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職業健康監管措施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進一步增強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各區、各部門和單位要充分認識加強職業健康監管工作的重要性。按照“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企業全面負責、社會積極參與”原則,強化工作職責,嚴格實施考核,真正把職業健康監管工作提上重要工作日程,切實抓好落實,做到有效控制職業危害。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密切配合,建立聯合監管協調機制。
(一)完成職能劃轉。各區要把調整和理順職業健康監管職能作為當前職業健康監管的重要工作。抓好職業健康監管“防、治、保”三個環節的工作,其中:職業危害防治工作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負責;職業病診斷治療工作由衛生部門負責;職業病人社會保障工作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負責;勞動者職業健康合法權益的維護由工會組織負責。要加快職能劃轉進度,加大工作力度,抓緊將職業健康監管職責調整到位,形成責權匹配、運轉有效的職業健康監管機制。
(二)健全監管機構。要根據職業健康監管工作的需要。確保各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職業健康監管有機構、管理有專人、工作有制度、執法有裝備。
(三)加強部門聯動。各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衛生、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部門以及工會組織要加強協作與配合。共同研究職業健康監管工作中的重大問題,開展經常性的檢查、抽查和聯合執法,構建職業健康監管工作的協調聯動機制,形成監管工作合力,確保各項工作取得實效。
二、建立健全制度。落實用人單位主體責任
要貫徹執行國家有關職業健康法律、法規,用人單位是職業危害防治工作的責任主體。依法承擔起保護勞動者職業健康的責任。為此,用人單位要建立健全以下5項制度。
(一)職業危害防治責任制度。要按照法律、法規要求設置或者指定職業健康管理機構、管理人員。制定和實施本單位職業安全規章制度、職業危害崗位操作規程和職業危害事故防范措施,保障本單位職業安全經費投入,加強職業健康培訓。
(二)職業危害申報制度。要建立本單位作業場所職業危害申報管理制度。并自覺接受監管部門的監督檢查。
(三)職業危害警示告知制度。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時。并根據法律、法規要求建立完善企業內部警示標志及危害告知卡懸掛、設置管理制度,作業場所醒目位置設置警示標志、告知卡、劃定警戒線等。
(四)職業危害檢測監控制度。要指定專人負責對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因素進行日常監測。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聘請技術服務機構開展定期檢測,檢測結果存入職業健康檔案,及時向從業人員公布,并向所在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報告。
(五)從業人員職業健康監護管理制度。要建立從業人員職業健康體檢制度。并將檢查結果告知勞動者。要建立用人單位從業人員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嚴禁未經職業健康體檢人員上崗,嚴格作業場所從業人員職業禁忌管理。
三、突出工作重點。全面推進作業場所職業健康監管
督促相關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各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要針對本地區職業危害特點。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切實加強作業場所職業健康監管工作。
(一)規范職業危害申報和基礎檔案建設。要貫徹落實《作業場所職業危害申報管理辦法》國家安全監管總局第27號令)全面摸清全市作業場所職業危害現狀。建立健全轄區內職業危害申報管理檔案,并將職業危害申報工作納入安全生產工作年度考核目標,提高申報質量及企業職業危害申報率和職業危害因素申報率。
(二)深入開展粉塵與高毒物品危害治理專項行動。要結合本地區實際。對濃度超過國家標準且為勞動力密集的企業,督促其限期進行技術工藝、設施設備改造,減少、控制和消除粉塵和高毒物質危害,防止職業危害群體事件發生;對石英砂加工企業、石棉制品企業、木質家具制造企業達不到國家標準的要依法關閉。
(三)強化職業健康執法檢查。要加大對職業危害突出的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和重點人群的監督檢查力度。突出企業職業危害防治制度建設、從業人員職業健康體檢、防護設施和用品配備使用、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因素監測評價、職業危害申報和警示告知、宣傳教育培訓和新(改、擴)建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建設項目中防治污染的措施。開展經常性的檢查、抽查。對不符合職業健康管理要求的企業,要依法下達整改意見書,責令其限期整改;對到期未整改和整改未到位的企業要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嚴格處罰。要建立健全職業危害事故調查處理和事故責任追究制度,依法依規嚴肅查處職業危害事故和違法違規行為,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四)大力開展職業健康宣傳教育培訓工作。充分運用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網絡等新聞媒體。普及職業健康知識。要建立職業健康信息制度,通過公布職業健康事故企業“黑名單”事故查處情況,加強職業健康輿論監督。要大力開展職業健康培訓工作,特別是對職業健康監管人員要加強以法律法規、標準規程,職業危害因素類別、危害識別、評價和防治措施,職業健康監管執法程序,職業危害事故調查處理和應急救援知識等為重點內容的培訓,提高監管人員執法水平;對企業負責人和管理人員要加強以職業健康工作方針、政策規定,職業危害預防和控制措施等為重點內容的培訓,增強企業管理人員的職業危害防治觀念;對從業人員要加強以職業健康基本知識、崗位職責、操作規程、正確使用防護設備和個人防護用品的技能等為重點內容的培訓,增強從業人員自我健康保護意識和能力。
(五)大力培育和規范技術服務機構。要努力完善職業健康技術服務體系。對服務需求進行分析,制定政策,整合資源,實施職業健康技術服務機構備案制,并加強規劃、監督與管理,促進職業健康技術服務機構健康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