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街道辦農業三位一體服務體系構建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貫徹落實黨的全會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和縣委、縣政府《關于加強縣農業“三位一體”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通知》,街道為了按時完成縣里下達的任務,推進農業“三位一體”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特制定實施方案如下:
一、總體要求
以實現“省綠色農產品生產基地”為目標,進一步健全基層農技推廣、動植物防疫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等農業“三位一體”公共服務職能。實行農業“三位一體”公共服務建設模式,以我街道農業公共服務組織建設為重點,逐步推進村規范化農機輔導站建設,建好我街道農業公共服務組織。建立分工協作、職責分明、責任到崗、工作到人的責任體系,使農技人員成為農業技術推廣者、農業產業化引導者、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者、農民合法權益保護者。通過農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為我街道農業發展做好技術支撐、質量監管、安全保障。
二、實施內容
(一)加強我街道農業公共服務組織建設
加強農技服務中心建設,由街道農技服務中心承擔農技推廣、動植物防疫、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公共職責。
1、明確公共職能定位。農業公共服務職能:一是農技推廣職能,主要承擔新技術、新機具的引進、試驗、示范和推廣,動植物病蟲害及災情監測、預防、防治和處置;農業資源使用監測;農業公共信息服務;農民培訓教育。二是動植物防疫職能。畜牧業生產、動物免疫、疫情報送、防疫智能化信息錄入等工作,植物疫情普查、信息提供、疫情預防、疫情撲滅。三是農產品質量安全職能。生態環境和農業投入品使用監測,農業標準化生產技術指導,生產檔案記載指導,農產品產地準出證明簽發,組織農產品質量監測,組織群眾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自我監督。
2、健全機構隊伍。責任農技員承擔農技推廣工作同時,承擔動植物防疫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在現有責任農技人員中,進行合理分工,兼職負責。每個行政村配備一人負責動物、植物防疫和種植產品、養殖產品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
3、規范運行機制。通過強化責任落實、責任抽查、責任考核等方式,落實農業公共服務責任。一是強化責任落實。采用包片服務的“班主任”、業務線條的“任課老師”方式落實農技推廣、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動植物防疫等農業公共服務職能。二是強化責任抽查。繼續推行《農情日記》制度,要求農技人員全面記錄所聯系的責任區、特色基地、農業企業、合作社、種養殖大戶的基本信息,全年農技推廣農產品質量管理、動植物防疫和培訓情況,以及為農民群眾送服務、解憂難的情況等,并要求農技人員隨身攜帶、隨時記錄、隨時備查,主管部門將《農情日記》的抽查情況作為對農技人員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據。三是強化責任考核。堅持把加強農技推廣網絡和責任農技人員考核,作為實施農業“三位一體”公共服務的重要保障。一是進行農技推廣組織網絡考核,邀請縣農技推廣管理中心,每年組織人員對街道農技服務中心的組織建設、責任落實、經費保障、推廣成效進行考核,對考核優秀的進行表彰獎勵。二是進行責任農技人員考核。圍繞工作成效和服務對象的滿意程度每年組織考核,把考核結果與農技人員的獎金福利、職稱評聘、學習進修掛鉤,形成倒逼機制,增強農技人員的責任意識。
(二)加強村級農業公共服務組織建設。
建立村級農技輔導站,輔導站站長由村民主任擔任,副站長、成員由大學生村官、兩委干部或熱愛、熟悉農業知識的優秀鄉土人才擔任。街道建立5個農業服務站示范點,配備電腦、電視、電話、桌、椅、黑板、信息欄等辦公設施,努力把村級農技輔導站建成為農技推廣橋頭堡、農產品質量監督站、農產品產業發展引導站、農村經濟管理站、動物防疫的信息站。
(三)加強科技示范點建設。
建設街道科技示范點。結合本地優勢產業,建立1-2個科技示范點。在東岸建設160畝綠色稻米,324畝植保統防統治(東岸、趙岙);管山蔬菜基地。把我街道科技示范點建成農業新技術、新品種推廣樣板,農民實用技能培訓基地。
(四)加強農業公共服務人員建設。
1、農技人員培訓。通過“請進來”和“走出去”,積極開展農技人員培訓工作,全面提高農技人員的業務水平和推廣能力,邀請縣農技專家來我街道為農技人員集中培訓,充分利用農村黨員遠程教育平。
2、骨干農民培訓。利用集中培訓,與綠色農產品示范基地相結合,建立和完善“農技推廣服務組織+核心基地(合作社)+科技示范戶+周邊農戶+種糧大戶”的培訓模式,采取集中培訓、現場指導和技術服務相結合的方式,提高廣大農民的技術水平,改變以往為“證書”而培訓的不良局面。計劃培訓骨干農民(新型農民)1000人次,使受訓人員普遍掌握1項以上綠色農產品生產新技術;通過科技下鄉、技術咨詢、現場指導等形式開展標準化培訓2700人次。
(五)創新農技推廣方式。
1、實行技術承包制度。積極引導和鼓勵骨干農技人員根據自己的業務專長,通過技術服務、技術承包、技術入股等形式與農戶(農業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聯合與合作,簽訂技術承包合同,實行超產提成、減產賠償,進行有償服務,市農技人員與農戶(農業組織)結成利益共同體,讓農戶(農業組織)得到實惠,讓農技人員有地位、有作為、有利益。
2、實行農技人員聯結制度。對街道綠色農產品示范基地、重點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業企業,實行責任農技人員聯結制度。主要承擔新品種、新技術引進,關鍵技術研究和指導,標準化技術應用,農產品質量監管,生產檔案建立,農產品營銷引導。
三、工作進度
完成時間:7月底前
四、保障措施
(一)組織保障
為加強對農業“三位一體”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的領導,成立由街道主任任組長,分管農業副主任任副組長,街道農辦人員為成員的“三位一體”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領導小組。領導小組在農辦設立辦公室,由分管農業副主任兼任辦公室主任,具體負責農業“三位一體”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日常工作。
(二)經費保障
街道對村級農技服務輔導站驗收合格的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助。
(三)機制保障
建立“三位一體”農業公共服務督查組,建立督查員巡查制度,采取面上督查與點上抽查相結合、聯合督查,黨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視察評議,媒體監督等形式,強化各項措施的落實,把三位一體農業公共服務情況納入街道年度綜合目標考核,對考核成績突出的給予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