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藝術體操與體育游戲結合運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物質文化與生活質量提升,國民越來越重視健康。在全民健身活動不斷發展的大背景下,如何普及和推廣大眾藝術體操值得探索。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觀察法和邏輯分析等方法,探索體育游戲在推廣大眾藝術體操中應用的價值和效果。體育游戲與藝術體操專項技術和輕器械結合運用,有利于提高練習的趣味性,進而提高練習者的參與度,促進藝術體操項目推廣。
關鍵詞:體育游戲;藝術體操;輕器械;趣味性;項目特征
“健康中國”戰略遵循健康優先,科學發展等原則,在全民健身推廣中,各類體育運動迅速發展,成為群眾健身手段,深入百姓日常生活中。藝術體操是一項具有高難度、藝術性和觀賞性的難美類運動項目,融自然體操、音樂、舞蹈和輕器械等元素,以體育與藝術結合,在一定時空內,完美表現女性身心美與氣質美的體育運動項目[1]。它兼具健身功能和藝術賞美功能,值得在群眾中推廣。運用體育游戲的娛樂性和趣味性特點,增強群眾對藝術體操的喜愛,發展大眾藝術體操,滿足群眾的美好生活需求,也可培養一定的后備力量。
1.藝術體操的特點與健身價值
藝術體操一直以女子項目存在于賽場,它是一項塑造優美體姿、體形,培養高雅氣質的運動項目,這些特征使得它的發展是在少數人群中進行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健康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在全民健身計劃與“健康中國”戰略的推動下,國家倡導大力發展群眾喜聞樂見的運動項目,大眾藝術體操也需在大眾人群中得到普及和發展。
1.1藝術體操項目的特點
1.1.1體育與藝術相融合發展藝術體操深受藝術的影響,以德爾沙特體操體系為源頭,在音樂家和舞蹈家大膽創新的實踐下,體操逐漸與音樂和舞蹈結合,一度被稱為“韻律體操”、“墊上芭蕾”。身體與器械的靈活互動,配上不同類型的音樂,正如人與人的交流一般,“講述”著不同情節的故事。藝術體操在發展高難度和完美的體育技術的同時,追求藝術的創新與超越,形成一個獨立、新型的體育項目,登上奧運舞臺,因此,藝術體操的“體藝結合”特點是該項目最鮮明,具有代表性的特點。
1.1.2合理運用多種器械輕器械加入到藝術體操項目中,使得女性身體更輕松自如的融入音樂的節奏中,在與器械專注的互動中,提高比賽中意境的感染力和表現力。在“優勝劣汰”的法則中,藝術體操比賽中形成了固定的、統一的輕器械項目,即“繩、圈、球、棒、帶”五項,通過音樂的選取,舞蹈的融入,體操組合的展現以及合理的輕器械使用,體現藝術體操獨有的項目特色。
1.1.3充分展現女性優美形體舞蹈美感體現女子優雅的氣質,藝術體操目前仍屬于女子特有的體育運動項目,它是為體現女子優美體姿而設計的符合生理及心理特點的成套編排。不論是體操、舞蹈與音樂的結合的,還是身體與器械的配合,以及身體基本訓練(把桿練習、柔韌練習、平衡與小跳練習等)都時刻展現女性優美的形體特征。
1.2藝術體操的健身價值
在群眾中發展該項目,無需追求其高難度動作的展現,只需選擇舒緩身心,輕柔動聽的音樂,根據音樂特點、自身基礎可結合器械運用,編排適合的動作組合,通過練習可達到健身和健心功效,以達到塑造健美的形體,形成優美的體姿,培養高雅的氣質的健身價值。
2.體育游戲在大眾藝術體操中應用的設計
2.1趣味性體育游戲的作用
游戲歷史悠久,在原始時代利用游戲的方式達到娛樂,生產、狩獵等教育的目的,在祭祀活動和特定節日中也會有唱歌、跳舞和游戲等活動。游戲是人類的在一定規則約束下進行的娛樂活動[2]。體育游戲以促進身體健康為目的,設定情境、內容、形式、規則等,進行的趣味性體育活動。在體育教學或訓練中運用體育游戲,不僅可以起到鍛煉身體的作用,還能通過情境設定,團隊合作以及臨時狀況處理等體驗游戲的快樂和趣味性[3]。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充分挖掘體育活動的趣味性,以游戲的方式進行素質練習、技能泛化,可提高技能學習效率。
2.2體育游戲設計原則
在編排體育游戲時,必須考慮各種因素,例如,參與者年齡、性能、身體素質、項目特征等,結合場地環境,根據活動目的,設計合適的游戲,并制定規則。不同的體育項目有不同的專項特征,在日常訓練中,重復的技能訓練難免會讓人覺得枯燥乏味;在體育教學中,一味的講解和傳授動作技能,也會削減學生對體育運動技能學習的興趣。在藝術體操游戲設計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原則:創新性原則、趣味性原則、針對性原則、教育性原則、實用性原則等。
2.3藝術體操學習中加入體育游戲的方案設計
藝術體操對運動員身體形態、身體素質等有極高的要求,在電視和網絡視頻的觀看中,藝術體操項目一直作為女子項目存在,且難度極高,讓人望塵莫及,制約了藝術體操的普及[3]。以藝術體操的技術組合、器械運用為基礎,結合體育游戲形式,設計生動的練習環境[4],進而提高參與度。方案一:“數字反應”,提高練習者的反應力。例如在基本步伐學習時,可設計2、5、8分別對應跳躍、轉體、平衡類動作。播放節奏性音樂,跟隨音樂練習步伐,當喊到“2”時,做跳躍類動作,以此類推,減少單一步伐練習的枯燥感。方案二:小組比賽,培養競爭和團隊協作精神。分成人數相等的小組,可利用器械,例如,繩,用相同或者不同的繩技術進行行進間接力賽,最后一名隊員到達終點為全隊的勝利,最早完成的隊伍為勝利隊伍。
3.課例分析與效果
3.1課例分析
在S大學的藝術體操課中,有兩名藝術體操運動員和10名無基礎的學生。在繩的技術教學中,進行跳繩接力的游戲,每支隊伍一條繩,每位隊員一個來回,進行接力賽,最后一名隊員抵達終點為勝。在此過程中,每位同學都進行跳繩完成比賽,但是完成的方式各有不同。有快有慢,有些動作慢卻有條理,動作快卻無章法,反而影響運動速度。其中,一名一級運動員有些興奮,激動的說到,“我沒有這樣玩過,還可以這樣玩啊,我也“業余”的玩會兒。”游戲進行兩局,每隊都體驗到了勝利的喜悅,在總結的過程中,教師提出要善于“玩”器械,在不斷的玩耍中了解自己的器械,才能靈活的使用它,在娛樂的中或許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特色的器械組合動作,突破固化的組合練習,勇于創造“新的玩法”。藝術體操講求藝術美感,在學習圈的基本技術動作時,設計分組教學,在熟悉動作的基礎上加入游戲。自由拋接圈,行進間拋圈,小組行進間拋圈比賽,逐漸增加互動,在玩中熟練器械,掌握基本技術動作。在練習中逐漸增加花樣,配上音樂,提高藝術性效果。在繩的練習中,有原地和行進間的花樣繞“8”字,將這些元素設計成游戲,提高了練習的趣味性,取得一定的效果。在學習繩的技術動作時,分小組創編各種花樣繩的組合,將跳繩,單雙繩的繞環,繞八字,拋繩等融入進去,讓學生逐漸挖掘繩器械操作的多樣性,體驗器械運用的趣味性,讓沒有基礎的練習者樂于嘗試,不再覺得藝術體操只是那種高難度的動作。
3.2應用效果
體育游戲與藝術體操的結合應用,增強了教學與訓練的趣味性,取得良好的效果。在課堂觀察中發現,學生學習基本技術和器械技術的積極性提高,參與熱情度高,身體與器械配合使用自如。但由于學生專項素質差異性較大,對于獲得一級運動員的學生來說,課堂游戲僅僅是調節訓練氣氛的一種手段,對于技術的提升作用不大;對于剛接觸的學生來說,則是有提高參與藝術體操的積極性的作用,利于學習基本技術。
4.結語
藝術體操是一項高雅有難度的運動項目,但在推廣項目和培養后備力量時,則可通過體育游戲與藝術體操基本技術結合的形式,降低難度,提高項目的趣味性,從而吸引大眾參與,形成良好的大眾藝術體操參與氛圍。同時可促進男性的加入,增加一些體現男性氣質的力量性藝術體操,豐富項目內容。在體育游戲應用時要考慮年齡、技術層次等多方面因素,設計合理的藝術體操特色游戲。增加項目受眾范圍,降低難度區別于高難度的競技性藝術體操,帶動群眾參與低難度的大眾性藝術體操,豐富全民健身運動項目內容。
參考文獻:
[1]洪小平.藝術體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4.
[2]于振峰,趙宗躍,孟剛.體育游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8-12.
[3]洪小平.藝術體操發展解析[J].中國體育科技,2013,49(06):3-11.
[4]袁海強.體育教學中體育游戲運用思考[J].體育文化導刊,2015,(03):146-149.
作者:呂英英 石梅芳 單位:華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