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法制辦政務環境創優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根據市委、市政府在年開展“環境創優年”活動的決定,為保證全面實施經濟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開好局、起好步,結合我辦工作實際,經研究,特制定法制辦公室“環境創優年”活動政務環境創優工作實施方案。
一、目標要求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福民強市”總體目標,以提高行政效能、加強作風建設為核心和主線,狠抓制度落實、強化責任追究、樹立正面典型等為措施,廣泛動員法制辦全體干部職工和各縣(市)區法制系統積極參與,充分發揮群眾的監督作用,努力實現機關效能、工作執行力“兩提升”,使企業、服務對象、群眾對政務環境“三滿意”,建設“全國一流、全省最優”政務環境的創優工作目標,大力營造“負擔最輕、秩序最好、辦事最快、信譽最高、納稅人最滿意”的發展氛圍,務求取得顯著成效,為我市經濟快速健康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組織機構
為更好地開展“環境創優年”活動,辦黨組研究決定成立環境創優領導小組,全面領導法制辦的創優活動。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落實各項具體工作,確保創優活動的順利進行。
辦公室主任由紀檢組長同志兼任,同志任辦公室副主任。辦公室設在紀檢監察室,辦公室成員由各科室和二級機構負責人組成。
三、主要任務
(一)解放思想、勇于創新
緊緊圍繞搶抓發展機遇,打好“六場攻堅戰”,破解“六大瓶頸”等制約經濟發展難題,克服機關作風懶惰、虛假、浮躁、扯皮“四大頑癥”。一是深入學習貫徹市委九屆十四、十五、十六次全會和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領會書記視察法制辦時的重要指示,切實加強思維方式創新和工作方法創新,一切從服務發展、促進發展出發,在工作實際中自覺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二是強化責任感、使命感。善于將“本本”和實際相結合,打破阻礙發展的舊觀念、舊方法的束縛,研究新情況、創造新方法、破解新矛盾、解決新問題,要使行政審批、行政服務等行政行為與實際相符合,用足用活政策法規,卓有成效地履行推進經濟發展的根本職責。三是結合“提升效能、優化環境”大討論,深入查擺思想僵化、固守教條、因循守舊、墨守陳規具體表現,有針對性地整改存在的問題,明確全面創新的具體措施,堅持大膽探索、勇于創新,以思想的大解放促進的大發展。
(二)全國一流、全省最優
一是提高辦事標準。法制辦具有行政職能的部門,應對口查找、對照全國、全省、全行業范圍內辦事效率最高、服務效果最好的標桿,制定出本部門辦事最快、辦事最好的行政服務措施,著重圍繞辦事時限、服務態度、解決問題能力等作出具體承諾,并在媒體和機關公示欄進行公示,每名黨員干部也要找榜樣,見賢思齊,定出措施,在法制辦會議上宣讀,張榜公示。二是積極完善、嚴格落實規章制度。堅持首問負責、限時辦結、一次性告知、承諾服務等制度,從嚴要求,違者必究;推行行政職能事項否定報告備案制,承辦人員對不予受理、核準的事項,在明確告知服務對象的同時,按程序報告部門領導備案或審批,防止發生“應批未批”問題。三是轉變觀念,積極推進工作方式。進一步把握政府法制工作特點,提出開門調研,變坐等服務為上門服務,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等理念,圍繞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準確把握工作焦點,妥善解決工作難點,善于發現工作亮點,為實現福民強市總體目標提供法律支撐,以實際工作贏得群眾的好評。通過發揮法制部門在社會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動我市依法行政工作邁上新臺階。
(三)強化監督、追究責任
一是深入推行工作公開。認真落實中央關于黨務、政務公開的要求,解決和嚴肅查處公開不全面、不及時、不真實問題,與群眾切身利益相關事項要更加注重結果公開,對群眾反映的公開工作中的問題要嚴肅查糾并及時反饋。二是落實廉潔從政規定。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教育黨員干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強化宗旨意識、廉政意識,忠于職守,清正廉潔,自覺遵守嚴禁利用職務便利“吃拿卡要”,嚴禁在公務活動中收送禮金、有價證券,嚴禁違規配備、使用、借用公車,嚴禁公務員經商辦企業等廉政規定。深入開展公務用車問題、“小金庫”和慶典、研討會、論壇過多過濫問題專項治理,集中力量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三是加大監督處罰力度。紀檢監察室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結合單位內部績效考核工作,對法制辦的工作作風、效能提升、效能告誡負責監督管理考核,對檢查出的問題,分別不同情況,按照《市機關工作人員效能告誡暫行規定》以及我辦相關制度規定對各類責任人進行頂格處理。
四、方法步驟
政務環境創優工作分為四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學習提高(第一季度)
法制辦各科室和二級機構,特別是有對外服務、監督職能的部門,更要加強學習、借鑒全國、全省、全行業政務環境最優、效能最好單位和個人的經驗和做法,通過明晰管理職責、減少辦事環節、壓縮內部運轉時間、優化工作流程、細化服務標準等辦法,制定出本部門辦事最快、辦事最好的行政服務具體措施,形成材料并于1月21日以前經主管主任簽字同意后報辦“環境創優年”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在此基礎上由辦“環境創優年”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于1月24日以前制定出法制辦的行政服務具體措施,經辦黨組會審核后,于2月底以前報市政務環境創優辦公室,經審核后在媒體予以公開承諾。同時,辦各科室和二級機構要認真貫徹市委九屆十四、十五、十六次全會、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市“環境創優年”動員大會精神,認真開展“提升效能、優化環境”大討論,切實解放思想、轉變觀念,高舉發展為大、為先、為重、為本、為要旗幟,強化發展意識、責任意識、創新意識、效能意識,扎實深入地進行全辦發動。
第二階段:查擺問題(第二季度)
主要是查擺制約本部門政務環境創優的突出問題。對照全市“環境創優年”動員大會精神和市委、市政府關于優化政務環境的有關規定要求,著眼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結合本部門實際,采取開門納諫、領導提、自己找、群眾幫、集體定等方法,著重圍繞六個方面查擺部門、個人存在的問題,即一查解放思想方面存在哪些不足,二查為民意識、發展意識、服務意識、廉潔意識不強存在哪些具體表現,三查機關作風“四大頑癥”存在哪些具體表現,四查執行力層層衰減存在哪些具體行為,五查效能低下存在哪些具體行為,六查優化環境制度哪些沒有得到落實。查擺問題時要弘揚“三講”精神,即堅持“講主觀不講客觀,講自己不講別人,講問題不講成績”。形成材料并于4月20日以前經主管主任簽字同意后報辦“環境創優年”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在此基礎上由辦“環境創優年”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于5月10日以前歸類整理出法制辦行政服務方面存在的問題,報請辦黨組會審核。通過查擺問題、分析原因,為整改打下基礎。
第三階段:集中整改(第三季度)
主要是瞄準“全國一流、全省最優”這個標準來整改,堅持有什么問題就解決什么問題,什么問題突出就突出解決什么問題。在前期查擺問題、初步整改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制定整改措施,逐個問題進行整改,能立即整改的問題要立即予以整改,應通過制度、機制解決的問題要建章立制予以糾正和防范,并寫出整改情況報告于7月20日以前經主管主任簽字同意后報辦“環境創優年”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在此基礎上由辦“環境創優年”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于8月10日以前制定出法制辦的整改情況報告,經黨組會研究通過后于9月20日前報送市政務環境創優辦公室。各部門整改情況及其效果,由辦“環境創優年”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予以公示,接受大家評議,不合格的予以補課,存在明顯問題的予以責任追究。
第四階段:鞏固提升(第四季度)
通過針對問題建章立制,不斷鞏固提升活動成果。期間,各單位應對前期工作進行“回頭看”,存在薄弱環節的要及時采取措施彌補。所建立的規章制度、長效措施和政務環境創優工作總結,于10月20日以前經主管主任簽字同意后報辦“環境創優年”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在此基礎上由辦“環境創優年”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于11月10日以前制定出法制辦的綜合情況報告,經黨組會研究通過后于12月10日前報送市政務環境創優辦公室。12月中、下旬,辦政務環境創優工作接受市政務環境創優辦公室驗收。
開展政務環境創優工作,要堅持與“打好六場攻堅戰”、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以攻堅克難、發展為民的成效檢驗其效果;將政務環境創優列為“創先爭優”的重要內容和重要考評條件;要堅持與加強黨風廉政建設、落實廉潔從政規定緊密結合,促進黨政機關及工作人員從政行為的廉潔、務實、高效。同時,要把整改問題、建章立制貫穿于政務環境創優全過程,達到階段性工作與年度工作的有機結合。
五、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政務環境創優工作堅持“黨組統一領導、紀檢監察室組織協調、各科室和二級機構廣泛參與”的組織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在“環境創優年”活動領導小組領導下,由法制辦環境創優辦公室負責具體工作,每一階段總結講評,要和評優創先以及效能告誡掛起鉤來,形成獎優罰劣的激勵機制。
(二)強化工作責任。辦機關實行“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各負其責,科長和二級機構負責人各負其職”的政務環境創優工作責任制。法制辦一把手要負起帶隊伍、抓落實、提效能的領導責任,嚴抓狠管;辦紀檢組組長要負責協調落實各項具體工作,確保創優活動的有序開展;監察室主任要對本辦發生的慢作為、不作為、亂作為等效能低下、損害環境行為,要嚴查嚴辦、主動作為,決不袒護遷就,切實構建起誰違反規定追究誰的責任,誰分管的責任范圍發生問題追究誰的責任,把責任落實到帶隊伍的人和各個工作崗位,確保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務求狠抓一年、大見成效。
(三)強化輿論氛圍。法制辦主管宣傳的辦領導和科室要積極協調組織好參加電視臺、日報等新聞媒體開展的“一把手”訪談活動,同時要結合貫徹全市“環境創優年”動員大會精神,開展“提升效能、優化環境”大討論座談等活動,充分運用板報、網絡、知識競賽、有獎征文等形式,持續深入地進行環境創優宣傳,全力營造法制辦輿論氛圍,使政務環境創優理念深入人心,切實增強創造最優政務環境的緊迫感、責任感和自覺性。通過典型培養和宣傳,力爭在全省范圍推出一個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