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促進120急救中心建設的工作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城鄉交通事故、意外傷害、自然災害和不可預測的重大突發性事件呈上升態勢,醫療急救工作的重要地位日益凸顯。市急救中心自年成立以來,較好地擔負起了院前急救、社會急救、傷病員轉運以及重大災害搶救等任務,為挽救急癥患者的生命,急危重病人、災害事故傷員的院前搶救、途中監護和轉送等方面具有極其重要作用,城市120急救工作作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體系和醫療救治體系的重要組成局部。維護社會穩定做出了積極貢獻。但由于財力缺乏、急救網絡不健全、硬件設施不完善、急救隊伍結構不合理等因素,急救工作尚不能完全滿足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群眾的急救需要。
一、市120急救中心現狀
市急救中心是市唯一合法的院前急救的專業醫療機構?,F有職工36人,有6臺在一線運行的救護車。車內設有配套的急診急救藥品、心電圖機、自動呼吸機、心臟除顫儀、按壓泵、吸痰器、氣管插管、洗胃機、血糖儀和多功能監護儀等醫療設備。指揮調度室有3部普通型"120"急救專線電話,日常實行4臺車24小時值班,急救半徑平均8公里,反應時間市區平均為10分鐘,環城路以外平均20分鐘左右。
全市二級以上醫院多數設有急診科,醫院內基本都能形成急診小區。急診工作有組織領導,有相對固定的醫護人員,從醫療診室、醫療設備及床位設置來看,有兩家大醫院基本上能滿足接收大批急診搶救病人的需要,有的二級醫院受客觀條件的限制,接收大批急診搶救病人的能力較差。被調查的2個大中型醫院共有5輛急救車。
二、當前120急救中心存在突出困難和問題
1.沒有形成有效的急救網絡體系。目前我市急救工作主要依靠急救中心,無分站。由于急救服務半徑大,反應時間長,雖然多家醫院都有急診科和救護車,但由于沒有統一急救調度指揮系統,直接影響社會救援傷病員和院前急救的快速應急反應。
2.急救隊伍結構不合理,整體素質不高。急救人員的年齡結構、職稱結構不合理。編制人員已不能適應實際工作需要,人員經常超負荷運轉。據調查,市急救中心現有36名職工中,從學歷上看,本科7人,占19.4%大專11人,占30.5%中專6人,占16.6%高中及高中以下人員12人,占33%從職稱上看,高級職稱3人,中級職稱5人,初級職稱10人,分別占衛技人員總數的11%27%和55%一線人員職稱偏低,高層次、高素質人員缺乏,醫療質量難以保證。
3.急救中心的社會知名度、美譽度還不高。有許多市民對急救中心不甚了解,有的市民雖呼叫過120但認可度不高。
4.硬件設施不完善。市急救中心地理位置偏僻,現位于市區路66號,地理位置偏西,急救半徑偏長,遇到稍遠一點的求助不能及時到達現場。按每服務5萬人口配備1輛急救車,并保證急救車單元設備、藥品和通訊設施的要求,應該配備12臺救護車,還有6臺缺口。通訊設備明顯落后,沒有形成指揮網絡。
5.投入缺乏,影響急救質量。市急救中心每年的財政撥款和業務收入只能維護一般運轉,基本建設、更新車輛、增添設備困難重重。目前在用的急救車是由年"非典"過后國家統一調配,隨著車輛年限及行駛里程的增加,局部零件已老化,維修次數增加,一定水平上制約了服務質量。
三、建議建設
1.建立健全全市急救醫療服務網絡,形成以急救中心為核心、急救分站為樞紐、網絡醫院為基礎的急救服務網絡體系。以市急救中心為主體,各醫療機構相互配合。為有效縮短急救半徑,提高快速反應能力,根據市行政區域劃分,充分利用現有的醫療衛生資源,分別在市區鐵西、鐵東設立急救分站。市的直市、區屬、企業醫院,以及駐平部隊醫院都應納入急救網絡,急救網絡醫院要突出??铺厣?。
2.加強急救隊伍建設,加大急救人才培養的力度。采取多種形式培訓急救專業人員,舉辦培訓班和外出進修培訓相結合。培訓內容上,院前、院內急救相結合,突出院前急救。培訓應以急救實用技術為主,加強實際操作和演練,以提高急救基本技能,同時,還要注意不時提高急救人才的學歷層次、技術職稱,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質的急救隊伍。
3.向社會普及院前急救常識。院前急救還需由社會公眾性自救互救來組成,平時還要有計劃、有組織的社區、學校及對相關行業(如機動車駕駛員、餐飲旅游業、煤氣、建筑、公路等)從業人員進行培訓,使他成為社會公眾性自救的骨干。
4.完善硬件設施建設。建立全市急救微機聯網程控系統,市區設急救"120"專線電話并入市話網,裝備800兆以上無線網絡集群化系統和GPS衛星定位發射電臺,此項資金缺口較大,可分步實施,逐步到位。分站和救護車上設基地臺和車載臺,形成以市急救中心為主體,急救分站、救護車和網絡醫院為網點,覆蓋全市的通訊指揮系統。增配急救車輛,根據衛生部按5萬人口配有一輛救護車的規定,目前,市需再配備6輛救護車及1輛指揮車。
5.增加急救人員編制、經費投入。現代院前急救醫療必需做到現場搶救和監護,為此,急救中心需配備專業技術水平較高的醫護人員才干滿足實際工作需要。
6.院外與院內分開管理,急救流程一體化。將急救中心工作范圍界定為院外急救,將各醫院急診科工作范圍界定為院內急救。雖然急救分站設在各醫院,但院外急救歸屬于急救中心管理,根據傷病員的病情,由急救中心統一指揮調度就近搶救,并結合各醫院的專科特點,合理運送傷病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