從而有利于學生在自己所在的工作生活小集體中起到組織委員和文藝文員的作用,進而有利于將其所學的聲樂知識和技巧傳遞給身邊的人,最終能夠帶動身邊人共同感受聲樂藝術帶給人精神上的愉悅。
3、關于教學模式的改革
教學模式的改革是由于教學理念改革和教學內容改革的必然。教學模式的改革要充分體現出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作用,互動式教學模式符合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的教學理念的要求;聲樂表演實踐活動能夠讓學生對社會生活有更加直觀的認識,從而促進其音樂創作靈感的培養。此外,聲樂作為一種特殊的教學內容,可以將教學課堂拓展到教室之外。例如,很多學校在活動中心等場所開展“美麗鋼琴”“魅力古箏”等活動,在一個小型演奏會氛圍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會被激發,教師可以對其演奏技巧進行有效指導,從而提升教學質量。再如,音樂課專業的學生組織聲樂社團,對非聲樂專業的學生提供演唱技巧和樂器彈奏等教學,從而提高其表達交流能力。
4、關于教學隊伍的改革教學
隊伍的改革主要從優化教師年齡結構、學歷結構和個人能力三個方面展開。年齡結構的優化能夠讓各個時代的音樂都融入教學當中;學歷結構的優化能夠保證教學活動的深度和廣度;個人能力的優化主要是強化教師的執教能力和教研能力,執教能力的優化有利于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提高,教研能力有利于對教學活動的改革和發展的進行。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對工程師的技能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教師要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能力和教研能力以適應時代對教育創新的需要。
三、結語
綜上所述,新時期聲樂教學改革是時展的必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需要,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踐行,是對教育即生活教學理念的踐行。在具體的聲樂教學改革活動中,要從教學理念著手,先進的教學理念是教學活動的科學性和可理性的重要保障;要重視對教學內容進行改革,教學內容是教學理念踐行的載體,教學內容改革的成果是聲樂教學改革的主要內容;要強化對教學模式的改革,新時期下教學理念和學生群體的特征都發生了變化,教學模式的改革有利于教學效率的提升;要對教學隊伍進行改革,教師是教學改革活動的執行者,教師既要有專業的聲樂知識,又要有卓越的教學能力,還要有優秀的教育研究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夠切實實現全面深化改革。
參考文獻:
[1]劉佳.新媒體背景下對大學聲樂教學改革的研究[J].藝術科技.2016(02)
[2]劉佳.當前高校聲樂教學改革與創新的有效途徑[J].北方音樂.2015(06)
[3]吳丹.聲樂教學改革思考[J].音樂時空.2014(04)
作者:烏雅汗 單位:內蒙古烏蘭察布集寧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