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稅務人員愛崗敬業與職業道德教育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稅務部門屬于行政執法部門,其工作具有特殊性,其執法的公正性與政府的利益、納稅人的利益息息相關,所以稅務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從稅務人員職業道德建設的基本要求入手,結合稅務部門的職業道德現狀,深入剖析、探討稅務人員職業道德建設的途徑,可以對加強稅務人員愛崗敬業與職業道德教育提供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稅務人員;愛崗敬業;職業道德
所謂職業道德,就是從事某種職業的人在職業活動中所應當遵循的行為規范的總和,它包括職業理想、職業態度、職業責任、職業紀律、職業榮譽、職業良心等方面,它體現著與從業人員相應的道德觀念、情感和品質,用以調節本職業內部人員之間以及本職業同其他職業人員之間的關系。稅務職業道德則是稅務人員的基本行為規范,良好的稅務職業道德是稅收事業發展的內在活力。稅務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簡稱“稅德”,是稅務精神文化的重要內容[1]。
一、稅務部門的職業特殊性
1.屬于行政工作。稅收工作是行政工作,具有行政權利,按照行政管理學原理,行政機關在行政法律關系中處于主導地位,行政相對人處于被動地位。在稅收征納關系中,稅務機關手中有國家賦予的職權,處于主導地位,而納稅人屬于被管理者的地位。
2.屬于執法工作。稅務機關是稅收執法機關,掌握著稅收法律,納稅人是通過稅務機關來了解掌握稅法的。在這種征納雙方對稅法信息的不對稱的條件下,納稅人能否依法納稅,做到不違法,其前提條件一般要稅務機關提供。
稅務人員擔負著為政府組織稅收收入的重任,手中有明確的稅收執法權、對稅款的裁定權和處置權,其執法的公正性與政府的利益、納稅人的利益息息相關。
二、稅務人員職業道德建設的基本要求
稅務人員的職業道德,是根據社會主義道德的基本原則和稅收工作的職業特點形成的稅務人員應具備的道德意識和行為規范,是稅務人員政治素質、思想意識、文化修養、品德情操、工作態度和精神風貌的具體體現。它所包括的內容是:“熱愛稅收,依法治稅,廉潔奉公,文明征稅。”其核心是“廉潔奉公,依法治稅,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2]
1.熱愛稅收。熱愛稅收是稅務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熱愛稅收,就是熱愛、忠誠于自己所從事的稅收工作。稅收工作是一個光榮的職業,一個稅務人員愛祖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就必須要熱愛自己所從事的稅務工作,這是對一個稅務人員起碼的道德要求。只有熱愛稅收,才能忠于職守,只有熱愛本職工作,才能有良好的職業道德風尚。這一道德標準,是稅務人員做好本職工作的內在動力,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具體體現。
2.依法治稅。依法治稅是稅務人員職業道德的核心內容,也是衡量一個稅務人員的工作質量和道德品質的重要尺度。它要求稅務人員要嚴格按照所有稅收法律、法令、條例、稅則、實施細則、征收辦法等辦事,把依法辦事貫徹于稅收工作的一切方面和始終。決不允許徇私情、亂征、亂罰或擅自減稅、免稅。稅法是國家法律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強制性的特點。每個稅務人員都要用高尚的稅務職業道德、稅務職業紀律來保證稅法的嚴肅性和完整性。
3.廉潔奉公。稅務人員是稅法的具體執行者,執法者必須首先守法。廉潔奉公是稅務人員職業道德的重要規范。稅務人員在行使職權時,要以國家和人民利益為重,以高尚的職業道德嚴格約束自己,規范自己的行為,樹立“廉潔奉公,一塵不染光榮,以權謀私可恥”的良好道德風尚,成為黨和人民信得過,為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建設作貢獻的稅務人員。
4.文明征稅。文明禮貌,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社會主義稅收的性質,決定了我國稅收征納雙方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納稅業戶是我們的服務對象。稅務人員的服務態度,工作作風如何,直接關系到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中的聲譽。因此,廣大稅務人員要樹立為納稅人服務的觀點,在工作中要做到文明征稅,禮貌待人,謙虛謹慎,講究、工作方法和言談舉止藝術,切忌作風粗暴,態度生硬,盛氣凌人。要做到以法論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切不可利用手中權力,對納稅人采取多征稅、濫征稅等報復行為。要處處體現人民稅官為人民的道德風尚。
三、稅務部門的職業道德現狀分析
稅務部門作為國家行政執法部門控管著國家的稅收征管工作,其工作人員每天都要與廣大的納稅人打交道,他們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掌管著一定的權利,如果職業道德稍差一點,就會“久站河邊要濕鞋”,從而走向歪路,掉入“泥潭”中。
就目前狀況分析看,隨著我國法治進程的不斷深化,絕大部分稅務干部的職業道德素養得到了提高,能模范遵守社會公德規范和職業道德規范,“聚財為國、執法為民”的思想深入人心,行風評議工作開展的扎實有效,納稅人對稅務干部的評價較高。但與此同時,我們仍然看到在整個稅務系統中,個別稅務人員的業務素質、文化水平、思想觀念、道德水準還不能適應新時期稅收征管工作的需要,在具體征管工作中,有的還存在著以權謀私,吃、拿、卡、要、報,講排場、擺闊氣、盛氣凌人,不求進取等不正之風。這些問題雖然是個別現象,但它敗壞了稅務部門的聲譽,影響稅務部門隊伍的整體形象。這些現象的出現,標志著稅收道德建設方面存在著某些道德失誤問題,這主要反映在五個方面:
1.主觀認識、行動不到位。許多人沒有深刻的認識到稅收道德的重要性,沒有像抓依法治稅、組織收入一樣對待它,而往往認為是抽象的無關緊要的。因此,行動上往往做了,在思想上也是模糊的、不自覺的。
2.執法尺度、力度不統一。由于稅務人員在執法過程中擁有較大的自由裁量權,有的稅務人員出于不同的動機濫用裁量權,對納稅人執法尺度和處罰的力度不能一視同仁或不執行統一的標準,出現有的稅務人員執法的隨意性很大,執行政策就像拉皮筋,長短不一,衡量的尺度帶有個人因素。
3.辦事程序、手續不簡明。有些稅務機關改進作風只滿足于“一張笑臉、一杯熱茶、一把椅子”等形式上的改進,但辦事手續繁雜,工作程序過多,工作效率不高的現象依然存在,使納稅人感到納稅不方便。
4.征納權利、義務不對等。受中國傳統影響,政府部門偏重于強調納稅人的義務,對納稅人應當享有的權利宣傳重視不夠。同時又偏重于強調執法的權力,而忽略了執法機關應盡的職責和義務。此外,征納稅雙方權利、義務不對等,納稅人受稅務機關的制約多,稅務機關受納稅人的制約少,有的納稅人即使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也很少提出投訴,怕得罪了稅務人員“吃不了兜著走”。
5.廉政工作不夠扎實。盡管近年來,各級稅務機關加大了反腐倡廉的力度,在實施“兩權”監督方面制定了一系列規章制度,但由于諸多原因,為稅不廉、執法不公、以稅謀私的現象還時有發生,在有的地方還較突出。
除以上現象外,從社會和納稅人角度分析,也存在諸多稅收道德問題,如納稅觀念淡薄、偷逃騙抗稅、販賣虛開稅票、拉攏腐蝕稅務人員、干擾正常稅收秩序、制定與稅收法規相悖的“土政策”等。分析稅收道德淡薄現象產生的原因是復雜的。有歷史的原因,也有現實的原因,還有體制、制度等深層次的原因,客觀上要求我們加強稅收道德建設首先要從稅務機關做起,同時在全社會大力弘揚稅收職業道德,全面加強稅收職業道德建設。
四、加強稅務人員職業道德建設的途徑
加強稅收人員職業道德建設,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1.加大思想教育力度。每個稅務人員都應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學習職業道德的基本知識,了解和掌握稅務系統職業道德的特點、原則和規范,增強職業道德意識和觀念[3]。要采用多種形式,對廣大稅務人員進行社會公德、職業道德、法律法規教育,使他們認識、遵循、弘揚稅收職業道德。要通過學習,使大家懂得加強職業道德建設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是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糾正行業不正之風的需要,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從而提高認識,增強開展職業道德建設的信心和自覺性。
2.與稅務工作實踐相結合。稅務人員的職業道德是在多年稅收工作過程中不斷建立和完善起來的,它來源于稅收工作,又反過來作用于稅收工作。因此,要加強愛崗敬業和職業道德教育,必須緊密結合稅收工作實際,將稅收道德理念和道德規范滲透到申報納稅、稅款征收、管理服務、稅務稽查、執法監察等各方面,使稅務人員在稅收事務中自覺遵守稅務道德。
3.建立相應的獎懲機制。要選樹一批道德模范,通過道德模范集體或個人生動形象、說服力強的模范事跡,體現社會主流道德的價值取向,使廣大稅務干部產生情感共鳴,在耳聞目睹榜樣的事跡中獲得道德啟迪。在獎勵模范、引導激勵的同時,運用反面典型事例教育,對個別違法違紀的人和事公開曝光,讓不盡義務、不守道德的人受到譴責和懲處。
4.加強國稅文化建設。通過先進文化的指引,使制度成為稅務干部自覺遵循的行為規范,并堅持按制度辦事,靠制度管人,營造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同時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化娛樂活動,陶冶稅務人員思想情操,使其養成高尚的品德,為稅務道德建設提供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撐。
5.加大道德建設的投入力度。一位學者曾經提出,“人們的道德水準都不是免費的午餐,而是教育和宣傳投資的結果。而對每一單位道德水準教育投資的追加,會使法治的投資相應的遞減。因此,存在著一個道德教育成本與法治成本的權衡。”這一觀點引起了理論界的關注,也給我們一個啟示,在考慮到對法治投入的同時,也要考慮對德治的投入,這也是搞好稅收職業道德建設,實現稅收職業道德控制的重要條件。
參考文獻:
[1]孟慶啟.中國稅務管理現代化概論[M].北京:中國稅務出版社,2005.
[2]李文瑞.加強稅務職業道德建設的幾點認識[J].稅務研究,2001,(9).
[3]郭道玉.加強稅務人員職業道德教育的途徑[J].安徽稅務,2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