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學綠化校園創建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指導思想
進一步綠化、美化校園,為師生創建優美的工作學習環境,營造出濃厚的校園寧靜氣氛,合理分配校園綠化美化分布,環境育人,關心師生身心健康,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二、目標
全力將可綠化面積進行綠化,將精力放到新開辟出的新可綠化地帶。新增綠化帶要和原有的綠化格調一致,注重基礎工作就是長期工作,抓基礎要思長遠,注重品種搭配,合理栽種,增加垂直綠化面積,建立完整的綠化體系。將學校可利用的一切條件都挖掘出來,逐步發展、實施,完成規劃任務與內容。
三、工作重點
1、從我校的實際出發,結合上級文件精神的要求進行工作。
2、緊緊以創建標準為依據工作,工作中合理調理調工作重點,將綠化工作的規劃任務得以完善。
四、規劃設計原則
發揮校園面積小的特點,分塊布局綠化,加強領導,高度重視,體現分布均衡,突出重點,盡可能的增加綠地面積,加大覆蓋率,沒有死角。教學樓的前面可綠化,東西廁所美化墻體加種植矮棵草花;操場四周植樹;法桐旁和花池下栽培草坪。
五、我校綠化工作的要點
我校校園面積相對小,可綠化面積不大。校園可綠化的地點是幾處帶狀的花池,分布在校園的左側。所以在今年,要繼續發揮校園占地面積小的特點進行合理的規劃與實施,將小塊的未綠化地帶綠化,使可綠化地帶達到100%。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空間進行綠化,加大了綠視率,擴大了可綠化的空間,突出學校綠化的特點。
六、管理養護
適時種植是保證植物成活的關鍵,后期管理是保證植物生長好的關鍵,二個環節都不可忽視。特別是中期管理更是保證綠化效果的過程,修剪、澆水、防治病蟲害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工作。要落實到人,及時檢查,及時調整工作重點,這樣才能保證植物長得好。
工作過程中,要動員全體教師、學生積極參與的次數,增強學生愛護花草樹木的責任心。
今年綠化雖有一定的困難,但工作還是要做的。要年年搞,年年出新。我校要在前一階段的基礎上,在今年繼續將綠化工作做得有聲有色。
一、規劃的指導思想:
本規劃以改善校園生態環境與校園的對外形象為出發點,以綠化美化為主要手段,將校園創建成為一個集文化、生態、休息、娛樂為一體的綠化空間,創造自然景觀,使人與自然相輔相成,體現出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環境幽雅的校園環境氛圍。
二、規劃的具體工程項目:
2、主樓前的花壇,缺乏層次感,色彩也比較單調,擬增加增加花色、品種,體現校園的絢麗多彩,給人以美感。
3、周圍的綠化帶,應布置艷麗多姿的露地草花,還可選用多年生宿根草本和球根植物,這樣既可以節省綠化管護費,而且一年四季可以觀賞。
4、增加孤植樹與造型樹(雪松、花灌木)。
5、綠化主要以草坪、花灌木、休息臺為主,栽植常青樹與花灌木,以大面積綴花草坪為基調,幾條曲徑分割成幾個部分,叢植不同花色、花期、觀果、觀葉的花灌木,構建絢麗多彩、輕松、活潑的綠化環境,周圍略點綴幾株喬木或常青樹,做到立體與平面感統一協調。
6、現需綠化面積較大,宜設計成學生休息、娛樂活動的場所,擬增加涼亭、雕塑、園林小品。
7、有的地方不存在遮擋光線的問題,可以考慮種植楊樹林或經濟林:銀杏林、香樟林,這樣既可以節約綠化管護費,又可以增加校園的園林氛圍,改善校園生態環境。。
8、骨干道路的改造:道路作為連接校園各個區域的紐帶,其綠化效果對體現校園特色及綠化美化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擬以載植香樟樹并盡量考慮各個道路的風格各異,特色顯明。
三、完成規劃的措施:
1、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充分利用自然條件、創建狀況、人文景觀、經濟能力等各個條件,將自然、人文景觀組織成一個有機體,注重歷史和時代特征的結合,構成獨具特色的風貌,努力創造舒適、方便、優美的學習生活環境。
校園綠化應以林蔭、綠地為主體,適當配備亭臺、雕塑園林等景觀。造林綠化要適地適樹,實行喬灌草混植的立體種植結構。因此,在搞綠化工程的設計上要科學地規劃、合理布局,改善植物的空間分布狀況,形成多層次的點、線、面相結合的完整的綠地系統。
2、優化綠地結構,豐富植物材料、種類與配置遵循適地適樹的原則,積極引進多種優良適生的喬、灌草及花卉植物物種(品種),增加校園園林綠化的物種資源,提高綠化水平,優化綠化結構,強化校園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堅持以鄉土綠化植物種為主,積極引種觀賞性強生長表現好的馴化品種,豐富生物種類,注重使用具有綠化、美化、香化、經濟、適用的植物材料,采用抗性強、耐污染、造型美、觀賞品位高的優良品種。
3、加快基礎設施創建,增加環境創建的資金投入綠化設施:校園各個地段的果皮箱是環衛工作必不可少的,會使學校的環境有一個質的飛躍,真正可以達到清潔、優美、文明。
由于校園環境創建是一項公益性事業,主要靠投資來發展,目前我校的綠化與環境衛生基礎設施薄弱,投資少、設計起點低、標準低,不能充分體現學校的歷史和現代科技的發展景觀;需投入大量的資金,提高整體水平,以便使學校能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和提高整體管理水平。這樣才能使綠化工作事半功倍,真正達到園林化的校園標準,努力爭創綠色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