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書籍版面藝術形式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書籍使人類開始了文明歷程。我們需要文明,需要書籍來提高我們的文化內涵。書籍版面設計是建立在閱讀的基礎上,通過閱讀對整本書的內容有了深刻的理解以后,再加上一些創造性的設計元素,用設計的語言去加以詮釋。書籍版面設計近幾年來發展很快,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是計算機的普及,使書籍裝幀設計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主要表現在版面設計的多元化,各種創新理念、創新元素的注入,使書籍設計實現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新型創意想法。
關鍵詞:
書籍;書籍版面設計;多元化
一、總述
書籍使人類開始了文明歷程。我們需要文明,需要書籍來提高我們的文化內涵。書籍版面設計是書籍裝幀設計中尤為重要的一部分,現如今,我國的版面設計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相對于封面設計來說,還沒有引起大家的廣泛關注。版面設計本應該受到大眾的關注,因為文字是傳達信息的主要部分,它不是把內容放到版面上就完成了,而是建立在閱讀的基礎上,通過閱讀對整本書的內容有了深刻的理解以后,再加上一些創造性的設計元素,用設計的語言去加以詮釋。
不得不提的是,書籍版面設計近幾年來發展很快,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主要表現在版面設計的多元化,各種創新理念、創新元素的注入,使書籍設計實現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新型創意想法。
二、內容研究
1、書籍裝幀的設計形態中國古代書籍經歷了很多演變,但不管是哪一種形式,都是伴隨著社會的發展,為了適應社會的需求而出現。書籍裝幀最原始的形態是對竹簡的串聯,將竹簡穿孔一片一片串聯在一起,開始于周代。之后出現的書籍形態是卷軸裝,在漢代出現,材質上一般使用帛或紙。卷軸裝的出現要比簡冊裝方便的多,更利于反復打開翻看。在卷軸裝之后出現的是旋風裝,旋風裝是在一幅長卷上按照順序依次粘貼大小相同的紙張,呈現旋風的形態。幾乎同時出現的還有經折裝,經折裝是一正一反的規律,像折子一樣,經折裝在閱讀的時候比較方便,使書籍設計在形態方面有了很大提升。蝴蝶裝就像蝴蝶一樣形態優美。盛行于宋代。包背裝出現在元代時期,在明代的時候廣泛流傳,包背裝已經接近現代的書籍。線裝書在明清的時候被廣泛使用,我們對線裝書較為了解,在影視作品中也經常見到。只是線裝書在裝訂的時候需要打孔用線穿訂起來。如今平裝書較為常見,是最為普通的一種形態,就是在書的外面加以書皮。精裝書的結構更為講究,在外面加包封,用各種印刷方式加以裝飾,凸印、平印或是添加燙金字體等方式。
2、把握書籍整體結構的功能性書籍裝幀設計的整體性非常重要,是將書籍的內容與形式統一在一起。在設計的時候,要注意書籍的形態、開本、版面、扉頁等,要具有整體的協調性。現在的很多書籍單純的在書籍裝幀設計上大作手筆,形式感強,花樣百出,但是卻忽略了對書籍內容的關注與理解,這樣的設計雖然體現出了書籍的商業價值,但是失去了書籍裝幀最本真的意義。相反,如果一本優秀的書籍,很受讀者的喜愛,但在書籍設計方面做的不到位,也是一大遺憾。把握書籍整體結構的功能性非常重要,包括書籍的里外風格一致,以及將書籍的精神內涵融入到書籍的整體設計風格中。
3、構成版面設計的基本元素版面設計在書籍裝幀設計中有著很大的作用,好的版面設計能夠吸引讀者,使讀者在閱讀的時候保持心情愉悅。如何將版面做的既具有美觀性,又具有實用性、科學性,該用什么樣的字體、字號、文字排版,有利于讀者的閱讀就顯得尤為重要。1)字體,字體在印刷術之后開始得到發展。現如今,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字體有三種。選擇合適的字體特別重要。一般情況下,在同一版面內字體不能種類太多,即使要進行區分,種類也不能超過三種以上,至于對信息的區分,可以通過顏色、字號、空間等進行區分。筆畫過于復雜或者過于花哨的字體不適合編排正文,閱讀久了,會使讀者產生疲勞、眩暈的感覺。2)字號,字號的選擇也非常重要,不宜過大,也不能過小。通常9—12磅用于編排正文,有時為了考慮整體的美觀性,也可用7磅或8磅,6磅以下就會影響閱讀,不宜用于編排正文。標題、引言等應該用不同的字號表現,方便閱讀。3)編排形式,左右對齊是書籍的正文通常會采用的形式,規矩、嚴謹,方便讀者閱讀;居中排列,適合內容短小的文字,例如詩歌等,居中排列會顯得美觀、形式感強;左齊右不齊的形式會給人舒服的感覺,形式也比較優美;右齊左不齊,以右邊為準,每一行都對齊,左邊可長短不一,這種形式感與我們的閱讀習慣有所不同,有阻礙感。自由編排,這種編排方式在現代書籍裝幀中也經常被使用,打破了以往規矩的編排形式,但要多注意版面與版面間的協調性與統一性,要達到美觀易讀。
4、不可替代的書籍插圖插圖在書籍裝幀設計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夠使讀者通過對插圖的欣賞從而理解書籍的內容。插圖是一種具有視覺性的符號,能夠使讀者更直接的感受書的內容,也可以緩解閱讀時的視覺疲勞;插圖設計活躍了書的樣式,為古板的文字增添了色彩,創造了美感,使得文字與圖片相互協調,不再枯燥;插圖設計增強了書籍的文化內涵,使文字與圖片相得益彰,文章中的東西可以通過插圖來表現出來;插圖設計能使讀者感到輕松、愉悅,增強讀者的興趣。隨著書籍裝幀設計的不斷發展,各種繪制方法、印刷的提高,插圖設計也得到了很大的擴展,為書籍設計增添了色彩。
5、印刷工藝與材質美感表現在書籍設計中,好的設計需要通過印刷工藝與材質美感表現出來,從而也推動了印刷工藝的不斷發展。中國最早的書籍是商代刻有文字的甲骨,商代后期,又將文字鑄在青銅器、石碑上。后來又出現了竹簡等,紙的出現迅速替代了其他材質,因具有輕便、易攜帶、易傳閱等優點而取代了其他所有材質,使書籍真正成為書籍。
當我們在欣賞一本書籍時,贊嘆它的美感,往往會思考它的美感來自哪里?雖然構成書籍美感的因素有很多,但是書籍的美感絕對離不開它的材質美。紙張的肌理、色彩、質地等給人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材料能產生不同的效果,材質的美感融入到書籍設計的整體之中,是書籍設計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參考文獻
[1]呂敬人《呂敬人書籍設計教程》湖北美術出版社.
[2]鄧中和《書籍裝幀創意設計》中國青年出版社.
[3]鐘錦榮《平面設計手冊》嶺南美術出版社.
[4]張森《書籍形態設計》中國紡織出版社.
[5]肖勇《書籍裝幀》遼寧美術出版社.
作者:徐偉華 單位:山西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