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汛期隱患查治緊急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今年入汛以來,受極端天氣影響,我縣地質災害頻發,為切實加強汛期地質災害調查和防范,盡最大努力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根據《國土資源部關于組織開展全國汛期地質災害隱患再排查緊急行動的通知》(國土資發[]95號)和《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國土資源廳關于汛期地質災害再排查緊急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政辦發明電[]95號)的精神,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排查工作主要任務和基本要求
(一)在我縣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成果和汛前地質災害排查的基礎上,根據今年強降雨地質災害表現、氣象預報等因素,對各類地質災害隱患進行一次全面再排查,排查范圍為各鎮(區)所有可能存在地質災害隱患的城鎮、村、醫院、學校、集市等人員集中地,鐵路、公路等交通干線和重要工程建設活動區等。
(二)通過排查,全面查明全縣地質災害隱患,包括已出現開裂、變形等地質災害隱患,也包括未發現并裂、變形,但地形地質條件差、容易發生地質災害的地質災害隱患。
(三)通過排查,詳細記錄地質災害隱患的位置、范圍和受威脅情況,逐個落實防范措施、責任單位和責任人,進一步完善地質災害隱患信息資料。
二、排查工作組織形式和職責分工
(一)排查工作以各鎮(區)為單位,在縣級人民政府統一組織領導下開展,主要采取鎮村相關部門組織自查、報告和邀請地質勘查單位技術人員指導核查的方式進行。
縣級排查工作組:由縣國土、建設、水利、交通、鐵路辦、教育、民政等相關部門(單位)組成,負責縣城和縣域內重要交通干線、學校和重要工程建設活動區的隱患排查。
鎮、區排查工作小組:由鎮(區)主要負責人、國土資源所、村干部、國土資源村級協管員組成,負責本鎮(區)排查工作,逐村逐戶開展實施排查。
(二)縣國土資源局要邀請地勘單位的技術人員,分赴各鎮(區)指導、幫助開展排查、核查工作。
鎮(區)、村兩級排查工作組和地勘單位技術指導人員要通過當地媒體,公布負責人通訊聯絡方式,接受群眾報災和咨詢。
(三)縣級排查工作組根據對縣城、縣域內重要交通干線、學校和重要工程建設活動區的排查結果,逐一明確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制定落實防災措施,統一登記造冊,并報縣人民政府及同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
鎮(區)排查工作小組要根據逐戶的排查結果,制定落實防災措施和防災責任人,統一登記造冊,并報鎮(區),再報縣人民政府及縣國土資源局。
三、排查工作步驟和時間安排
(一)動員、準備階段(年7月1日至7月3日)。縣政府辦牽頭組織,縣國土局、水利局、交通局、建設局、教育局、民政局、安監局和縣鐵路辦等相關單位參加7月1日下午的全省地質災害隱患排查視頻會議,對全縣開展地質災害隱患再排查工作進行動員和部署;各鎮(區)要根據省、市、縣的統一部署和要求,制訂具體工作方案,組建鎮(區)排查工作組,開展業務培訓。
(二)排查實施階段(年7月4日至8月20日)。各鎮(區)和相關單位要按要求全面開展汛期地質災害隱患排查工作,在8月5日前將排查工作成果報送縣國土資源局。
(三)落實防災措施和匯總上報階段(年8月5日至8月15日)。按照排查確實的隱患和防災措施,由當地政府督促落實責任單位(責任人)全面落實地質災害隱患防范措施。縣國土資源局負責各鎮(區)上報的地質災害隱患排查成果復核并上報市國土資源局。
四、排查工作領導和保障措施
(一)縣人民政府成立由縣分管領導任組長,縣國土、水利、民政、建設、交通、鐵路辦、教育、安監等部門主要領導組成的地質災害隱患再排查工作領導小組。
領導小組負責研究部署全縣排查工作,督促指導各鎮(區)開展排查,協調、解決排查中存在的問題。
各鎮(區)也要根據各自實際,成立相應的領導機構和辦事機構,組織領導開展本轄區排查工作。
(二)加強部門間的配合聯動。縣國土、水利、民政、教育、建設、交通、鐵路辦、教育、安監等部門要加強配合協調和信息溝通、相互支持,共同做好地質災害隱患排查工作。
(三)做好輿論宣傳工作。各鎮(區)及其國土資源部門要加強對本次緊急排查工作的宣傳工作,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做到“電視有畫面,廣播由聲音、報紙有文章”,引導廣大群眾自黨參與支持排查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