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社區經費保障機制建立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市為全面實現社區“四有一化”(即有人管事、有錢辦事、有處議事、有章理事,構建城市區域化黨建格局)的目標,充分調動和激發社區干部的工作積極性,推進和諧社區建設,近日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城鎮社區經費保障機制建設的意見》,建立穩定的財政投入保障機制,確保社區建設健康有序發展。
一、健全財政投入保障機制,確保社區干部報酬逐步增長。一是建立社區干部報酬財政保障制度。將社區干部報酬(基本工資和福利待遇)納入市鄉兩級財政預算,社區干部報酬標準由鄉鎮街道確定,原則上不得低于上年度當地社會平均工資水平。從今年1月起,市財政對全市18個社區的干部報酬進行包干補貼制,其中規模較大的8個社區每年補貼6萬元,3個中等規模的社區每年補貼4萬元,其他7個規模較小的社區每年補貼2.8萬元,市財政每年補貼79.6萬元。二是完善社區干部社會保險制度。從今年1月起,在職社區干部參加社會保險參照城鎮企業職工參保標準執行。全市所有在職社區干部全部參加基本養老、失業、基本醫療、生育、工傷等五項社會保險,其每年各項保險費用中個人和單位承擔的比例,按照國家有關政策執行。
二、建立社區工作經費保障機制,確保社區工作正常運轉。一是不斷完善“費隨事轉”工作機制。嚴格實行社區公共服務事項準入制度,凡屬于基層政府及其職能部門職責范圍內的事項,不得轉嫁給社區居民委員會;凡依法應由社區居民委員會協助的事項,應為社區居民委員會提供必要的經費和工作條件;凡委托給社區居民委員會辦理的有關服務事項,實行權隨責走、費隨事轉。市勞動保障、計劃生育、民政、殘聯、房產、體育等6部門每年籌措80余萬元資金,與社區簽訂服務合同,實行購買服務,確保社區工作正常開展。二是建立健全多渠道、多元化資金投入機制。市鄉兩級財政將社區黨建、社區辦公用房建設等社區工作經費納入預算,相關部門爭取的項目建設資金重點向社區傾斜。要求各級黨政部門和有關單位結對幫扶社區,鼓勵和引導企業和個人以資金、物資、技術等方式支持社區建設,逐步形成以政府公共財政投入為主體,有關部門投入為輔助,居民自愿和社會各界捐助為補充的社區建設多元投入機制。
三、加強組織領導,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一是健全領導責任制,鄉鎮街道黨(工)委書記為第一責任人,社區黨組織書記為直接責任人,將進一步加強社區經費保障機制建設作為加強社區管理和服務,推進和諧社區建設的重要任務來抓。加強社區經費監管,實行居帳鄉管,做到專款專用,嚴禁挪作他用。組織實施社區年度工作目標考核、民主評議、群眾滿意度測評等工作,年終考評結果與社區干部工資待遇掛鉤。二是明確部門職責,組織部門負責抓總引領作用,民政部門負責牽頭指導和服務協調,紀檢監察、財政、審計等部門負責社區各項資金的監督管理,教育、科技、公安、司法、勞動保障、建設、文化、衛生、人口計生、環保、體育等部門發揮職能作用,切實解決社區工作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努力提高社區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水平,扎實推動全市和諧社區建設實現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