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2020年縣本級預算編制實施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深化部門預算改革,建立全面規范、公開透明、科學完整的預算管理體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省預算審查監督條例》等有關規定,結合我縣實際,制定了縣本級2020年預算編制方案。
一、預算編制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和中央及全省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嚴格“三公”經費管理,堅持勤儉辦一切事業,從嚴編制部門預算。按照“保重點、控一般、促統籌、提績效”的要求,下大氣力優化部門支出結構,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節省出資金用于重大戰略、重大改革和重點領域。實行全口徑預算管理,進一步完善政府預算體系,統籌安排各項財力;深入推進“開門辦預算”,完善預算編制決策機制,努力提高預算編制的合理性;推進預算信息公開和預算評審論證,強化績效管理,嚴格項目支出預算編制,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二、預算編制基本原則
(一)全口徑預算管理。健全政府預算體系,加大政府性基金預算與公共財政預算銜接力度,統籌安排好政府各項收支。
(二)綜合預算編制。強化收支兩條線管理,將行政事業單位各項政府性資金全部納入預算,統一管理,統籌安排。
(三)堅持厲行節約。堅決貫徹中央、省、市、縣厲行節約有關規定,不斷深化預算編制改革,從嚴控制“三公”經費支出,推進節約型機關建設,努力降低政府運行成本。
(四)推行“開門辦預算”。預算編制與部門充分溝通協商,廣泛聽取意見,對經濟社會影響大、專業技術性強、預算數額較大且不易確定的項目,引入外部決策機制,進行公開評審,提高預算編制透明度,增強財政資金分配科學性。
(五)注重績效評價。將績效管理融入預算管理全過程,推進績效管理與預算管理深度融合。對專項支出實行績效評價,其中安排到部門20萬元以上專項支出必須編制績效目標。加強對項目績效目標申報、執行、評價等環節實施全過程管理,并將績效考評結果作為編制項目預算的依據。
三、預算編制的工作重點
(一)精細編制預算,增強預算編制的科學性。政府收入和支出全部納入預算管理,堅持先有預算后有支出。年度預算執行中,凡預算未列支出項目,2020年預算執行中原則上不予以安排。收入預算編制要實事求是、積極穩妥、留有余地。縣級各項罰沒收入、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國有資產收益和處置等非稅收入全部編入預算,由部門根據近3年收入情況科學預測編制;支出預算要統籌兼顧、突出重點、有保有壓。全面清理規范重點支出同財政收支增幅或生產總值掛鉤事項,預算安排不采取掛鉤方式。建立滾動項目庫,凡列入當年部門預算支出項目,部門要有申請項目理由或文件依據、資金測算依據以及項目支出明細預算。
(二)提高預算年初到位率,做到預算批復即可執行。專項資金要細化編制到具體項目和使用單位,減少年初預留項目和預算執行中的二次分配。確實難以準確細化編制的,也要按照發展要求列出項目支出方向或項目概況,要有實質內容和明確的項目資金用途。年初預算待細化項目,10月底仍未細化落實到具體項目和實施單位的,按規定收回總預算用于其他急需項目。部門編制項目支出預算在功能科目細化到項級科目的同時,還要按照經濟科目分類細化安排,嚴格控制“其他支出”項目列示,凡列其他類的要說明原因。
(三)壓縮一般性支出,保障重點支出。根據國務院、省政府關于壓減一般性支出相關規定,一般公共預算安排的,除教育科學技術、文化體育與傳媒、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農林水、城鄉社區、社會保障和就業、住房保障等重點支出,據實測算的債務付息等支出和職工個人利益的相關支出外,其他一般性項目支出以及“三公”經費支出全部屬于壓減范圍。項目支出較上年預算安排數總體按不低于5%比例予以壓減;“三公”經費支出較上年只減不增。
(四)加強非稅管理,嚴格收支政策。進一步加強非稅收支管理,增強政府統籌能力。凡從部門組織的非稅收入預算中安排的支出,部門要嚴格按照收入序時進度合理安排支出,原則上實行先有收入再有支出。細化土地出讓金收支預算,收入預算編制要細化到具體地塊,根據上年土地出讓收入情況、年度土地供應計劃,地價水平等因素編制;支出預算根據預計年度土地征收計劃、拆遷計劃及規定的用途細化編制到項級科目,具體到事項。非稅收入財政專戶除核算待繳庫非稅收入和比照非稅收入收繳的教育收費以外,不得核算其他類型資金,凡存在核算其他類型資金的,原則上2019年年度前清理完畢。
(五)強化結轉結余資金管理,盤活存量資金。落實省、市、縣結轉結余資金管理辦法,部門專戶結轉結余資金全部納入預算統一管理,根據結轉結余資金性質、用途等與當年預算資金統籌安排支出。對2019年部門未使用完畢的結轉結余資金,凡本級財政安排結轉超過一年的、上級轉移支付安排結轉超過兩年及以上的,按照規定收回預算;2019年確定不能執行的項目,按規定程序及時調整預算,用于當年急需項目和其他有條件實施的項目;2019年預計執行不完需2020年繼續支出的項目,由部門及時申報,在2020年部門預算中重新安排。
(六)細化政府采購預算,編制政府購買服務預算。對所有使用政府資金,納入《政府集中采購目錄及限額標準》范圍的貨物、工程和服務支出,按采購品目逐項編制,不缺不漏,保證政府采購預算的準確性和完整性。按照中央、省、市《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規定,凡屬于事務性的管理服務,原則上都要引入競爭機制,按照規定的政府購買服務目錄,實行政府購買服務,編制購買服務預算。部門必須細化政府采購預算,杜絕采購預算編制隨意性,凡部門年初預算未列的政府采購項目,除應急性支出或追加經費安排的采購項目外,其他一律不允許購置,應進行政府招標采購的支出項目,未進行的一律不予支付。采購項目完成后的預算結余資金,全部收回預算。
(七)科學編制債務收支預算,提高政府債務管理水平。依托土地收儲計劃、融資計劃、建設支出計劃及城市規劃等,有效兼顧償債資金來源以及財政的承受能力,合理確定年度舉債規模,編制債務收支預算。優先保障債務還本付息、在建、續建和重點項目建設。
(八)強化績效目標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進一步增強單位績效意識,強化部門支出責任,各部門項目支出必需編制項目文本,并隨同部門預算一同上報,其中20萬元以上項目支出必須細化到具體內容,編制項目績效目標,切實避免在預算編制和執行過程中先確定支出總額再填項目的做法,改變資金等項目、支出進度慢的問題。沒有績效目標或績效目標低的預算不予安排。對專項支出及社會關注度高的項目全面實行績效管理,切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九)深入推進“開門辦預算”,提高部門預算透明度。擴大部門預算公開評審范圍,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審計部門和各類專業技術人員組成專家評審組,對部門整體收支預算、中期預算內容等進行會商、評審、論證,評審結果作為預算安排依據。
(十)全面實施預算信息公開,接受社會監督。各部門是預算公開的主體和第一責任人,根據國家和省關于政府信息公開的要求,在財政部門批復部門預算20個工作日內,按照規定的范圍,統一時間、統一格式、統一口徑,公開部門預算和“三公”經費預算。
四、預算編制工作時間安排
根據縣級部門預算編制程序,2020年部門預算編制“二上二下”時間具體安排為:
(一)一上:9月30日前。各部門在編制基本支出、項目支出的基礎上編制預算建議草案,隨同績效目標一同上報。
(二)公開評審:10月1日-11月10日。財政部門根據部門上報的收支預算和績效目標,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有關部門專業人員、專家等進行公開評審。
(三)一下:11月15日前??h財政根據評審情況,結合財力等因素,審核部門收支預算,組織項目支出評審,向各部門下達控制數。
(四)二上:11月22日前。各部門、單位根據縣財政局下達的預算控制數,核實各項收支項目,完善政府采購預算及項目支出預算績效目標,修改部門預算草案文本,生成上報數據報縣財政局。
(五)二下:人代會批準縣級預算20日內財政局批復各部門預算。各部門自縣財政局批復本部門預算之日起15日內,批復所屬各單位預算。
(六)預算公開:縣級各部門在財政部門批復本部門預算20日內,按照國家和省、市、縣關于政府信息公開的要求,公開部門預算和“三公”經費預算等信息。
五、預算編制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高度重視部門預算編制工作。各部門、單位要高度重視,加強組織保障,抽調精干力量,扎實做好本部門預算編制的各項工作。單位主要領導要親自過問,單位各職能機構結合預算年度工作任務認真摸排項目,實事求是申報項目和數額。財務人員要總結預算編制經驗,熟練掌握預算編制的各項政策和要求。對于故意隱瞞收入或漏列重要支出的單位,將按照有關規定追究單位負責人及經辦人員責任。
(二)規范編制,不斷提高部門預算編制質量。各部門、單位要按照本方案及編報說明的有關要求,準確理解各項指標含義,規范編制部門預算建議草案。部門預算建議草案要做到內容完整、數據真實、格式規范,確保部門預算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因部門、單位提供的項目不準確、數據不完整而影響預算編制和執行的,其責任由部門、單位負責。凡部門預算未列支出項目,2020年預算執行中原則上不安排。
(三)厲行節約,從嚴從緊編制部門預算??h直各部門、各單位要按照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要求,認真貫徹厲行節約、勤儉辦一切事業的原則,從嚴控制公務接待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因公出國(境)費、會議費、培訓費、差旅費等一般性支出,堅決反對鋪張浪費,把有限的財力用到部門和單位急需的事業上,確保重點支出。
(四)提高效率,按時完成部門預算編制任務。部門預算編制工作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需要反復溝通協調??h財政各職能股室將加強與預算單位的溝通聯系,加強對編制工作的指導,各單位要提早謀劃,嚴格遵守“二上二下”程序規定時間,按時完成縣級部門預算編制各項工作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