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學英語課堂教學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中學英語課堂的教學行為:“活動”與“參與”,是英語教育實現向素質教育轉變的基本形式,事實上優秀的課堂教學完全可以負載起培養提高學生多方面的優良素質的任務。成功的課堂教學應是“活動”最充分、“參與”度最深的教學。
關鍵詞:中學英語課堂活動參與
生本教育的生態課堂教學模式的宗旨是一切為了學生,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能自由開放地獨立自主地學習,在課堂學習生活過程中學會感悟,體味生活,在與知識的“相遇”中,使知識融人生命。
一、師生“活動”是英語課堂教學中的主線
1、正確看待教師的在教學中的作用
如在學習“although…”這一語言點的時候,有學生出現了這樣的句子:“althoughItnnotveryclever,butIstillworkhardeveryday.”老師對他說:“Ithinkyouarealreadyveryclever,be.causeyoucallsaysuchagreatsentence.”而后,老師又問全班同學:“dontyouthinkheisacleverboy?”此時全班同學齊聲答到:“yes!”接著,老師又問:“butcanyouifndthediferencebetweenhissentenceandtheoneontheblackboard?”幾秒鐘的思考之后,許多同學發現了錯誤,立刻糾正過來。
2、師生“活動”行為的實際是交際
教學是交際活動,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際活動,是主體——主體之間的活動。交際是人與人之間的思想、感情和信心的交流,英語教學過程是師生之間的交際過程,師生構成兩個主題,是平等、合作、協商的交際關系,師生作為主體,其認識和實踐的客體都是英語,學生是認識的承擔者、實踐者,教師也是認識的承擔者,只是任務和角色不同而已。學生學習英語,靠學生主動的學,直接與英語信息源發生作用,教師是指導者、助學者和引路人,注重教學規律,通過優化教學過程,促進學生提高學習效果,教學不是你教我學,更不是你講我聽,教學是師生雙方互動的結果,教學雙方都給對方提供信息,教學活動就是為了促進這種交流。
二、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形式
在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們多用以貼切生活的片斷、實物的演示、圖畫或音像、音樂的引入、表演的形式、或語言的進述來創設情境教學。在這里和大家分享一個案例,希望得到更好的建議和方法:牛津英語7Aunit3,這課是談論春節打算怎樣過,在課前,我讓學生每人準備一張有關春節時照的照片、或有關春節的圖片、實物帶來。課堂上我用多媒體展示一些有關春節的圖片并用,在小組活動中,學生拿出照片進行介紹;讓每個小組再推選出代表在全班發言,向全班同學介紹自己在春節做的事情,并說說將在今年的春節做什么?在活動中,學生不但提高了應用句型的能力,還增進了小組成員間、同學問的相互了解,彼此之間更感親切、融洽。接著讓各小組成員把準備好照片向同學們介紹;當然還有部分學生還是不會說,我鼓勵、啟發他們,并月-用手勢提醒,勉強可以回答,我鼓勵學生說:Good!、Gerat!等語言,讓學生感到成功的喜悅,為這些學生解除后顧之憂;同學們開始興致勃勃地講述他們自己是怎樣過的。由于操練內容涉及學生自己,他們都顯得興致勃勃。課堂氣氛很活躍,短短幾分鐘內,每個學生都得到_r開口說話的機會,很快就掌握了這一知識點。為了鞏固這一知識點我為小組活動設計了一張表格,然后每個小組分發一份。在小組活動中,由組長(每個小組都有一名自己推選的組長)提問,組員按實際情況回答。最后組員向組長提問,完成海報制作。本課學部分同學都會說,能看著圖片說出相關的內容。我在課堂上創造語言交際環境,不但訓練了學生的交際能力,而且還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總之,教師要根據學生的需要和興趣,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活動的精神,在活動中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同時減少無效參與,增加有效參與,逐步實現由淺層次向深層次行為參與向思維參與的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