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教學經驗論文:中學語文教導的變革論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作者:李榮祁單位:林芝地區米林縣中學
課前討論問題
作為中學語文教師,如果可以在上課之前,提出一些跟新課內容有關的問題來讓學生回答,并合理的結合小組競爭的學習方式,則不僅能夠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還可以活躍整個課堂氣氛,從而使得語文教學工作順利進行,但需注意的是,應盡量選用一些較簡單易答、靈活的問題,否則,問題太難將很容易讓課堂陷入僵局,阻礙教學工作的開展。
擺脫獨白式教學,轉為互動的教學方式
這種教學方式要求教師擔當的是與學生對話的人,而不是枯燥的獨白者。根據新課改的相關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只是擔當知識復制的任務,僅僅將知識以獨白式的方式傳授給學生,而是要通過跟學生的互動交流后,讓學生用自己的方式來理解和內化知識。
所謂互動的教學方式,是教師與學生合作的一種教學創新,要求教師把自己視為眾多學生中的普通一員,做到與學生們平等對話,耐心交流,共同探討語文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從而縮短傳統教學方式中教師和學生間不可逾越的距離,并最終達到建立一個輕松課堂教學氛圍的目的。互動式的教學方式,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有更多思考問題的空間和自主學習的機會,有利于他們發表自己的見解,發掘學習中遇到的困難;而一方面也能夠讓教師更好的配合學生去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改變原有的不平等的師生關系,提高語文學習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向現代化的教學方式轉變,告別傳統的低科技的教學方式
筆者在西藏從事語文教學多年,對現代教學方式產生了一些自己的看法。首先,現代化的教學方式能夠將實物和語言直接聯系起來,從而為語文教學提供幫助,這是傳統的教學方式所無可比擬的。其次,現代化的教學方式形象、直觀,容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使學生更好的理解知識、發散思維、開拓視野、擴展想象力、提高記憶效果,從而增加學生基礎知識的積累、強化語文學習能力。再次,現代化教學方式結合了閱讀和口語,一種是無聲,一種是有聲,二者的結合無論是在語文教學知識傳輸的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促進了學生對漢語的理解。
與此同時,根據教育學的理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視覺學習的知識能夠記憶25%,聽覺學習的知識能夠記憶15%,但是如果視聽兩種學習方式同時作用,那么學習的知識能夠記憶的就能夠達到65%。將現代化教學方式應用到中學語文教學中時,通常是音像結合的方式,不可否認,這種方式可以達到高效率的教學效果。中國的社會經濟日新月異,教學設施設備也是越來越現代化,但不得不承認,經濟相對落后的西部在現代化的教學方式上仍處于落后狀態,要想改變這一狀況,就必須要求政府和社會各界加大對西藏教育的投入,不斷引進現代化的教學設備,提高學習效率。
以上所述三點教學方式的轉變,雖然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讓學生和教師都體會到語文學習過程中的快樂。但是每個學生都有自己所喜歡和適應的學習方式,教師還必須尊重學生之間不可避免而存在的差異,做到“因材施教”,從而保證中學語文教學工作任務的圓滿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