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英語課堂教學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本文從課堂氣氛、課堂教學、學生主體、教師情感四個方面結合筆者的教學實踐進行闡述,引領學生實現積極向上、輕松愉悅、富于激情的英語課堂學習,讓英語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關鍵詞:英語課堂;激活;生命活力
一位教育家曾說過:“英語課堂是一扇窗,推開窗,學生發現的是一個奇妙的世界,語言是一個家,在這個家中最重要的是人。”著名的教育學家葉瀾教授也認為:“課堂蘊含著巨大的生命力,只有師生的生命力在課堂教學中得到有效發揮,才能真正有助于師生的成長,課堂上才有真正的活力。”因此,我們應從生命的層次進行英語課堂教學,讓英語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讓英語課堂成為學生的樂園。
一、和諧構建,激活英語課堂氣氛
英語教學的生命在于課堂,課堂教學的生命在于激趣、創新。中學生敢想敢說、好動,求新求異的愿望強烈,因此,教師必須因勢利導。上課時,教師盡可能多地用風趣幽默、充滿誘因或懸念的語言,配以豐富的表情和手勢組織課堂教學,創設各種各樣的情景,培養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大膽地用英語發言、并積極思維。
1.培養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達到“課開始,興趣生;課進行,興趣濃;課結束,興趣存”的效果。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每個班級總有一部分學習英語有障礙的同學,引導那些根本不學英語又喜歡玩游戲的學生來學英語不是一件容易事,只能智取,不能盲干。有一天,筆者打開電腦,讓他們見識“紅色警戒”、“星際爭霸”等游戲。那令人震撼的音效、人性化的交互式操作,很快就讓他們融入游戲之中。但每每就在他們指揮著千軍萬馬,即將解放全人類,實現心中夢想時,屏幕上卻出現了數行的英文提示,他們全傻眼了,這時筆者就在旁邊輕描淡寫地給予翻譯。學生頓悟。從此,他們漸漸地也學起了英語。
2、運用競爭
競爭永遠是一劑課堂興奮劑。形式多樣的競爭比賽是激活課堂行之有效的方法。競爭好勝心理驅使學生樂于參與比賽活動,在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方面有很大的作用。在緊張、熱烈的競爭氣氛中,無論是小組比賽還是個人比賽,學生都滿腔熱情地參加,課堂氣氛可謂空前高漲。筆者在七年級的英語課堂教學中,最熱鬧的一環就是競爭比賽。Guessinggame是教學中廣泛運用的方法,而Memorygame可以考察學生的瞬時記憶和眼力。在競賽過程中,學生們既能賽出基礎,又能賽出能力,且越賽越有興致。運用競賽,挖掘學生學習的“潛能”,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以及思維的靈敏性。
3.創設情景
教師要根據不同的課型,引導學生創設不同的情景,讓學生在情景中學會交際、學會合作、學會迎接挑戰、學會不斷完善和超越自己。
創設真實的交流情境,使學生迅速進入學習英語的最佳狀態,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激活英語課堂氣氛的有效措施。綜合英語的實踐性、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根據不同的課型,筆者給學生創設了許多閃耀著生命光彩、興趣盎然的英語情景。如,筆者于2007年7月去山東泰安參加了由國家外國專家局舉辦的為期一個多月的“2007年中學英語教師口語及教學法培訓班”。新學期一開學,筆者一進教室,許多學生就親熱地湊到了筆者的身邊。這個暑假,老師干什么去了?同學們都非常想知道。于是,筆者靈機一動,那天的英語課,筆者不教課本上的內容,而是來了一回別開生面的“答記者問”:
生1:MissShao,willyoupleasetellmewhereyouwent?
師:I’dliketotellallofyouthatIhavegonetoTai’an,Shangdong.
生2:WhatisTai’anlike?
生3:Whatdidyoudowhenyouwerefree?
問題還在提出,回答仍在繼續。英語課堂已儼然成為師生交流的課堂、對話的課堂、碰撞的課堂,英語課堂煥發出了生命的活力。
二、優化課堂,搭建學生活動的舞臺
課堂教學是創造性的活動,課堂教學要鼓勵師生互動中的即興創造,感受學生思維的靈性。課堂教學過程是教師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過程。教師是這個過程的設計師和建筑師,教師要搭建一個能使學生多方面成長需要的舞臺,讓每個學生在這個舞臺上發揮自己的潛能,展示自己的生命活力。
1.英語課堂用語的藝術化應用
教師是教學藝術的探索者。教師使用課堂用語的目的是為了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有效溝通,因此,課堂用語應簡練通俗,符合學生的英語能力水平。
語言是一種藝術。精彩的課堂用語能給整堂課的教學錦上添花,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課堂用語要生動豐富,盡量做到形式多樣。同一個意思有多種表達法,教師在使用時不能總是使用同一種表達法,而應在課堂上不斷變換句式,讓學生逐步適應、逐步接受,既培養了學生的聽力,又豐富了學生的語言。
2.課堂教學環節的有效性設計
教師是教學環節的研究者。課堂教學應是教師“帶著學生走向知識”,而不是“帶著知識走向學生”。課堂教學有輕重緩急、波瀾起伏,讓學生的情感意識隨課堂氣氛的升降而起落,以求得“大容量、快節奏、高效率”。
課堂教學的效率最優化,能最大限度地減輕學生課后的負擔,而課堂教學的成功與否取決于教與學的整體設計。因此,關于課堂設計,筆者采用“四階段”授課法。第一階段:確定目標;第二階段:實施目標;第三階段:目標串聯;第四階段:目標檢測。講課時,通過多樣化的方法,啟發誘導學生進行對照和分析,從中找出思路和規律,使學生理解內容;并通過討論,讓學生自己完成題目設計,做到低起點、密臺階、小坡度。如果說一堂精彩的英語課是一首動聽的交響樂,那么有效的課堂設計就是這首樂曲中最動人的旋律。
3.讓生活常駐課堂
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是學生學習的興趣之源。人生活在現實生活中,人如果脫離了生活,就學不會語言;英語來源于生活,離不開生活。教師要把課堂變成一個濃縮的微型社會:把花草樹木、高樓大廈都“請”進課堂,讓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在生活情景中學會體味人生。為此,教師可在學生們剛進初中的第一學期開展“我們身邊的英語”的實踐活動,如“眼鏡盒上的英語”、“廣告牌上的英語”、“衣服上的英語”……使學生們對身邊一切帶有英語的事物產生強烈的好奇;讓學生領悟到英語不僅僅是存在于書本中,還存在于我們生活的每個空間;使學生親身體驗到英語就在身邊,遂而產生對英語的親近感。教師還應善于把來自生活的知識再融入生活,引導學生在課本知識中領悟生活,在實踐生活中運用知識。如在講授新目標英語七年級上Unit3Thisismysister時,筆者搬出了學生非常喜歡的電視劇“家有兒女”,讓學生們去扮演劇中的角色。筆者先讓學生課前仔細揣摩,然后在課堂上讓他們充分施展自己的表演才能,學生們的積極性都很高,紛紛參與到其中的角色中。只有讓學生從課本走向生活,才能真正體驗到英語學習的真諦和樂趣,獲得成就感,激發學習欲望。
三、主動參與,點燃學生求知的欲望
《英語課程標準》提倡的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目標就是要把活力注入課堂。課堂的活力是由學生自身參與才能產生的,要使課堂充滿活力,必須真正突出學生主體。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人,充分發揮啟發、點撥、設疑、解惑的主導作用,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
1.教師是學生成長的引領者,在教師發揮指導作用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即教師是“導演”,學生是“演員”,在教師的“導演”下,讓學生去參與整個教學活動。教師應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和練習,盡可能使每個學生都有表現自我的機會和享受成功的喜悅,充分調動他們積極思維的欲望和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如每日的dutyreport,storyelling,newsreport,speech,makeupanewdialoguewithhis/herclosefriends,英文名曲欣賞等。在這種教學活動中,師生彼此分享激情的燃燒、真情的涌動和心靈的碰撞;而學生的想象得以放飛,潛能得以發掘!
2.教師是學生潛能的喚醒者,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思考、討論、回答問題,要能參與進來。如在講授新目標英語八年級上
nit7Howdoyoumakeabananamilkshake?時,筆者從家里帶來各種水果和一臺榨汁機,在講臺上一邊演示一邊引出本節課的生詞、短語和句型,并讓個別學生上講臺演示“Howdowemakeapearmilkshake?”臺上的學生邊做動作邊說:“First…”臺下的同學齊說:“Peelthetwopears…”臺上的學生邊把梨切成片邊說:“Next…”臺下的同學齊說:“Cutup…”在學生動手操作的過程中,他們學會了果汁制作的方法及步驟,印象非常深刻。在這種教學活動中,師生彼此分享思考的快樂、頓悟的驚喜和靈性的煥發;而學生的能力得以提高,體驗得以深化!
四、營造氛圍,煥發課堂情感的活力
情感是打動人心靈的秘訣、是人們行為的內在動因,在英語教學中具有推動、調節、強化等功能。情感是教育的基礎,只有入情才能入理,入理才能入心。課堂的真正活力來自于教師與學生之間心心相印,達到一種默契,這種默契能協調教學中各要素之間的關系,使其形成一種合力。
1.以心靈贏得心靈,用人格塑造人格
盧梭說過:“只有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才能做一名真正的教師。”教師是教學的主導,尤如樂隊中的指揮。每一堂課教師要展示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教法、淵博的知識和優美的板書,要將自身的外在美和內在美一一呈現在學生面前;教師要用特有的風格和方式去開啟、喚醒和提升學生的心智;教師的一言一行、一點一滴要能喚起學生對未來生活的熱烈憧憬和樂觀明朗的期待。教師溫和的聲音、微笑的面孔、理解的表情會給課堂帶來愉快的氣氛,對學生的學習效果有直接影響。
2.要讓學生對教師充滿信任,對自己充滿自信
心理學家認為:教師的期望與鼓勵對學生的心理發展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會喚起學生內心潛在的自我價值意識和對高尚目標的追求。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杰絲·雷耳說:“稱贊對溫暖人類的靈魂而言,就像陽光一樣。”教師應看到每一個學生都有其閃光的一面;教師要懂得欣賞每個學生,對每個學生都暗含期待。在英語課上,教師應全力肯定學生的一切努力,保護學生的一切嘗試;對學生的表現給予發自內心的贊賞,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學生從教師的舉止言行中感受到了教師對他們的愛意和鼓勵,體會到了自己的生命價值,就會逐漸消除用英語交際的膽怯心理,樹立參與課堂活動的信心。
一堂課猶如一出戲。有教師的全情投入、全體學生的積極參與,英語課堂必能煥發出--片生機。讓英語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不僅要探索更佳的教學方法,使英語課堂成為學生施展興趣的天地,成為學生發展創造思維的載體,成為學生表現自我的舞臺;更要調整好自己的思維坐標,做到在課堂教學中讓我們的教科書“活”起來,讓我們的學生“活”起來,讓我們的教學方法“活”起來。
教育的本質是關注生命。關注生命就是敬畏生命,善待生命。學者肖川在《教育的理想與信念》中說:“我們的教育——真正人文的教育,不僅要對學生的升學考試負責,更要對學生一生的生命質量負責。”每個生命,對于生命的個體來說,都是唯一的。生命是神圣的,又是平等的,值得我們去珍視、善待。我們教師從事的是基礎教育的英語教學,我們要幫助學生發展自己;我們要使分散的知識系統化,使書本的知識交際化,使課堂的活動生活化;我們要讓我們的學生為自己的生命喝彩;我們要把課堂與生活銜接,把世界引入課堂,讓英語課堂成為放飛學生生命的綠洲。新晨:
參考文獻:
[1]英語課程標準研制組.英語課程標準解讀(實驗稿)[S].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4.
[2]高翠萍.從生活化角度設計英語教學[J].新課改教育研究,2007(6).
[3]肖川.肖川教育隨筆系列叢書[M].長沙:岳麓書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