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財政農機購置補貼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指導思想
以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為主線,圍繞我州農業生產薄弱環節,加大關鍵環節農業機械化推廣應用力度,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導向作用,引導農民購買和使用先進實用的農業機械,進一步調整和優化農機裝備結構,切實提高農業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促進我州農業機械化又好又快發展。
二、實施范圍及規模
2014年,我州州級財政農機購置補貼項目實施范圍為15個縣。項目資金總規模:州級財政資金180萬元。為確保當年項目當年完成,對各項目縣的補貼資金控制額度實行動態管理。對項目實施或結算進度慢、影響全州項目實施進度的縣,州農業局商州財政局進行調整。
三、補貼機具種類及補貼標準
(一)補貼種類。一是進入國家、省補貼范圍,我州急需的關鍵、薄弱環節的農機具;二是未進入國家、省補貼范圍,但我州廣大農牧民急需適用的機具。補貼種類為種植施肥機械、收獲機械、收獲后處理機械、農產品加工機械、耕整地機械、田間管理機械及排灌機械共7大類13個品目。其中:
1、種植施肥機械包括:麥類播種機、玉米播種機;
2、收獲機械包括:輪式聯合收割機、小型聯合收割機、割曬機;
3、收獲后處理機械包括:玉米脫粒機、稻麥脫粒機;
4、農產品加工機械包括:磨面機;
5、耕整地機械包括:雙鏵犁、三鏵犁、四鏵犁、五鏵犁;
6、田間管理機械包括:果(茶)樹修枝機;
7、排灌機械包括:抗旱機泵。
(二)補貼標準。為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優化農機裝備結構,突破農業機械化作業薄弱環節,2014年州級財政農機購置補貼資金主要對我州適用急需的麥類播種機、玉米播種機、輪式聯合收割機、小型聯合收割機、割曬機、磨面機、玉米脫粒機、稻麥脫粒機、果樹修枝機等實行定額補貼。補貼標準詳見《州2014年州補資金補貼機具及補貼額一覽表》(附件1)。
州級財政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分配參照各縣申報的2014年農機購置補貼機具需求計劃并考慮資金因素而確定。資金指標按照“總量控制、優化結構、包干使用”的原則切塊下達到各縣,詳見《2014年州級財政資金分配表》(附件2)。各縣在使用中優先對納入國家、省補貼范圍的聯合收割機進行累加補貼,其次才是對其他機具進行補貼。請各縣嚴格按照計劃執行,不得突破。
四、補貼對象
補貼對象為納入實施范圍并符合補貼條件的農牧民,直接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組織、農機專業合作社,農機大戶、農機服務隊。
在申請補貼人數超過計劃指標時,補貼對象的優選條件依次為: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農機大戶、種糧大戶、“平安農機”示范戶、普通農機戶。在購機申請超過計劃指標且申請人員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在優先安排沒有享受過補貼的農牧民的基礎上,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采取公開搖號等農民易于接受的方式確定。
五、補貼程序
為確保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公開、公正、公平地落實給農民,各項目縣在組織項目實施中必須嚴格執行以下程序。
(一)政策公告。通過媒體、鄉村公告、印發宣傳手冊等方式將補貼對象、申請程序、補貼機具目錄、優先補貼條件、工作機構、聯系方式以及相關要求等在項目實施區內公告。
(二)申請。購機者在了解政策的基礎上,從補貼目錄中自愿選擇擬購機型,并填寫購機申請表,經鄉鎮初審后向縣級農機管理部門提出申請。
(三)張榜公示。將確定的購機戶姓名、購機數量及補貼額在購機者所在的鄉鎮范圍內張榜公示。
(四)購機。通過縣級審批后,縣級農業部門與購機戶簽訂購機補貼協議。購機戶持補貼協議到補貼機具經銷商處購機。購機時,購機者向經銷商出具身份證件、提交購機補貼協議一份、支付議定成交價扣減州級財政補貼款后的差價即可購機。經銷商對購機者身份、補貼協議的有關內容核對一致后,按協議約定售機,并向購機者出具購機發票。
(五)購機真實性核實。在農戶購機后縣級農業部門要對購機補貼情況進行抽查,抽查面要達到50%以上。
六、經銷商的確定
根據我州實際,我州2014年度州級財政農機購置補貼項目經銷商為省確定的具有從事農機購置補貼項目經營資質的州吉峰農機有限公司、瀘定縣宇恒農用汽車銷售有限公司。
七、補貼資金兌現方式及程序
(一)縣級審核。經銷商在項目實施期后填制2014年州級財政農機購置補貼機具供應及補貼資金結算申報表(以下簡稱《資金結算申報表》)一式六份,將《資金結算申報表》、對應的補貼協議、開給購機戶的差價款發票存根報送至項目縣農業、財政部門。縣農業、財政部門對申請及補貼情況等進行核實,在《資金結算申報表》上簽署意見并加蓋公章。
(二)州級審核。經銷商將經縣農業、財政部門審核,簽署意見和加蓋公章后的《資金結算申報表》一式六份、對應的補貼協議報送州農業局、財政局,經州農業局、財政局審核,簽署審核意見并加蓋公章。
(三)補貼資金兌付。經州農業局、財政局審核后,由州農業局直接向經銷商兌付補貼資金。
八、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對農民購買農機實行補貼是落實州委、州政府扶持“三農”政策的重要內容,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對調動農民積極性,推進農業機械化發展,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意義重大。各級農業部門要統一思想,加強領導,密切配合,精心組織,確保州級財政農機購置補貼順利實施,確保補貼政策落到實處、農民真正得到實惠。
(二)規范操作、嚴格管理。農機購置補貼項目嚴格按財政部、農業部印發的《農業機械購置補貼專項資金使用管理暫行辦法》和本實施方案的有關規定,規范操作,陽光實施,嚴格管理。
(三)明確職責,加強監管。各級農業部門要按照有關規定,認真履行組織、協調、服務、監管等職能,按照規定的程序和步驟,認真組織實施,確保補貼政策真正落到實處。縣級農業部門要協調經銷企業,搞好供貨、培訓和售后服務工作;州農業局、財政局將對項目實施進行全程監管。
(四)加強宣傳,搞好服務。要充分利用媒體或鄉村公告,加強購機補貼的宣傳工作,特別是要做好項目實施縣農民的宣傳引導,把購機補貼政策明明白白地交給農民。要搞好咨詢服務,做好購機手續、程序、補貼目錄的相關信息等咨詢解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