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村危房改建的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切實改善農村困難群眾的居住條件,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做好全鄉農村危房改造工作,根據恩施市住建局〔2012〕22號文件精神結合我鄉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中央“保民生、保增長、保穩定”的總體要求,以解決農村困難群眾的基本居住條件,推動農村基本住房安全保障制度建設。
二、基本原則
全鄉危房改造工作突出重點,厲行節約,幫助貧困危房改造戶改造建設最基本的安全、經濟、適用、節能、節地、衛生的農房,防止大拆大建;堅持農民自主、自愿,政府引導、扶持,落實農村危房改造責任;整合資源,規劃先行,加強相關惠農支農政策銜接;規范程序,嚴格管理,堅持公開、公平、公正。
三、目標任務
2012年農村危房改造的對象重點為居住條件為危房的農村分散供養五保戶、低保戶、孤兒、貧困殘疾人家庭和其他貧困戶。各村(居)要按照優先幫助住房最危險、經濟最貧困農戶解決最基本安全住房的要求,合理確定補助對象。要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規范補助對象的審核、審批程序,實行農戶自愿申請、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民主評議、鄉建辦審核、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審批。同時要建立健全公示制度,補助對象的基本信息和各審查環節的結果要在村民公開欄公示。要做好與經批準的危房改造農戶簽訂合同或協議的相關工作。
四、改造要求
(一)改造要求
擬改造農村危房屬整棟危房(D級)的應拆除重建,屬局部危險(C級)的應修繕加固。全鄉農村危房改造原則上以農戶自建和分散戶改造為主,要在滿足最基本居住功能和安全的前提下,嚴格控制建筑面積和總造價,嚴禁盲目攀比超面積、超標準建房。要引導農民先建保證生活需要的基本安全房,同時要留有余地,便于農民富裕后向兩邊擴建或者向上加蓋房屋。改造資金大部分由政府補貼的特困戶,翻新、新建住房面積原則上控制在40平方米以下,其他貧困戶建房面積控制在60平方米以下。危房改造比較集中并具備條件的村(居),可對村莊規劃、危房改造、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實行一體化推進,整村整治。重建和改造房屋盡可能按照“三個原則”的要求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彰顯“青瓦、白墻、花格窗”的民族風格。
(二)補助標準
2012年農村危房改造中央補助標準為每戶平均6000元。具體每戶的補助標準,由鄉建辦根據房屋損壞程度、改造方式和農戶自建能力強弱等實際情況具體測算確定。
(三)資金籌集
農村危房改造資金以農民自籌為主,中央和地方政府補助為輔,并通過銀行信貸和社會捐贈等多渠道籌集。要整合資源,統籌規劃,將抗震安居、自然災害倒損農房恢復重建、農村貧困殘疾人危舊房改造、扶貧移民搬遷等項目資金與農村危房改造有機銜接,通過政府補助、銀行信貸、社會捐助、農民自籌等多渠道籌措農村危房改造資金。
五、實施步驟
2012年農村危房改造工作分三個階段實施:
(一)工作準備階段(2月至3月)。按照《農村危房房屋鑒定技術導則(試行)》,組織專業人員開展農村危房改造調查,并分類進行統計,建立農村危房改造檔案。4月底前,各村(居)將改造任務落實到戶,并完成農村危房改造農戶檔案管理信息系統主要內容的錄入工作。
(二)組織實施階段(4月至10月)。各村(居)改造幫扶責任人會同危房改造戶制訂危房改造方案,經鄉審核后報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審批,并做好合同(協議)的簽訂工作;幫扶責任人督促危房戶按審批的改造方案迅速組織施工,確保2012年10月31號前完成危房改造任務及農村危房改造戶檔案信息網上錄入工作。
(三)檢查驗收階段(第一批于4月;第二批于11月)。鄉建辦組織竣工驗收,將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的全部檔案資料歸集、整理、存檔,并向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提交書面專題報告。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組織對鄉危房改造工作進行檢查驗收。
每月25號,各村(居)將農村危房改造工作信息和進展情況報鄉建辦。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明確責任。為加強對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的領導,鄉人民政府成立了由副鄉長聶忠榮任組長,相關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鄉農村危房改造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鄉建辦公室,具體負責全鄉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的組織實施。鄉建辦要組織技術力量,指導農戶科學規劃、合理設計房屋,并對危房改造施工現場進行質量安全巡查與指導監督。各村(居)要組建工作專班,負責具體做好本轄區農村危房改造工作。
(二)嚴格程序,選準對象。要本著“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嚴格實行本人申請、村民代表大會評議、鄉建辦審核、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審批的工作程序,合理確定補助對象。鄉建辦要深入村組、農戶進行調查。登記建卡,建立一套完整的附有住房照片的檔案,并在所在村民委員會和鄉對擬改造戶進行公示。對公示無異議的對象,由其填寫危房改造申報表,經所在村民委員會和鄉政府負責人簽署意見后報市農村危房改造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審批。對符合條件者建立危房改造電子臺賬,做到底細清、情況明。在工作開展過程中,要嚴格落實資金發放公示制度,以村為單位將危房改造對象的戶主姓名、家庭人口、補助金額等內容進行公示;要加強農村危房改造檔案管理,農村危房改造戶紙質檔案要實行一戶一檔,批準一戶、建檔一戶,切實規范有關信息管理。農戶紙質檔案必須包括檔案表(按信息系統公布的最新樣表制作)、農戶申請、審核審批、公示、協議、住房改造前后及改造中的照片等材料,并在此基礎上建立健全農戶紙質檔案信息化錄入制度,確保農戶檔案及時、全面、真實、完整、準備地錄入系統。改造后農戶住房產權歸農戶所有,并根據實際情況做好產權登記工作。
(三)加強項目質量和資金管理。嚴把質量關,確保農村困難群眾住上安全、實用的新居。補助資金要實行專項管理、分賬核算、專款專用,并按有關資金管理制度的規定嚴格實行“一卡通”發放;同時要健全內控制度,執行規定標準,嚴禁截留、擠占和挪用資金。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做好審計、稽查等工作;定期對資金的管理和使用情況進行監督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