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論訪談類節目主持人語言藝術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科技的發展,播音主持行業得到了良好的發展空間。在新媒體時代中,訪談類節目頗受歡迎。本文分析了訪談節目主持人的語言特點,并討論了如何加強語言藝術在訪談節目中的應用。
【關鍵詞】訪談類節目;語言藝術;語言特性
傳統媒介電視發展迅速,幾乎覆蓋了世界的各個角落。不斷創新的訪談類節目,成為最受大眾歡迎的電視節目類型之一。區別于很多以豐富畫面吸引觀眾的電視節目,訪談節目中主持人成為關鍵角色,其語言魅力和主持風格直接影響著節目效果。而節目中即興的口語表達和對話形式的人際傳播也增加了其獨特性。因此主持人除了需要大量積累節目內容涉及的相關知識,在節目中形成自己的語言風格,學習語言藝術也相當重要。
1.訪談類節目主持人的語言特性
最早在美國的訪談類節目被稱為“talkshow”,中文譯為“脫口秀”。主要以主持人與嘉賓脫口而出的表達和對話展示豐富的訊息。語言是節目的精髓,其重要性在訪談中可淋漓盡致的體現。也因為它有很多即興的口語表達,使節目有不可預測性,所以就更要求主持人有好的語言功底,在真實、嚴謹表達的同時,做到靈活、有效的控制節目進程和現場氛圍,并富有邏輯的體現節目策劃的意義。
1.1真實性
主持人存在的基礎是真實,而訪談類節目正因其表達真摯情感而廣受青睞。節目中嘉賓和主持人可以根據內心想法,自由表達當下真實的感受,這也是節目靈魂所在,只有真實的故事、情感、表達和傳播才能感染受眾、引起共鳴從而強化節目效果。《朗讀者》是中央電視臺播出的文化情感類節目,由董卿主持,“實現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傳導作用,展現有血有肉的真實人物情感”是其主旨。董卿在長期主持中具有的深厚文化底蘊和親切、優雅且真誠的主持個性完美貼合了此節目風格。她引導節目將值得尊重的真實生命與人性和值得關注的語言文字相結合,使節目既有大人物的真實,也有小人物的真情,從而感染受眾。
1.2嚴謹性
主持人應有豐富的知識儲備,但無可避免有未涉及領域。所以在確定節目內容后,主持人應對相關領域進行足夠了解,以嚴謹態度對待訪談中所遇問題。因為談話直接作為訪談內容播出,語言表達的嚴謹性也至關重要,尤其是涉及敏感話題時,主持人與嘉賓溝通過程中的思想碰撞,使節目有很強的引導性,所以嚴謹的表達可避免誤導受眾。例如在河南電視臺的《臨刑會見》中,主持人丁瑜的嚴謹風格就加強了與節目的匹配度。她定位自己的角色是采訪者并非法官,事情的是非不需要她評判,她要做的是完全拋開內心喜惡,從受眾角度發問,使觀眾對事件有更全面的了解。在語言表達方面她也極其嚴謹,以平等的立場與犯人對話,減少他們的內心壓力,使其放下戒備心從而在良好的氛圍中自然表達內心真實想法。
1.3邏輯性
訪談內容的整體特征通過話題的設定和控制線路來體現,主持人要考慮話題之間的關聯性和邏輯性,而其微觀特征體現在每個小句間的邏輯結構。所以在訪談中主持人有起承轉折的作用,要在一定時間內呈現出完整豐富連貫的節目。例如,《星月對話》中主持人王江月先介紹嘉賓的早期演藝經歷,從而引起嘉賓的回憶,當嘉賓說出自己早期所遇到的種種困難時,就順利引出核心問題——當時最迷茫的是什么,邏輯清晰地達到節目目的。
1.4靈活性
訪談節目中,把握現場節奏很重要。主持人要有效地控制現場,運用靈活的語言適時進行提問、補充、打斷或總結,推進節目進程或豐富節目內容。而且靈活的語言可以有效調動嘉賓的興趣和熱情,將鋒利的問題變得容易被嘉賓接受,體現主持人的智慧與能力。靈活的語言還可引導受眾緊跟節目步伐,加強討論的深度,使節目達到最佳效果。例如《非常靜距離》中,主持人聽完徐海橋敘述藝考經歷后,也隨機分享了自己的相似經歷,與嘉賓產生共鳴,一起回憶藝考的艱辛和收獲,增加了節目濃厚的人情味。
2.運用語言藝術的策略
訪談類與其他節目類型相比更加凸顯主持人的個性和風格,也更加考驗主持人的語言功力。所以主持人不僅要有知識儲備,還要將自己的經歷和閱歷融入訪談,且保持平易近人;運用智慧,靈活調整節目進程;通過富有親和力的表達,營造良好的訪談氛圍。
2.1培養個性化的語言表達,形成個人風格
訪談節目中主持人不僅是傾聽者和提問者,節目的精彩所在也是由主持人引導出來的,主持人通過聲音傳達信息,良好的語言表達能讓受眾緊跟節目步伐,對訪談有更加深刻完整的理解。所以主持人在調解嘉賓、受眾與節目關系時還要發展自己的語言風格,進而最大限度地吸引受眾。另外,在與嘉賓交談中不免涉及個人的人生觀,這就需要主持人建立多樣合理的觀念,從而在交流中豐富內容,加強節目效果。當然,主持人還應注意個人特色和節目風格的貼合度。別林斯基說:“風格是在思想和形式密切融合中按上自己的個性和精神獨特性的印記。”作為語言的載體,主持人的風格主要由個性化的語言體現,訪談節目中往往個性化的真實表達更能達到節目效果。但并不代表隨意釋放個人情感,主持人要把握尺度,控制自己的情緒,適當利用情感調節氛圍,減輕嘉賓的思想負擔,使其在訪談中自然放松地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更好的和節目風格相融合。例如,《非常靜距離》中主持人李靜,性格外向,是喜歡娛樂搞笑的人,主持中她也一直運用詼諧幽默的方式來形成對話的紐帶,用最輕松的方式提出觀眾想了解的有爭議的問題,與嘉賓自然地溝通,不僅使受訪者在輕松的氛圍下自由表達,還拉近了與受眾的距離。
2.2運用靈活的語言表達,提高應變能力
在訪談節目中,語言過程是互動的而且交流指向不進行轉換。節目在嘉賓現場參與下完成,嘉賓與主持人通過即興發揮進行溝通。主持中靈活地轉變提問和溝通方式,可以增強與嘉賓的互動,營造良好的現場氛圍,加強節目效果。此外主持人的話語作為節目內容直接播出,所以主持人要熟練掌握節目流程和做好備稿工作,而且在節目開始后結合現場語境變化進行表達,靈活的和嘉賓交流,迅速對嘉賓的話語做出判斷和回應,產生思維碰撞,深化主題。在節目中,難免出現一些意料之外與節目內容或規則不符的狀況,這就需要主持人提高應變能力,有效控制現場沉著處理情況,從而控制節目節奏。加強語感的培養也是提高應變能力的途徑,語感來自于自身的情感體驗,豐富的人生閱歷是主持人的財富,語感的敏銳度影響主持人的語言功力和傳播效果,所以豐富自身的情感體驗,對生活中的情緒進行迅速的感受與表達,從而良性地引導觀眾,使節目情理相容。例如,《我是歌手》的主持人汪涵,在面對孫楠意外棄權時沉著應對,準確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他是一個成年人,有自己選擇的權利,我們感到惋惜,但我們尊重他的選擇。”使節目流暢的繼續進行。
2.3進行平等溝通,運用富有親和力的表達
訪談節目主持人一般面對兩個對象——訪談內容和嘉賓,處理好兩者關系是其基本工作。而平等是訪談節目的前提,也是體現主持人綜合素質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走進訪談節目的人無論成就的大小都帶有重要信息和獨特的新聞價值,因此主持人要做好溝通和傳遞信息這一主要工作,對嘉賓表現出親和的態度,以消除嘉賓、觀眾和主持人之間的距離感,營造良好的溝通環境。優秀的訪談節目主持人應是雅俗共賞、沁人心脾的,所以主持人應該對嘉賓所表述的細節和表達的情感加以體會和理解,并適當地運用幽默的語言,使嘉賓放松心情,更好地引起共鳴。另外,想要真正做到和嘉賓良好溝通,語言的親和力很重要,掌握一些老百姓常用的口語表達,能使溝通輕松如朋友間的交流,使嘉賓的真情自然流露。在節目中主持人保持真實自然的狀態,加以樸實的表達也使嘉賓感覺自己處于日常交流中,從而促進其表達的欲望,在這種環境下,主持人也可以更好地實現與嘉賓的平等交流。在《等著我》中,一個懷疑自己因生病被父母拋棄的孩子,拿著獎狀來證明自己不比別人差,倪萍面對這個敏感的孩子,用富有親和力的語言拉近與他的距離,她先問:“手里拿的一大摞是什么呀?”在知道是獎狀后,仔細翻閱了一遍,然后對觀眾說:“鐺啷啷,給大家看一看,你們沒有吧!”在男孩自豪地說到自己拿的獎金比別人多時,倪萍幽默地說:“拿這么多怎么不請我吃飯?”這樣親切且幽默的語言使現場變得輕松活躍,讓受訪者更適應談話氛圍。結語優秀的主持工作者不僅要有合格的專業技巧和綜合素質,還要充分認識到語言和情感表達的重要性,將自己的生活閱歷滲透到訪談中。語言作為主持人傳播的中介,可以激發受眾的想象,讓受眾有如見其人、如臨其境的感受。語言藝術作為人類溝通的工具,擁有深入人心、感人肺腑的力量。所以運用語言藝術,發揮語言能量是訪談節目中的重中之重。
參考文獻:
[1]王梅,郭開明.《對話》節目中話語標記語的信息功能研究[J].中國輕工教育,2018(06):36-45.
[2]尹冠琳.新媒體環境下明星訪談節目的制播特點與價值取向——以《星月對話》和《非常靜距離》為例[J].河北企業,2018(12):138-139.
[3]王濤.試論主持人的臨場應變能力[J].大眾文藝,2018(22):182.
作者:趙昱帆 單位:河南大學歐亞國際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