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職工教育中公路文化的建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作為一個利益共同體,所有的職工需要一個共同的目標,這個事業目標既是單位對職工的一種利益吸引,也是對大家行為方向的一種界定。通過對目標的努力,職工精神文化逐步形成,概括、總結、提煉精神力量而得到確立,它是單位優良傳統的結晶,是維系單位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柱。共同的價值觀,共同的信念會使單位職工凝聚成一個整體,并在工作中遵守單位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為實現單位的經營目標而努力。一個單位及其職工必須有一個共同為之奮斗的目標,這個目標可以作為核心凝聚力使職工團結起來共同努力追求。
公路文化建設實際就是職工隊伍建設。首先,人是單位存在的核心和發展的動力,單位的發展和技術創新,質量的不斷提高,經營管理不斷改進和完善,都是由人在生產過程中創造出來的;其次,人是文化發展的源泉,文化是人類在其實踐活動中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單位是以職工為主體的經濟實體,必然要產生單位自身的文化;其三,職工不僅是公路文化的創造者,而且還是公路文化的發展和豐富者,職工的實踐永遠是公路文化產生和發展的源泉。
建設公路文化的作用
(一)公路文化提高了單位效率。單位管理追求的是效率,單位的效率更是其生命所在,沒有效率的單位不可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勝。關鍵是單位能否調動職工的工作努力程度,提高職工勞動積極性。一個人是被制度約束著工作的效率高,還是發自內心的被使命感驅動工作的效率高?公路文化就是職工心中的激情,它提供了單位的核心價值觀,能夠引導和塑造職工的態度和行為朝同一個方向努力。
(二)公路文化改變了職工的價值觀。公路文化是可以感受出來的,進入一個單位看到一片熱火的情景,職工朝氣蓬勃干勁十足,但是另一個單位卻是懶懶散散,只有領導來了動作幅度才加快幾分,難道其中的職工都是天生就是如此?即使是完全相似的兩個人各自去了以后,一年后他們的工作態度也會截然相反,完成他們改造的無形的手就是公路文化。
(三)公路文化是單位活力的源泉。公路文化是職工積極性、創造性的根源,將全體職工的事業心和成功欲望化為具體的奮斗目標、信條和行為準則。一方面把廣大職工的潛力發掘出來,使之服務于該單位共同的事業;另一方面使個人目標和單位目標得到統一。當公路文化滲透到職工內心,形成單位內部的倫理和一種單位內部大多數職工所共識的觀念,職工真正明白單位追求的價值標準,才能自覺維護單位的利益,更加積極地投入到工作中,不斷地進行學習創新。
(四)公路文化是單位的核心競爭力。公路文化的基礎是核心層,核心層是指單位的經營理念和價值觀念,從IBM、思科和英特爾最終確定“客戶至上”的經營理念和“服務客戶”的價值取向看,產品競爭是由技術競爭力決定的,技術競爭力是由制度競爭力決定的,而制度無非是物化了的理念的存在形式,因此,可以說理念才是第一競爭力。
加強公路文化,推動公路養護事業進步與發展
(一)加強公路文化主體思想建設。隨著單位競爭的終極化和單位管理精神的人格化,明智的單位領導越來越重視職工素質的提高和創造寬松和諧的條件。無論是松下的管理精神,還是豐田的“有路就有豐田車”、紅塔集團的“天下有云煙、天外還有天”之類的訓條,都會喚起單位領導者加強公路文化建設的強烈欲望。正確的意識來自于對公路文化建設內容和方式、方法的認識,在現代單位的實踐中,公路文化的基本內容有單位精神建設、單位制度建設、樹立單位形象三個方面,領導者有了這樣的主體思想,并有效地引導職工,認真部署,積極組織實施,公路文化建設才能全面系統地開展。
(二)加強公路文化目標建設。公路文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而不是一件具體的工作。公路文化目標體系的確立時,要充分注意考評方式的可行性。一般來講,指標是具體的,必須量化,而目標則是總體的,允許用非量化的手段去評價,當然評價不是弘揚單位精神的根本標準,但通過這些具體的標準,我們可以大體知道這一目標的實現程度。
(三)加強公路文化載體建設。公路文化載體是公路文化的表層現象,它不等于公路文化。提高單位競爭實力,只有抓好公路文化建設才能有效調動職工積極性,增強單位凝聚力。基于這一認識,工會經常利用工余時間組織職工觀看有教育意義的影片、錄相片,定期組織道班開展技能競賽活動,每逢“元旦”、“三八”、“五一”搞一些文體活動,利用夏季高溫生產淡季,分期分批組織職工避暑野游,這些既增長知識又提高職工素質的文化載體活動受到職工普遍歡迎。
作者:唐媛玲單位:奎屯公路管理局四棵樹收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