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自主學習模式下學困生的轉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素質教育在全國如火如荼地推行,在此背景下,英語教育也強調面向全體學生,然而農村地區的英語素質教育卻遠非令人滿意,由于經濟的、家庭的、學校的、社會的等因素,出現了一批又一批的農村中學英語學困生。本文通過對農村中學英語學困生的介紹,對新課改和近幾年流行卓越課堂的分析,并結合課改典范學校以及自身的實踐經驗,提出了STAD與自主學習模式相結合的農村中學英語卓越課堂,以期能夠幫助轉化農村中學英語學困生。
關鍵詞:
農村中學;英語學困生;卓越課堂;自主學習模式;STAD
一、前言
自素質教育實施以來,中小學英語教育也明顯提高,然而農村地區中小學英語教育卻不盡如人意,不少學生學習英語不到一年,便喪失信心,放棄英語學習,出現了這一群體———英語“學困生”。目前農村中學“學困生”現象十分嚴重,尤其是英語學科的“學困生”,比率高達21%,比其他學科的“學困生”都高出很多。英語方面弱勢的學生,甚至找到無數個理由棄學,嚴重阻礙了其學業的發展,給農村地區教育、經濟、文化、社會等帶來極大挑戰。筆者來自皖北的農村地區,對農村英語學困生的處境認識更為深刻,并且通過大量查閱關于農村初中英語學困生的文獻,筆者發現以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何從心理、情感、態度、家庭等方面,比較籠統探討如何轉化英語學困生。而很多農村孩子缺少英語交流的機會,他們很難依靠課外形式提高英語水平,然而課堂上教師固守傳統教學方法,一味地講授灌輸,學生如聽天書,不入門,跟不上班,學困而導致厭學。因此提高英語課堂效率對于轉化農村中學英語學困生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對新課標和近幾年國內教育界流行的課堂教學模式的研讀,以及對農村英語課堂教學的切身體會,筆者提出了STAD與自主學習模式相結合的農村初中英語卓越課堂建設。
二、農村中學英語學困生簡介
1.何為農村英語學困生。一般認為學困生是指智力正常,但學習效果低下,達不到國家規定的教學大綱要求的學生,這些學生的感官和智力正常,而學習結果遠未達到教學目標。正確認識學困生需要明白,學困生的生長發育正常,只是學習成績長期達不到教學大綱所要求的水平。英語學困生是指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因教材、興趣、學習方式及環境等各種原因而逐漸喪失學習興趣與激情,產生一種畏難的消極心理情緒而導致學習困難的學生。這些學困生往往會因學習困難的逐步加重而產生厭學情緒,這在農村中學中尤為普遍。
2.農村初中英語學困生緣何產生。我國農村不少地區相對貧困是不爭的事實,也是英語學困生產生的最主要原因。首先,農村辦學條件差,缺少現代化教學手段,師資力量不足。其次,落后的農村地區,一般相對閉塞,缺少使用英語的環境與機會。再次,落后的農村地區一般多是留守兒童的聚集地,學生長期缺乏合理的家庭教養。最后,受社會不良思潮的影響,一些學生乃至家長認為學習英語并無實用。此外,農村初中英語學困生本身或缺乏英語學習興趣,意志不堅定,或沒有找到恰當的學習方法,導致英語學困;農村中學教師本身也存在一定問題,他們有的專業素養不足,有的教學方法不當,助長了英語學困生的形成。
三、卓越課堂建設之理論依據
1.卓越課堂。新課標要求教師必須根據具體的教學情境進行創造性、主動性的勞動,創設生機勃勃的課堂教學氛圍。卓越課堂應運而生。卓越課堂是指按照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堅持德育為先、全面發展、能力為重、以人為本、與時俱進,突出“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的核心理念,轉變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建立師生學習共同體,彰顯多元、開放、包容的課堂教學文化,最大程度地優化教學環境、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手段,形成最優化的課堂形態,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育人質量。
2.卓越課堂之自主學習模式。新課改一再強調自主學習,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山東杜郎口中學在新課改的號召下,提出了“三三六”自主學習模式,即課堂自主學習三特點:立體式、大容量、快節奏;自主學習三模塊:預習、展示、反饋;課堂展示六環節:預習交流、明確目標、分組合作、展現提升、穿插鞏固、達標測評。
3.卓越課堂之STAD模式?!秶鴦赵宏P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指出:“鼓勵合作學習,促進學生之間相互空流、共同發展,促進師生教學相長?!毕胍岣咿r村初中英語學困生對英語的興趣和學習成績,STAD(StudentTeamsAchievementDivisions)合作學習模式,即小組分成計分法,是一種較為理想的課堂教學方式。STAD將不同質的學生,如不同水平、性別、民族的學生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在教師呈現某一課題后,小組成員在小組中共同學習,互相合作,確保每一個小組成員掌握所學內容,最終達到每一個小組成員獲得相應的知識與技能,培養小組成員的團隊協作精神,并且能共同分享等學習態度與情感價值觀。STAD型合作學習一方面注重每個小組成員的進步,對轉化學困生益處頗多;另一方面既能調動學生主動積極學習,又易于在條件匱乏的農村地區實施。因此農村中學英語課堂可以充分運用這一模式,將其用于課堂教學中。
四、基于STAD的自主學習模式
設想卓越課堂之自主學習模式與STAD型合作模式在農村初中英語課堂上是相輔相成、不可分離的。將二者巧妙結合運用于農村中學英語課堂中將有助于學困生的轉化。
1.面向全班教學。農村中學一般課堂規模較大,因此要先面向全班學生授課。比如在講到中國傳統節日這個話題時,可以讓學生先自主學習,小組合作討論自己所知道的中國傳統節日,以及自己家里如何過某一節日;然后教師就某一節日,著重介紹。以“Drag-on-BoatFestival”(龍舟節)為例,教師通過學生的集思廣益,完成對龍舟節的介紹,包括起源、時間、紀念方式以及對此節日的看法等。
2.小組合作學習。將全班學生按每組3到5人進行分組,可根據班級人數有所變更,分組時最好遵從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使得不同年齡、性別、背景、水平的學生相互學習,取長補短。老師或者小組自己確定一個具有激勵性的組名,如“TeamofRocket”。在講解中國傳統節日時,可以要求每個小組依據所學方法完成中國某一傳統節日的介紹,學生可以自由選取自己熟悉的傳統節日。然后小組成員相互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此過程中,學生可以就本話題自由討論,也可以咨詢老師。最后小組某一成員上臺匯報,此匯報人可以是小組輪流分配,也可以是教師指定,目的是使每位組員都有展示的機會,提高自信心。
3.組員成績檢測。本環節主要是為了測試每位組員的學習效果,因此采取獨立測驗方式,學生禁止討論,獨自完成自己的任務。檢測方式可以是書面的,也可以是口頭的,檢測結果可以由老師批閱,也可以學生直接相互批閱,但是最好在本堂課完成,以使老師學生都能及時了解情況。
4.小組成績計算。這一階段首先計算學生的個人提高分,然后計算小組最終得分。個人提高分的計算依賴于基礎分的設定,在STAD合作學習中,每位學生都有一個基礎分,它是學生以往成績的平均分,代表著學生的英語水平,是學生在進行STAD合作學習過程中英語學習能力和水平是否提高的一個參照分。小組成員的個人提高分決定該小組的最終成績。
5.學習成就表揚。根據實際情況對小組平均成績高于某一分數的所有小組進行表揚獲獎勵,而不是僅僅表揚某一兩個小組。獎勵每周進行一次,或者每單元一次,既要有言語贊揚,又要有實際獎品,可以是一張榮譽證書,也可以是一本寫有教師寄語的練習薄。然后,讓所有小組總結此次合作學習中的心得,相互溝通,以便接下來的學習中更好的進步。最后,為了激發學困生的學習熱情,可以讓每個小組投票選出本組合作學習中表現最好、進步最快的學生,然后在全班予以鼓勵。這里,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獎勵,有利于組員之間的相互協作,優等生幫助學困生,學困生為了不拖累小組,積極進??;對達到某一標準的小組進行獎勵,有助于小組之間形成一種良性的競爭,在相互學習相互欣賞中共同進步。
五、結語
教師在組織實施課堂活動時應注意:分組要合理,小組人數不宜過多,STAD合作學習小組應是班級的縮影或截面,目的是便于合作學習,便于管理。分組完成后,教師要教會學生如何在小組合作中發揮自己的作用,如如何劃分角色,如何有效分工以及如何計分等;活動要有序,教師要讓學生明確教學目標,明確每個小組的任務,提供適當的提示,監督小組活動等;評價要客觀,同時兼顧到每個學生的情感態度,多鼓勵贊揚,體現人文關懷。農村中學英語學困生數量龐大,牽動著每一位英語教育工作者的心弦。STAD與自主學習模式結合的卓越課堂,旨在通過靈動的課堂教學形式提高英語學困生的學習興趣與成績,促進其全面發展。然而,農村英語學困生轉化不是憑一己之力就可以實現的,這還需要廣大農村英語教師、學校、家庭以及社會等各方的努力,為農村中學英語學困生開辟更為廣闊的提升空間。
參考文獻:
[1]魯桂芬.農村初中英語“學困生”現狀及轉化策略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2]荊偉.近年來國內學習困難研究的新進展[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09,(01):128-130,137.
[3]李俊文.高效課堂背景下農村初中英語教學中學困生的轉化[J].科技信息,2012,(19).
作者:于璐梅 單位:武漢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