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村五保服務機構創建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促進鄉鎮敬老院建設與管理水平提升,保障農村五保供養對象的合法權益,提高供養服務能力和水平,根據省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五保供養服務機構建設管理的意見》和省民政廳、財政廳《關于印發省農村五保供養服務機構建設管理提升工程實施方案(2013—2015)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牢固樹立“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為民服務”的工作理念,圍繞創建省星級敬老院的目標,不斷完善農村五保供養服務機構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全面提升管理服務能力,切實改善五保供養對象生活環境和生活質量,推動五保供養工作水平再上新臺階。
二、創建目標
按照“三有(敬老院每個房間或套房內有衛生間、有保暖降溫設備、有電視機)、三能(老人不出院能洗澡、能看病、能康復娛樂)、六達標(消防、衛生、環境、五保老人供養標準、管理服務人員配比、管理服務人員工資待遇等達到省民政廳要求)”的要求,從2013年下半年開始,用三年時間,分期分批將全縣18個鄉鎮敬老院,提檔升級成省星級敬老院。2013年創建省三星級敬老院2個、省二星級敬老院3個;2014年創建省三星級敬老院3個、省二星級個2個;2015年創建省三星級敬老院1個、省二星級敬老院1個、省一星級敬老院6個。通過創建,確保鄉鎮敬老院達到各項設施齊備、規章制度健全、院務管理規范、人員配比合理、服務質量改善、供養標準達標,五保供養對象生活水平與質量不斷提升。
三、創建內容
(一)改善基礎設施。基礎設施改造要符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民政部的《老年人建筑設計規范》:1.統一鄉鎮敬老院房屋外立面顏色;2.對敬老院道路進行整修,路面平整順暢;建設無障礙通道,確保居室與餐廳、浴室、公共廁所及其它活動場所間無障礙通行;3.規劃一處室外健身場所、一處晾曬衣被的場地、一處停放車輛的車棚;4.設立門衛室和警務點,設置覆蓋全院的安全監控系統,24小時專人值班監控;5.所有房屋門、窗全部安裝紗門、紗窗;6.建有浴室,浴室要安裝安全扶手,鋪設防滑瓷磚和防滑墊,更衣室內設4張臥椅;7.敬老院電線電路荷載達標、規范,有漏電保護措施,配備滅火器、消防栓等消防設施,消防通道暢通,工作人員和五保供養對象能夠正確操作使用,定期進行安全檢查,留有記錄;8.設置衛生室(鄉鎮醫院設置醫療點)和覆蓋全院的醫用應急呼叫系統為失能、半失能五保對象提供專門服務,對突發性疾病和其它緊急情況提供應急處置救援,有文體活動室、康復室、儲藏室等輔助功能用房;9.綠化做到三季有花,四季長青,喬、灌木搭配適度,綠化覆蓋率達60%。充分利用閑置土地,種植、養殖、加工等院辦經濟,改善供養對象生活。
(二)完善住房功能。進一步完善五保供養對象居住房間的各項功能:1.房間中有水沖式衛生間、面盆等設施,并安裝安全扶手;2.每個房間必須有保暖降溫設施,嚴禁使用電熱油汀、煤爐、電熱毯等取暖設備;3.房間或客廳內安裝電視機,電視機安裝的高度要適中,開通有線電視,確保能夠正常收看;4.五保供養對象房間的開關、插座要按照符合規范要求和安全的原則進行改造,方便老人生活;5.房間內配備床、床頭柜、衣櫥、椅子、臉盆、痰盂、紙簍等生活必需品。
(三)提升服務水平。強化敬老院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改善服務態度,提升服務水平與質量:1.服務人員除正常清掃室外衛生外,每天為失能、半失能五保供養人員提供護理服務,幫助和組織老人疊被、鋪床、整理房間和清潔衛生等,保證室內外干凈整潔,定期為老人理發、剪指甲、洗澡等,物品擺放整齊有序;2.老人長時間不用的衣被等物品,要統一存放到儲藏室(柜),并定期晾曬;3.每周要徹底打掃房間1次,擦拭門窗玻璃等;4.實行敬老院院長負責制,院長每天要到每個五保供養對象的房間檢查衛生狀況,督促五保供養對象和服務人員搞好房間清潔衛生;5.每半月組織1次五保供養對象座談會,聽取意見和建議,不斷提高五保供養對象滿意度;6.每年組織兩次為五保供養對象健康體檢,建立健康檔案;對患有疾病的,要及時安排就醫;7.針對五保供養對象精神文化需求,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活動,組織社會文藝團體,深入到敬老院慰問演出富教于樂;8.積極改善五保供養對象的膳食,保證中餐不少于1個葷菜,合理調整膳食結構和變換花色品種,安排生日餐、病號餐,法定節日和傳統節日加餐。
四、著力提升農村五保供養服務機構管理服務水平
(一)加強隊伍建設。1.農村五保供養機構工作人員實行全員聘任制,由各鄉鎮(場)、街道面向社會公開招聘。院長由鄉鎮事業編制人員擔任,設1名廚師(集中供養人數在50人以上的可設2名廚師),其他服務人員按1:8標準進行配備。對現任管理服務人員(廚師)符合應聘條件的,可優先錄用,招聘工作要在7月底前結束;2.適當提高工資待遇。管理服務人員(廚師)月工資為1200元(含養老保險等),其中每月發放基本工資950元,其余250元作為績效考核工資。建立工資動態調整機制,對通過省星級敬老院驗收的,其工作人員可適當調整工資標準;3.切實加強敬老院服務人員隊伍績效考核,縣民政局會同鄉鎮(街道)制定具體考核實施辦法。
(二)落實保障經費。將五保供養經費按年供養標準不低于上年度本縣農民人均收入的50%納入縣鄉財政預算,實行專賬管理,供養款物、管理資金明晰無誤,會計、出納(分別由民政會計、協理員兼任)分設,帳目、資金分管,每月公開財務收支情況。工作人員工資由縣財政通過銀行直接打卡發放。
(三)齊抓共管,形成整體合力。各鄉鎮(街道辦)、場要圍繞“三有、三能、六達標”的要求,對敬老院建設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認真梳理和排查,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有針對性地制定切實可行工作方案,明確具體的時間節點和責任人,倒排進度,掛圖作戰,確保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年度創建工作任務。縣消防、食品、衛生等部門在敬老院完成事業單位法人登記的基礎上,積極為其辦理消防安全、食品衛生等相關證件和廚師等人員的健康證、上崗證。縣供電局要結合鄉鎮敬老院基礎設施改造,對鄉鎮敬老院電路情況進行一次徹底排查,并指導制定相應的整改措施;公安部門要結合監控全覆蓋落實系統服務措施;住建局要結合《老年人建筑設計規范》,對院舍布局、設施購置、設備配備等開展具體指導;縣民政局要發揮牽頭作用,積極指導各鄉鎮認真開展創建省星級敬老院活動,協調有關部門開展好工作。
五、落實推進措施
(一)健全組織,完善領導機制。為推進星級敬老院創建工作,成立由縣長任組長,分管縣領導任副組長,民政、財政、審計、衛生、住建、公安、消防、藥監、安監、國土等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設在縣民政局,具體負責星級敬老院創建推進工作,制定農村五保供養機構工作人員崗位職責、民主管理、院務公開、財務管理、安全消防、衛生保潔、會議學習、后勤保障及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預案等規章制度;完善保健、護理、康復等服務規程,建立管理服務人員的考核評比和獎懲制度,考核結果與工作人員報酬、續聘掛鉤、落實院務公開、開展民主管理。
(二)明確獎補,完善考核機制。將鄉鎮敬老院建設與管理納入縣對鄉鎮目標考核體系,納入政府年度重點工作和為民辦實事項目。建立鄉鎮(街道)長(主任)落實推進鄉鎮敬老院創建省星級敬老院的工作機制,簽訂創建省星級敬老院目標責任狀。縣財政設立200萬元的鄉鎮敬老院創建活動以獎代補專項資金,重點考核組織保障、基礎設施、供養服務、內部管理四項創建內容,累計得分95分以上為優秀,給予“以獎代補”15萬元獎勵;90-95分之間為合格,給予“以獎代補”10萬元獎勵;85-90分之間為基本合格,給予“以獎代補”8萬元獎勵;85分以下為不達標,不予以獎補;對在此項工作中作出特別貢獻的個人和單位年終給予特殊獎勵。縣民政局出臺具體的鄉鎮敬老院考核管理實施辦法,推動鄉鎮敬老院創建活動有序開展,并會同縣財政、審計等部門抓好以獎代補專項資金的考核發放工作。
(三)嚴明紀律,完善落實機制。各鄉鎮和縣直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敬老院建設與管理,嚴格按照有關規定,抓好敬老院設施改造,確保工程質量精細、精致、精品。在加快推進鄉鎮敬老院創建活動的同時,要切實做好分散供養五保對象的生活安排和各種困難的排解工作。縣督查辦會同民政局,按月督查創建工作開展情況,縣政府年終對創建省星級敬老院工作組織觀摩評比,并排出名次通報全縣,未按序時進度完成目標任務的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向縣委、縣政府作書面檢討,并責令限期整改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