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工作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規范要求
(一)總體要求
落實《省“廁所革命”實施方案(2017-2020)》,嚴格按照市、區總體規劃和相關技術規范標準,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規劃與設計,通過壩壩會、村民代表會,公示、公告等方式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從群眾生活污水處理需求入手,全面統籌生活污水處理建設,提高規劃可操作性,采用生活污水集中處理。
(二)采用三格式化
糞池+人工濕地按照村民聚居點的規劃,選取相對集中的村民聚居點,建設“三格式化糞池+人工濕地”生態污水集中處理設施,通過配套管網將農戶生活污水(廚房、衛生間、廁所糞污)收集集中處理。
二、加強領導
鎮政府成立“廁污共治”領導小組,由鎮長任組長,分管副鎮長任副組長。各村書記和鎮政府有關部門負責人任成員。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行政綜合執法辦公室,由譚幫成負責具休事項。各村要成立“廁污共治”領導小組,由村支部書記、主任任組長,村兩委其他成員,村監委會成員和各組組長任成員。領導小組成員負責“廁污共治”的統籌安排、部署、規劃及實施。
三、建設方式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項目采取村民自建,由村兩委負責組織開展各項程序,組織施工人員自主建設,污水治理項目工程需占用的土地和青苗,全部由村、組自行負責協調處理,不占用上級撥付的項目資金。工程標準質量統一按照上級要求執行,鎮政府負責指導和監督。
四、目標任務
1、村六組建生活污水處理設施三格式化糞池+人工濕地項目2處,生活污水得到處理75戶,全組生活污水處理率達95%以上,在12月30日前全部完成項目施工任務。2、調查摸底村六組要全面摸清、摸準農戶總數、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戶數,建立戶戶達標基本臺賬,實行“一戶一廁、建檔立卡、逐個銷號”制度。多年無人居住或三年內有搬遷計劃的農戶可不進行統計,不列入改建計劃,不計為生活污水處理戶數基數。3、成立項目理事會成立項目理事會。村按照《村民自建工作的意見》(府發[2015]2號)的要求,組織召開村民議事會,成立項目理事會。項目理事會中應相應成立項目管理組、質量監督組、材料采購組、項目施工組。4、編制本村實施方案編制本村實施方案。村在摸清底數的基礎上,以村為單位,一村一策制定本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實施方案”(附件2方案模板),明確目標任務、建設內容、責任主體、獎補標準、進度安排、考核驗收等內容,項目實施方案經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到人員50%以上村民同意通過后,由項目理事會向所轄鎮申報。鎮政府對實施方案進行初審,同意后報區綜合執法局審批備案。5、確定施工隊伍采用公開詢價、競爭的方式,確定施工隊伍,參與競爭的施工隊伍數量須多于應確定的施工隊伍數量,實行能達標基礎上的低價中標。經項目理事會、村民代表、項目監督組代表簽字確認,并向村民公開、公示。6、材料采購材料的采購由村民議事會或者項目理事會組織材料采購組、施工人員代表、村民代表、項目監督組代表及項目業主代表參加,采取公開詢價、競爭性談判的方式,并通過參加代表投票的方式確認村材料供應商及材料價格。采購價格不得高于鎮政府材料指導價(未列入項的不得高于市場價),并及時將材料采購情況(包括材料供應商名單材料價格、材料數理)在村務公示欄和施工工地進行公示。7、資料歸檔項目建設完成后及時將項目資料如:會議記錄、物資領用發放、項目資金支付等原始資料匯總歸檔,進行規范完善,形成完整工程資料。正本由村委會歸檔備查。副本一份送鎮政府備案,鎮政府送區綜合執法局歸檔。
五、工程監管
1、建立項目公示制度在實施方案編制、申報、建設等各個階段,村要將項目建設規模、建設內容、項目投資、補助標準、招標或比選結果,項目進展、資金支付、驗收質量、項目決算等項目情況,在村務公示欄和現場公布公示,充分聽取和公開征求村民意見,落實村民的知情權、決策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必要時可召開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聽取、審議相關內容。各村定期檢查督導項目實施情況,將全村建設規模、建設內容、項目投資、補助標準、招標或比選結果、項目進展、資金支付、驗收質量、項目決算相關情況在政務公開欄進行公示。區綜合執法局(區農業農村局)在區級層面公開、公示獎補到村的資金分配方案和名單,并在會同紀委(監委)、區財政局、區農業農村局、區衛健局對已建成項目驗收后,要將驗收情況資金撥付情況進行公示、公開。2、施工監督管理要充分發揮村民在質量監督管理中的主體作用,由項目理事會組織受益農戶代表、本村工匠代表、村監委會成員代表組成立質量監督組,對項目施工質量、資金支付、材料采購,進行全程監督,質量監督組負責對以上情況進行審核,并在相關資料上簽字認可,未經質量監督組簽字認可,不得撥付補助資金。鎮政府要指派專人指導和參與項目監督,形成多方監管的機制,加強項目管理。項目工程質量實行“一票否決制”,凡是工程質量不合格或發生質量問題的,一律不得支付建設資金,并督促限期整改,確保工程質量。
六、工程驗收
建設完成后,鎮政府進行初級驗收,再統一上報。由區綜合執法局會同鎮、村、組、群眾代表共同對建成項目進行驗收并簽字確認。驗收方式采取全域覆蓋的方式,驗收率100%,驗收合格填寫驗收結果表,驗收不合格責令其限期整改,村按要求完善“村民自建”相關資料,鎮政府牽頭完善“村民自建”報賬的相關程序。區綜合執法局會同區紀委(監委)、區基建辦、區財政局、區農業農村局、區衛健局、區生態環境局等部門組成聯合抽查組,共同對建成項目進行檢查,資料未完善的,同期資金撥付比例不得超過80%。七、資金安排1、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千村示范)項目由上級撥付資金,建設“三格式化糞池+人工濕地”集中污水處理設施,項目竣工后對工程量據實驗收,按實際工程量決算。原則上總項目資金不超過50萬元。2、工程竣工驗收合格后根據受益農戶簽字認可的工程量撥付70%資金,結算審計后撥付20%,剩余10%作為質保金,1年質保期內無質量問題,到期后予以撥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