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桶裝飲用水安全治理工作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指導思想
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思想,切實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堅持集中整治與制度建設、嚴格執法與科學管理、打假治劣與扶優扶強相結合,抓好專項整治,強化日常監管。根據桶裝飲用水生產經營的特點,采取有效措施,切實改善生產、經營的衛生條件和環境,依法查處違法生產、銷售行為,努力提高全鎮桶裝飲用水質量安全水平,鞏固省級食品安全示范縣創建成果。
二、整治工作重點
(一)整治的重點區域
桶裝飲用水安全專項整治的重點區域為農村、城鄉結合部。
(二)整治的重點環節
一是桶裝飲用水生產加工環節的取水點、加工車間、生產設備、包裝材料、出廠檢驗及從業人員健康狀況等。二是桶裝飲用水流通環節批發點、配送中心、代銷點、倉儲衛生條件及從業人員健康狀況。三是學校(幼兒園)、飯店等消費環節情況。
(三)整治的重點對象
無證照生產加工桶裝飲用水的小作坊、黑窩點及無證照經營或經營非法生產的桶裝飲用水的個體經營戶、使用PET水桶的生產經營單位。
三、整治時間安排
年6月1日至8月31日,具體時間由各村、各單位自行安排。
四、整治工作要求
(一)強化組織領導,加大整治力度
按照食品安全各級政府負總責,監管部門各負其責,企業為第一責任人的責任要求。各村、各單位要高度重視,切實加強組織領導;要建立整治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層層分解任務,明確整治責任,強化整治措施,確保本村、本單位的整治工作取得實效。對發生桶裝飲用水安全事故,給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重大損害的或形成區域性問題的,要依法依紀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二)整治流通環節,規范飲用水市場秩序
加強對桶裝飲用水銷售點進行全面的監督檢查和整治,按照有關規定和要求,嚴格審查經營條件,把好市場主體的準入關;依法取締非法經營桶裝飲用水的違法活動,嚴厲打擊經營非法生產的桶裝飲用水違法行為;強力推進進貨查驗、索證索票等制度,提高經營者的責任意識,嚴把桶裝飲用水進貨關、貯藏關、銷售關;加強桶裝飲用水食品安全標識和包裝管理,整治假包裝、假標識、假商標;加強對桶裝飲用水的衛生監督檢查和抽檢,對監督抽檢發現的不合格桶裝飲用水和使用非PC桶灌裝的純凈水,要立即組織對生產單位衛生情況的監督檢查,責令生產經營單位公告召回其產品,并向社會及時監督抽檢結果和查處不合格產品情況等信息;進一步強化市場和經營者的責任,督促生產經營者建立落實食品安全承諾書、侵害消費者權益先行賠付等制度,保證人民群眾飲食安全。
(三)加強學校、飯店、機關等集伙單位應購買具有資質條件的生產企業生產加工的桶裝飲用水,并主動索要票證,建立購銷登記臺帳,不得購進非法生產的桶裝飲用水,并主動索要票證,建立購銷登記臺賬,不得購進非法生產的桶裝飲用水和非PC桶灌裝的純凈水,積極建立桶裝飲用水定點采購制度,與生產單位建立長期穩定的購銷關系,確保桶裝飲用水質量安全。
(四)健全規章制度,加強長效機制建設
加強食品安全制度建設,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建立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使食品生產經營企業能夠及時召回不安全食品;完善食品市場準入制度,逐步提高準入條件和門檻,鼓勵名優企業鎖經營,擴大食品市場份額;加快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步伐,建立食品安全“黑名單”或不良行為記錄制度,健全食品安全信用檔案,實行定期公布制度,嚴厲懲處不守人用的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和違法行為。
(五)認真搞好宣傳,營造放心消費環境
各村、各單位要加大宣傳力度,引導消費者科學消費、健康消費,創造讓廣大人民群眾放心滿意的消費環境。建立食品安全監管的群眾監督、輿論監督和行業監督制度,營造人人關注食品安全、人人參與食品安全的社會氛圍。要在媒體上對違規企業及不合格產品及時曝光,增加透明度,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