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加強清理行政審批事項工作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全會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嚴格按照《行政許可法》的規定,落實國務院和省政府關于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有關文件精神,遵循“規范、廉潔、勤政、便民、高效”的原則和決策、執行、監督相協調的要求,以前三次清理工作為基礎,以機構調整后的市政府工作部門和直屬事業單位為重點,對其行政審批、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進行全面清理。通過清理,使各部門審批事項和環節明顯減少,收費行為明顯規范,行政方式明顯改進,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明顯提高,審批責任和后續監管明顯加強,機關工作作風明顯好轉,為市政務服務中心政務大廳盡快運行打下良好基礎,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環境的不斷優化。
二、清理范圍
按照全面徹底、不留死角的原則,凡我市現行的市級所有行政審批項目和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均屬清理范圍。具體包括:市直政府各部門、事業單位和依法行使管理職能的行業性組織以及社會團體,在管理行政、經濟、社會事務中所實施的審批事項,包括根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提出的申請,經審查準予其從事特定活動的許可、審核、登記、核準、批準、審查、同意、認證、鑒證、核發(證)照、備案等具體行政行為,以及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和標準(包括行政管理類收費、資源補償類收費、考試類收費、鑒定類收費、培訓類收費等)都要進行全面清理。
三、目標任務
(一)行政審批項目清理:
1、認真貫徹行政許可法的相關規定。凡違法、違規自行設立的行政審批項目及增設的審批內容、環節、前置條件,一律取消。凡國務院及其部門、省政府及其部門已公布取消的行政審批項目,堅決予以取消。
2、努力簡化行政審批事項。在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中,能由中介組織、行業自律解決的事項,要移交給中介組織和行業;能由市場機制解決的事項,應按法律規定予以取消。對于設定依據相同、審批內容相互包容或審批內容聯系緊密的行政審批項目,一律采取合并方式處理。
3、切實規范行政審批行為。我市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要充分體現“精簡、效能”原則,最大限度地減少審批環節、審批前置條件和審批時限;同時,要充分體現“公開、監督”原則,將包括審批依據、內容、條件、流程、時限以及要求申報的有關材料等向社會公開,接受企業和群眾查詢、監督,并切實承擔起審批后的監管責任。
4、全面掌握行政審批基本情況。此次清理中,要認真做好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的分類登記工作,為市政務服務中心政務大廳運行創造條件。對以法律為依據、以行政法規為依據、以地方性法規為依據、以國務院部門規章、省政府規章為依據而設定的行政審批項目,分為便民、鼓勵發展、一般控制、嚴格控制和特殊五種類型,實行分類管理。
(二)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的清理:
1、進一步糾正行政事業性收費的不規范行為。對有行政事業性收費單位的收費項目、標準進行一次全面清理。一是清理收費文件進一步明確收費項目、收費依據和收費標準;二是清理和重新審核已經核發的收費許可證;三是清理收費是否符合規定,是否存在延伸收費、搭車收費的情況。
2、清理行政事業性收費“收支兩條線”管理規定的落實情況。一是清理是否向財政部門登記收費項目、申報收費收入、提供有關報表、資料、憑證;二是清理是否統一使用財政印制的收費票據;三是清理單位預算外資金帳戶的開設與管理是否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四是清理單位的執收執罰收入是否嚴格按照規定,及時、足額繳入國庫或預算外資金財政專戶,是否存在應繳不繳、坐支挪用、私設“小金庫”的情況。
3、清理是否設立行政事業性收費公示欄、接受群眾監督。重點清理收費單位是否在收費地點的顯著位置公示收費項目、收費標準、收費主體、收費文件依據、收費范圍、收費對象等。
4、清理是否存在延伸收費、搭車收費的情況。重點清理是否存在其它收費主體利用或聯合其上級主管部門、掛靠單位的行政職權或者壟斷地位搞“創收”,變無償服務為有償服務,通過發放內部刊物、書籍資料以及公告宣傳、辦班培訓、加入協會等方式變相收費,強制企業、個人接受指定服務“搭車收費”。
四、方法步驟
從年5月10日開始,到年12月31日結束,此次項目清理工作分為六個階段。
(一)宣傳動員階段(年5月10日—5月15日)
市政府召開市直相關部門負責人會議,安排清理工作。市政府各工作部門、省駐有關單位及時召開部門領導會議,進行專題安排部署。深入學習《行政許可法》,充分認識開展清理行政審批事項工作的目的意義,結合部門實際和職能,理清清理的內容和重點,制定部門清理方案,明確清理任務,落實工作責任,積極主動地開展工作。
(二)自查申報階段(年5月16日—5月31日)
各單位按照本方案要求對本單位、本系統現行的所有行政審批、收費項目進行全面清理、核查,按要求認真填報登記表,對行政審批項目要分別注明擬進入市政務服務中心辦理和不宜進入市政務服務中心辦理的項目。同時形成《行政審批項目清理自查報告》和《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清理自查報告》。《行政審批項目清理自查報告》內容包括四個方面:一是本部門開展清理的基本情況,包括單位性質、職能設置、人員配備、清理工作的組織落實等;二是行政審批項目清理情況,包括擬取消、合并的審批項目及依據、理由,擬保留審批事項的審批依據、審批條件、審批程序、審批時限。對于涉及保密等特殊事項,不宜進入市政務服務中心辦理的項目,應在報告中說明具體理由和依據;三是進一步規范審批行為具體措施,包括規范審批行為、改進審批方式、公開辦事制度、提高審批效率、加強審批監督的具體辦法;四是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建議。《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清理自查報告》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收費單位性質、職能設置、人員配備、經費來源等基本情況;二是行政事業性收費的清理情況,包括年度收費標準的執行情況、收費總額,“收支兩條線”政策的執行情況,資金的使用情況,擬取消收費項目的依據、理由,擬保留收費項目的標準、依據,收費對象、范圍;三是其它掛靠收費主體收費情況;四是存在的主要問題、整改措施及建議。自查報告和有關附表需經單位主要負責人簽字同意并加蓋單位公章,有關依據應提供相關文件的復印件。行政審批清理自查報告和行政收費自查報告及文件依據、相關表格(表格同時報電子文本)于5月30日前,由專人報市政務服務中心。
(三)審查確認階段(年6月1日—6月30日)
市監察局、發改委、法制辦、財政局和政務服務中心聯合對各單位報送的表格、報告進行逐項審定,對法律依據規定不明確,或難以界定的項目,要協調有關部門進行論證。對沒有法律依據,自行設定的行政管理事項,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要予以取消。要編制項目目錄,提出擬保留的行政審批和收費項目,以及擬進入市政務服務中心統一受理的行政審批和收費項目及具體工作流程,上報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
(四)審定公布階段(年7月1日—7月31日)
行政審批、收費項目經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批準后,通過《報》、《公眾信息網》、電視臺等新聞媒體向社會公布,并設立舉報電話,接受社會監督。對已決定取消的審批或收費項目,自公布之日起各部門一律不得再審批或收費。
市政府從監察局、發改委、法制辦、財政局、政務服務中心抽調專人組成聯合檢查組,對重點部門行政審批和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清理工作進行專項檢查,嚴肅查處清理工作環節中落實不力,清理不徹底,影響工作進程的行為。
(五)進駐大廳階段(年8月1日—10月31日)
對經市政府決定保留擬進入市政務服務中心的行政審批、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全部進駐市政務大廳辦理,實行“一站式辦公,一條龍服務,并聯式審批,扎口式收費,全過程公開,規范化管理”的運行機制。市政務服務中心要制定具體管理辦法,加強管理工作,積極主動的做好市政務大廳運行的前期相關準備工作。
(六)健全機制階段(年11月1日—12月31日)
在進駐市政務大廳單位的行政審批、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及其它服務項目開展的同時,抓緊制定完善各項規章制度、管理辦法,理順政務大廳內部運行機制,努力提高服務質量和服務效能,使市政務服務工作良性運行,真正發揮作用,更好地服務于群眾、服務于企業、服務于社會。同時加強對各縣(區)人民政府政務服務工作的協調、指導、督促。
五、組織領導
為了加強對清理行政審批事項的組織領導,成立市清理行政審批事項領導小組,統籌協調指導政府各部門的清理工作。
市政府34個工作部門、4個直屬事業單位及市工商局、地稅局、氣象局、質檢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市政務服務中心主任同志任辦公室主任,市監察局、財政局、發改委、法制辦各抽一名副局長(副主任),具體負責項目審查確認和審定公布等工作。市政府辦負責做好牽頭協調工作。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行政審批和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清理工作政策性強、涉及面廣、工作難度大,各部門要增強政治責任感,充分認識此項工作的重大意義,切實加強領導。各部門主要領導要親自負責,采取切實有效措施,確保按時完成行政審批和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的清理、上報和落實工作。對瞞報、漏報的審批和收費項目,一律視為取消。凡瞞報、漏報而又繼續審批、收費項目的,要追究其單位主要領導責任。
(二)嚴格對照相關依據。各部門在清理工作中,要認真對照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和國務院及其部門、省政府及其部門已公布取消、保留的行政審批和收費項目,要注意與國務院各部門、省政府各部門及市政府的有關工作相銜接、相協調。對國務院各部門、省政府及其部門依據法律、行政法規等設定的審批和收費項目,各部門可提出取消或其他處理建議,但不能自行宣布處理意見。
(三)理順部門內部職能關系。各單位要理順內部的職能關系,按照一件事情一個內設機構辦理、職能相同或相近的內設機構要按綜合設置的原則,整合和規范機關內設機構設置,將行政審批職能盡量歸并到一個內設機構。要對現有的業務和審批流程進行清理,按照科學合理、高效便捷的原則,清理、優化、審批流程,壓縮內部運轉時間,大幅度提高辦事效率,確保限時辦結制的落實。
(四)確保清理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清理行政審批和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是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的重要環節,各部門要嚴肅對待此項工作,認真履行各自職能。填報數據要真實、完整;所附收費的法律、行政法規和批準文件要齊全;對收費項目提出的意見,要有理有據,實事求是;要及時報送自查報告、清理表格及其他清理文件依據材料。
(五)加強對清理工作的監督檢查。嚴格規范清理工作,規范行政管理行為。紀檢監察部門要加大工作力度,對不認真清理,繼續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違規審批、越權審批、超標準、超范圍收費、搭車收費的,要嚴肅處理,以確保審批的公正性,收費的合法性,從源頭上有效預防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