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語文教學語言藝術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我們必須錘煉語言,去掉那些習慣性的不必要的羅唆話、重復語,力求語言簡潔明了。羅唆煩人的教學語言,談何“意美”?它只會讓學生興味全無,昏昏欲睡。
(一)形美所謂“形美”,就是通過教師抑揚頓挫、繪聲繪色地講述把事物或事件的情景講述得生動具體,學生聽后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捫其形,如嗅其味。
講究教學語言的“形美”,就要做到:
1.各種修辭手法的運用。如比喻、對偶、排比、擬人、反復、夸張、頂真、互文、摹狀等修辭格,對于這一點,大家應該很重視,也很清楚該怎樣做,我就不再贅述。其實我們語文老師還可以從相聲、小品、快板、演講、辯論、旁白、解說詞等這些重語言表達的藝術門類中汲取豐富的營養,以不斷提高我們的教學語言藝術水平。
2.多種句型句式的運用。語文教學語言句式應富于變化,靈活多樣,絕不能一成不變,單調乏味。陳述句、疑問句、感嘆句、祈使句、主動句、被動句、否定句、雙重否定句、反問句、長句、短句等等,都可以運用。如要求學生齊讀課文時,教師可能會經常說:“同學們一起讀!”偶爾這樣說無可厚非,但一直用這種固定的習慣句式就不好,可以換成“來,一起讀,一、二!”“我們一起讀,開始!”“預備起,開始!”等等,長句變短句,就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又如:學生回答問題時雖然經過認真思考,但還是答錯了,教師這時就不要說:“你的答案是錯的!”“你簡直是胡說!”而最好說:“是這樣嗎?再想想?”“我不太同意你的意見,再思考思考?”這樣把感嘆句變成疑問句,句式不同,語氣不同,表達效果也不同。
(二)音美所謂“音美”,就是指語文教學語言的節奏美,音樂美。
1.注意語調語速的變化。教師上課若說話慢了,像“老牛拉破車”一樣,學生就會感到厭倦疲乏;說話快了,像“打機關槍”一樣,學生思維跟不上,聽課吃力,容易產生消極情緒。如果聲音低了,有氣無力,學生的興趣就調動不起來;聲音一直很高,對學生刺激太強,學生會從興奮轉入抑制狀態。因此,教學語言要講求抑揚頓挫,輕重緩急,利用語速的快慢,聲音的高低,語氣的升降,長短句等的變化,緊緊吸引住學生的注意,讓學生在美的享受中輕松地學習。
2.去掉語言雜質。作為語文教師,語言應力求簡潔精練,不拖泥帶水,堅決避免“啊、然后、這個、那么、反正、嗯、對不對、是吧”之類的口頭禪,運用漢語的平仄韻律,金聲玉振,鏗鏘悅耳,給學生以美的熏陶。在平常的教學中,教師還可把自己的講課錄下來,課外反復摩體味,或者請同事在聽課后幫忙指出自己在教學語言方面存在的問題,以后上課不斷修正,以逐步達到音美的要求。
作者:項裕波單位:湖北興山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