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縣政印發糧食農資直補實施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根據中央和省、市有關文件精神,年繼續實行糧食直補和農資綜合直補政策。為切實做好我縣糧食直補和農資綜合直補工作,確保補貼政策落實,特制定本方案。
一、補貼政策目標和資金兌付原則
(一)調動各地和農民發展糧食生產的積極性,進一步完善農資綜合直補政策,統籌兼顧年柴油、化肥等農資價格變動對農民種糧預計增支的影響,鼓勵多產糧、多調糧、產好糧,促進糧食增產和農民增收;
(二)統籌考慮柴油、化肥等農資價格變動對種糧農民預計增支因素合理分配,有利于農業結構調整,鞏固和擴大農業結構調整成果;
(三)核實補貼面積,完善兌現辦法。
二、補貼范圍和對象
糧食直補和農資綜合直補的補貼范圍為全縣適宜種植糧食的區域(包括國有農場),已實行退耕還林的區域不予補貼。補貼面積經公示無異議后由村委會據實申報,鄉(鎮)政府負責核實確認,縣財政局負責統計匯總。補貼的對象為補貼區域范圍內的農戶。農戶承包集體機動地和農戶承包地轉租(包)的,原則上對承租(包)者進行補貼。承租(包)合同有約定的,按承租(包)合同的約定補貼。農戶承租(包)集體機動地的合同中明確規定由村集體享有的補貼資金,專項用于村集體公益事業。
三、鄉(鎮)和國有農場補貼資金總額的確定
(一)鄉(鎮)和國有農場糧食直補資金總額的確定
年市分配我縣糧食直補資金總額為533萬元。
各鄉(鎮)和國有農場糧食直補資金額由縣根據各鄉(鎮)和國有農場確認的應補貼的面積和全縣統一規定的補貼標準確定。
各鄉(鎮)應補貼的面積由鄉(鎮)人民政府根據農村稅費改革時核定的轄區內各村(街)農業稅計稅土地面積扣除其中的按規定轉為非耕地的土地面積、退耕還林土地面積,再加上新增耕地(包括承包的集體機動地)的實際種植面積匯總確定。
國有農場應補貼面積在有關統計資料反映的耕地面積內,根據補貼的區域范圍確定。縣所屬國有農場的補貼面積由縣農業畜牧局負責核定。
全縣統一規定的補貼標準根據全縣糧食直補資金數額和全縣應補貼面積確定。
(二)鄉(鎮)和國有農場綜合直補資金總額的確定
年市分配我縣農資綜合直補資金3208萬元。
各鄉(鎮)和國有農場農資綜合直補資金額由縣根據各鄉(鎮)和國有農場確認的應補貼的面積(糧食直補面積)和縣統一規定的補貼標準確定。
全縣統一規定的補貼標準根據全縣農資綜合直補資金數額和全縣應補貼面積確定。
四、對農戶補貼資金額的確定
(一)全縣統一單位面積補貼標準,補貼標準按畝計算。根據市分配的糧食直補資金總額、綜合直補資金總額和全縣應補貼的總面積,確定我縣年糧食直補標準為每畝17元,農資綜合直補標準為每畝102元,兩項補貼合計標準為每畝119元。
(二)農戶補貼額的確定。農戶糧食直補和農資綜合直補資金額根據農戶享受的直補面積和我縣統一的糧食直補和農資綜合直補單位面積補貼標準分別計算。
農戶享受的直補面積由鄉(鎮)政府根據農村稅費改革時核定的農業稅計稅土地面積扣除其中的按規定轉為非耕地的土地面積、退耕還林土地面積,再加上新增耕地的實際種植面積確定。
國有農場補貼金額的確定執行農戶補貼金額確定政策。
五、補貼資金的籌措和管理
(一)全縣糧食直補資金534.9萬元,其中:市財政撥付533萬元,年鄉鎮退回資金1.9萬元;全縣綜合直補資金3209.4萬元,其中:市財政撥付3208萬元,年鄉鎮退回資金1.4萬元。
(二)糧食直補及綜合直補資金統一由各級財政部門負責管理。為便于統計和監管,綜合直補資金要與糧食直補資金分賬核算,單獨反映。
(三)為保證糧食直補及綜合直補資金的安全,便于向農民兌付,鄉(鎮)財政所要在當地農村信用社分別開設“糧食直補資金”、“綜合直補資金”專戶,實行專戶管理、封閉運行。
六、補貼資金對農戶的落實
(一)建立統一的補貼發放渠道,通過農村信用社以“一折通”形式直接向農民兌付補貼資金。鄉(鎮)財政所要充分利用農民補貼管理系統軟件發放補貼資金,提高兌付效率。縣農業畜牧局和鄉(鎮)財政所以“一折通”形式向農戶直接兌付補貼資金。
為建立長期的以儲蓄存折形式發放糧補資金的制度,農戶在支取補貼款時,糧補儲蓄存折賬戶需留存1元的壓戶(折)款,以備來年發放糧補時繼續使用。
(二)農資綜合直補資金與糧食直補資金一并落實到農戶。向農戶兌付補貼資金前,要發放補貼通知書,補貼通知書要經種糧農戶簽字。通知書中要分別明確糧食直補資金、農資綜合直補資金的金額、標準等,讓農民清楚國家已對年全年柴油、化肥等農業生產資料預計增支給予了補貼,讓農民切實體會到黨和國家對農民的關懷。
(三)補貼資金兌付要實行陽光操作,做到公開、公平、公正。補貼標準以縣為單位向社會公布。各鄉(鎮)在補貼資金兌付前,要以村為單位,對補貼標準、核定到戶的補貼面積和補貼額等主要政策和內容張榜公布,取得廣大農民的認可。要向社會公開舉報電話,自覺接受群眾監督。
補貼資金原則上在2月20日前一次性兌付到種糧農民手中,不準抵扣任何款項。
七、加強組織領導,確保糧食直補和農資綜合直補政策落實到位
(一)認真實行各級行政首長負責制。糧食直補及農資綜合直補工作涉及千家萬戶,直接關系到農民的切身利益和社會穩定,各級政府要對本地糧食直補及農資綜合直補工作負全面責任,精心組織,周密安排,確保糧補工作順利實施。縣、鄉原設立的糧食直補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統一組織和協調本地區的糧食直補及農資綜合直補工作。
(二)科學制定工作方案。各鄉(鎮)政府要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糧食直補和農資綜合直補實施方案及具體操作辦法,并認真組織實施。各鄉(鎮)要將實施方案及具體操作辦法報縣財政備案。
(三)切實搞好政策宣傳。為進一步做好補貼落實工作,財政、發展改革、農業、糧食、農發行、農村信用社等部門要加強溝通協調,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充分利用各種新聞媒體,采取各種形式,加強對糧食直補和農資綜合直補政策的宣傳,尤其要做好對農民的宣傳解釋工作,讓農民完整準確地了解政策,有效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
(四)健全完善各項管理制度。要進一步健全完善糧食直補資金和農資綜合直補資金的專戶管理、財務公開、補貼日報、檔案管理等規章制度,加強補貼資金監管,確保補貼資金盡快直接兌付到種糧農民手中,堅決杜絕截留、擠占、挪用補貼資金現象的發生。
(五)嚴格責任考核。各鄉(鎮)要嚴格落實《縣對種糧農民直接補貼工作考核辦法》中各項考核內容,增強責任感,做細、做實、做深對種糧農民的直接補貼工作,切實將中央和省對種糧農民直接補貼政策落實到農民手中。今年縣將對各鄉(鎮)直補發放情況進行考核,對糧食直補工作先進單位進行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