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交通人才統計調查工作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目的意義
公路水路運輸是現代交通運輸的重要組成部分,各類專門人才是支撐公路水路運輸行業發展的重要保障。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20年)》,全面掌握公路水路運輸行業人才資源規模、素質、結構、分布等基本情況,依據交通運輸部《現代交通運輸人才資源統計調查總體工作方案》和《全國公路水路交通運輸行業人才資源統計調查方案》中的相關要求,實現年度交通行業人才資源統計工作平穩有序開展,確保統計數據的科學合理、真實準確,特制定省公路水路交通運輸行業人才資源統計調查方案。
二、調查范圍、對象
本次公路水路交通運輸行業人才資源統計調查的范圍是公路水路交通運輸全行業。具體包括:
(1)從事道路運輸、城市客運、水路運輸及相關輔助業的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企業及個體經營戶等。其中,從事公路水路運輸相關輔助業的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企業是指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及有行政隸屬關系的單位。
(2)由其他部門(如國資)負責管理,與公路水路交通運輸行業聯系緊密的工程建設單位、設計單位、院校等。
三、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采取全面調查、抽樣調查、專題調查和數據測算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對于國家機關和成建制的、管理較為規范的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原則上要求采用全面調查的方法;對于數量眾多、人員流動頻繁的企業和個體經營戶可采用抽樣調查、專題調查和數據測算相結合的方法。
公路水路運輸相關輔助業采用全面調查的方法;由其他部門(如國資)負責管理,與公路水路交通運輸行業聯系緊密的工程建設單位等,由部、省、州(地、市)三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確定名錄進行調查。
四、調查時間
本次調查的統計數據截止時間為年月日。
五、調查內容
本次調查的主要內容為公路水路交通運輸行業的從業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和技能人員的數量及其素質、結構、分布、激勵等情況。具體包括:不同學歷人數、不同學位人數、不同專業技術職稱(職務)人數、不同技能等級人數,女性人數、少數民族人數、不同年齡段人數,不同地區人數、不同層次人數、不同行業人數、不同機構人數、不同所有制經濟領域人數,獲獎勵人數、受表彰人數、技能競賽獲獎人數、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數等。
六、組織方式
本次調查涉及面廣、工作量大,為確保調查工作順利開展,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均需建立相應的調查領導、實施機構,并明確工作職責。
(一)組織機構的設置
(1)省級調查組織機構
省交通廳成立公路水路交通運輸人才資源統計調查工作領導小組,由廳領導及人事處、辦公室、綜合規劃處、財務處、科技處、公路局、運管局有關領導同志組成(名單見附件一)。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廳相關處室廳屬有關單位,具體承擔交通廳公路水路交通運輸人才資源統計調查的組織實施工作。
(2)州地市級調查組織機構
各州地市參照省交通廳調查組織機構成立相關調查組織機構。原則上調查領導小組由交通局主管領導擔任組長,成員由交通局相關科室、公路管理部門、道路運輸管理部門、水運管理部門等相關單位的領導組成。調查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由相關科室及所屬單位人員組成,其中要有懂信息技術的同志參與并提供技術保障,具體承擔本州地市調查的組織實施工作。
(二)組織機構的任務和職責
(1)全省領導小組及辦公室
省公路水路交通運輸人才資源統計調查工作領導小組主要負責協調解決工作中的有關重大問題,主要包括方案審定、調查動員、工作布置、數據審定和總結表彰等。
省公路水路交通運輸人才資源統計調查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調查辦公室)負責具體的組織實施,包括:
1)貫徹執行部及全省公路水路交通運輸人才資源統計調查工作領導小組的決定,組織制定調查方案,組織實施調查有關具體工作,組織開展調查數據采集相關軟件操作培訓,建立與部、州(地、市)調查辦公室的聯系制度,《省公路水路交通運輸人才資源統計調查工作動態》。
2)負責對各州(地、市)調查辦公室骨干人員的技術培訓和技術支持。
3)負責接收、審核、匯總各州(地、市)調查資料。
4)制作印發公路水路交通運輸人才資源統計調查資料。
5)編寫全省公路水路交通運輸人才資源統計調查工作總結和分析報告。
6)組織全省公路水路交通運輸人才資源統計調查總結評比。
7)負責廳直屬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其他部門管理的交通企業(名錄見附件三)的調查組織實施。
(2)州(地、市)領導小組及辦公室
各州(地、市)調查領導小組主要負責協調解決本州(地、市)范圍內與本次調查工作有關的機構、人員和經費等重大問題,并督促檢查本州(地、市)調查工作的實施。
各州(地、市)調查辦公室在本州(地、市)調查領導小組的領導及省調查辦公室的指導下進行工作,具體任務和職責是:
1)根據省公路水路交通運輸人才資源統計調查工作領導小組和調查辦公室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結合本州(地、市)的實際情況,制定調查方案及有關實施細則,組織實施本州(地、市)的公路水路交通運輸人才資源統計調查工作,建立州(地、市)內調查辦公室聯系制度,定期統計調查工作動態,并上報省調查辦公室。
2)負責組織本州(地、市)范圍內的技術培訓和技術支持工作。
3)負責組織實施本州(地、市)范圍內的數據調查工作。
4)負責接收、審核本州(地、市)范圍內的調查數據,進行數據質量驗收,按規定的內容、時間、方式上報并保管調查資料。
5)編輯制作本州(地、市)公路水路交通運輸人才資源統計調查資料。
6)編寫本州(地、市)公路水路交通運輸人才資源統計調查工作總結和分析報告。
7)組織完成本州(地、市)公路水路交通運輸人才資源統計調查總結評比工作。
(三)調查經費
本次調查所需經費按照分級負擔的原則解決。省調查辦公室所需經費由交通廳按原財政渠道申請解決,各州(地、市)交通運輸局負責按原財政渠道申請解決本州(地、市)所需調查經費。
七、組織實施
(1)本次調查按行政區劃范圍組織實施,即各州(地、市)調查領導小組和辦公室負責組織開展本州(地、市)行政區劃范圍內的各項調查工作。
(2)各州(地、市)調查辦公室應根據省調查辦公室的部署和要求,研究編制調查方案,明確調查的組織模式,制定調查組織機構的具體職責分工,確保建立運轉高效順暢的工作機制。
(3)本次調查的培訓工作采取統一組織、統一培訓的辦法進行,確保所有調查工作人員得到系統的技術培訓。
(4)省調查辦公室負責統一下發與本方案相配套的調查數據采集軟件,以滿足調查數據的錄入、審核和報送要求。
(5)為掌握公路水路運輸主要子行業典型單位的人才資源情況,針對道路貨物運輸、公路旅客運輸、汽車維修、汽車檢測、汽車租賃、公共汽車客運、出租車客運、港口經營、航運等子行業,省調查辦公室將在每個子行業中分別選取10家規模較大、管理規范的單位填寫基礎調查表。省運管局、海事局負責協調各州(地、市)調查領導小組確定各子行業單位名單。
(6)廳直屬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其他部門管理的交通企業的調查工作由省調查辦公室統一組織實施。
(7)各州(地、市)確定的工程建設單位等調查單位名錄,需報省調查辦公室審核同意后組織實施。
(8)本次調查中各級調查機構必須做好資料保密工作,按有關檔案管理規定保存所有調查表及相關資料,防止發生泄密事件,任何單位不得在自治區調查辦公室數據前數據。
八、數據采集及處理
(一)數據處理原則
本次調查的數據處理工作按照“統一調查表格式、統一數據處理軟件、統一上報調查數據”的原則,采用分級匯總、逐級上報的工作方式進行。
各州(地、市)調查辦公室必須嚴格執行省調查辦公室的相關規定,嚴格按照統一操作規范使用數據處理軟件,嚴格按統一規定的時間和要求上報調查數據。
(二)數據處理內容
1.前期準備階段
省調查辦公室進行人員培訓等工作,確定不同單位調查方式。各州(地、市)調查辦公室準備數據處理所需的軟硬件設備。
2.數據采集、處理階段
省調查辦公室負責重大問題的協調處理和廳直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其他部門管理的相關交通企業的調查數據采集和處理。
在實施全面調查工作過程中,各級調查機構負責收集各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的基礎數據和錄入資料,審核調查數據,按要求生成調查匯總資料并逐級上報。
在實施抽樣調查工作過程中,各級調查機構負責組織和協助調查員的調查工作,收集和審核抽樣調查表,推算調查結果,按要求生成調查匯總資料并逐級上報。
各州(地、市)調查辦公室按規定時間將經審核后的基礎調查表、全面調查匯總資料上報省調查辦公室。
(三)數據處理質量控制原則
本次調查涉及面廣、調查對象復雜、調查方法多樣,數據質量控制任務艱巨。各級調查機構及工作人員要按照“分級負責、層層把關”的原則開展工作,確保調查數據真實、可信。任何地區和部門不得擅自改變相關統一規定,要加強數據處理的質量控制,確保數據質量。
本次調查數據處理過程中要加強人工審核和計算機校驗,計算機處理人員和調查人員要密切配合,確保在資料錄入過程中不重、不漏,同時要組織有經驗的人員加強對調查資料的人工審核,保證數據準確無誤,匯總結果合理。
本次調查可利用現有各子行業統計報表中從業人員的相關統計數據進行數據檢驗和評估,確保數據的合理性,及時發現和解決存在的問題。
在本次調查數據處理中,堅持“分級負責、就地解決”的數據質量控制原則。審核未通過或未經質量評估的數據不得上報。基礎數據與匯總數據必須一致,不合格的數據必須立即核改,并限時重新上報。
九、資料管理
(一)資料的清點和核查
各級調查機構均應妥善保管調查表。在填寫、錄入、修改和報送過程中,要嚴格防止調查表的散失、破損、污損和折皺。
各級調查機構有關人員在調查表、匯總表裝訂前,必須進行認真清點檢查,如遇有缺失須采取措施及時補充,如遇有破損、污損、折皺應及時更換,重新填報。在確認所有表格齊備、填報清楚無誤后,方可裝訂。
(二)資料的裝訂和交接
本次調查資料一律按照檔案管理的要求裝訂、交接。
(三)資料的存檔管理
調查資料的存檔管理要求遵循如下三條規定:
(1)基層調查組織機構應保存全部調查表資料。省調查辦公室須將全省的全面調查數據資料和全省匯總數據資料打印裝訂后留存。
(2)全省調查辦公室保存各州(地、市)調查辦公室和廳屬單位報送的資料。
(3)調查工作結束后,各級調查機構要將所存資料按正規檔案交接手續,交由各級交通主管部門管理。
十、總結評比
本次調查工作完成后,將對參加調查工作的各級調查機構和工作人員進行評比表彰。評比表彰工作采取分級負責的方式進行組織。廳級評比表彰工作由省調查辦公室負責統一組織實施,廳級評比表彰辦法將另行制訂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