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公共自行車服務體系實施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指導思想
全體市民中大力推廣綠色出行方式,通過建設公共自行車交通系統。逐步緩解市區“行路難、停車難”問題,推進節能減排,保護生態環境,提高人民生活質量。
二、總體要求
(一)總體思路。堅持“以人為本、以民為先。公司運作、規范經營,一次規劃、分步實施”原則,按照“安全、優質、高效”服務要求,實行“統一標準、統一設施、統一平臺”和“網絡布點、通存通取”管理辦法,建設公共自行車交通系統,為廣大市民提供免費、便捷、綠色的出行方式。
(二)建設目標。
1年底。先期試點在城區完成無棚公共自行車服務網點2處(五堰美樂門前、二汽工人俱樂部)公共自行車數量30輛左右,暫由人工進行管理。
2年底。進一步擴大覆蓋范圍,服務網點達到20個,公共自行車數量不低于400輛。
3年底。城區公共自行車交通系統服務網點達到40個,公共自行車數量不低于1000輛,站點覆蓋城區公共場所、大型商場、超市、機關單位、大中專院校、社區等人口流量集中地段,基本建成網點布局合理、服務質量優良的公共自行車交通系統。
(三)建設標準。公共自行車交通系統服務網點實行統一規劃。次街道和條件受限路面使用簡易棚或無棚式。每個網點安裝鎖車器原則上不少于20個,實行無人值守。開闊地段,有條件地方建設大型公共自行車樞紐站,可實行有人值守。
三、建設及經營模式
每輛自行車補貼50元。由自行車公司負責管理系統和服務網點的建設,通過招商引資的模式組建公共自行車交通服務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自行車公司)負責市區公共自行車系統的建設、運營和管理。市政府對每個站點補貼5萬元。購置自行車車輛等有關硬件設施設備,并負責運營管理。
四、服務方式
任何一個網點實現通租通還。今后可視情將公交IC卡與自行車IC卡實現一卡通。公共自行車服務實行1小時內免費租賃,市民憑市民卡或辦理自行車IC卡可租用自行車。超過1小時按1元/小時計費,不滿1小時按1小時計;使用市民卡租用的需在市民卡電子錢包內存有不少于100元的金額,辦理自行車IC卡的需繳納300元的使用押金。倡導“隨用隨騎、騎后速還”用車理念,提高公共自行車的使用效率。
五、實施步驟
(一)做好先期試點工作。自行車設置到位。
(二)初明確一家公司負責城區公共自行車服務系統建設。
(三)中旬以前完成公共自行車交通系統規劃。做好市區初步設點工作,擬建30至40個公共自行車服務站點。
(四)確定網點和建設方案。按照先期試點的原則。確定40個服務網點的建設位置和建設規格,確定建設方案。
(五)組織施工和人員培訓。底以前完成相關設施建設。熟悉操作流程,掌握上崗技能。
(六)分階段完成城區公共自行車交通系統建設任務。
六、工作要求
(一)健全組織。
加強運行監管,為加快網點建設。強化運營保障,加大協調力度,市政府成立十堰城區公共自行車交通系統建設和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同時,建立公共自行車服務網點選址工作組,負責城區服務網點選址確定,并做好點位建設協調工作。
(二)綜合配套。
1統籌落實資金保障。公共自行車交通系統建設資金。市財政給予每個站點補貼5萬元,每輛自行車補貼50元。每年由市財政、交通等部門組織績效、服務質量考核后,給予一定的獎勵。
2明確配套設施用地。城區新建、擴建、改建道路、汽車站、客運碼頭、公交中心站及首末站、大型文化娛樂場所、大型居住中心、旅游景點和體育場館等項目時。工程方案設計中要明確配套用地。各區及相關部門在項目審批過程中要嚴格把關。
3做好公共自行車服務網點選址規劃工作。各區及相關部門要結合市區道路建設項目。預留用地等工作。新建、改建道路時,要積極創造條件,考慮建設自行車專用道,部分非機動車道路面印上自行車標志標識,增設道路隔離帶和防護欄,確保安全。
(三)強化服務。
1提高運作能力。堅持公益性和符合相關法律法規要求的前提下。拓寬項目收入來源,兼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2注重服務提升。公共自行車交通系統服務人員主要通過招聘“4050人員、下崗失業人員等途徑解決。培養員工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嚴格管理,規范服務,文明待客,提升品質。
3加強協同配合。各級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認真履職。互相支持,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對涉及服務網點選址、施工建設等具體環節,要簡化手續、提供方便,確保公共自行車交通系統建設順利進行。
4加大宣傳力度。公共自行車交通系統是一項民生工程。為推廣公共自行車交通系統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環境。鼓勵利用公共自行車開展競技、健身、旅游等多種活動,倡導低碳、生態、休閑的出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