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村公路安全隱患實施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指導思想
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的意見》為契機,進一步管好、護好農村公路,加快建立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長效機制,從農村公路安全隱患的防范和整治工作抓起,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深化全區農村公路隱患排查,有效整治安全隱患,滿足新時代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二、工作目標
1、道路交通安全設施得到改善,安全隱患得到有效整治。
2、農村交通安全宣傳進一步深入,群眾交通安全意識和法制觀念明顯增強。
3、農村道路安全管理機制進一步健全,安全責任制得到進一步落實。
4、全面提升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水平。
5、建立健全農村公路養護質量檢查、考核和評定制度,加強檢查監督,確保工程質量和安全。
三、重點工作
1、全面深入排查道路安全隱患。對農村道路事故多發地段、易引發重大交通事故的危險路段再次進行全面排查,完善交通標志、標線和醒目的安全警示標志。加強檢查監督,定期組織開展農路、農橋技術狀況評定,確保農路、農橋質量良好和通行安全。
2、加大農路、農橋管理和行政執法力度。依據《公路保護條例》和《市農路管理條例》,請市綜合交通執法支隊(或授權我區交通運輸局執法人員)加強農路、農橋巡查,對損壞、破壞路產路權和超限運輸等違法行為,加大處罰力度,保證農路、農橋安全完好、暢通。
3、全面開展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充分利用宣傳資料、橫幅、公開欄、黑板報等宣傳方式,廣泛開展有針對性的交通安全宣傳。通過開展一些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活動,并印制一批圖文并茂、通俗易懂、簡明易記的宣傳資料,教育群眾遵守法規、珍愛生命。
4、全面落實整治工作責任。用三年時間,大力推行縣、鄉、村三級路長制,因地制宜建立,健全路長管理責任體系和運行;強化管理養護能力建設,完善農村公路養護保障制度,明確縣(區)政府和村民委員會的養護職責。落實縣(區)政府主體責任,發揮好鄉、村主力作用,充分調動農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
四、工作措施
1、領導重視,全面部署。為加強全區農村公路交通安全隱患整治工作的組織領導,成立以分管區長為組長的區農村公路安全隱患治理工作領導小組,主要負責轄區內公路安全隱患的排查、治理工作。
2、突出道路安全隱患治理。組織力量,全面實施對農村公路進行維修保養,完善安全警示標志等。對存在重大道路安全隱患一時無法整治的,要設置醒目的警示標志,分期分步進行治理完善,及時將道路安全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
3、建立健全安全整治長效管理機制。各村要按照各自職責,將安全隱患整治工作納入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日常工作范圍,努力建立安全管理的長效機制,不斷提高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的水平。要認真總結經驗,不斷提高工作成效。
4、強化農村公路管養資金保障。根據《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辦法》,堅持“政府主導、多元籌資;統籌安排、專款專用;強化監督、績效考核”的原則,完善農村公路養護資金政策。一是落實日常養護資金補助政策,按照省、市、縣(區)三級公共財政資金1:1:1的比例,縣道每年每公里30000元,鄉道每年每公里15000元,村道每年每公里9000元給予配套,用于農路、農橋日常養護;二是落實養護工程資金補助政策,由原來按里程定額補助(“7351”補助標準)轉變為按比例補助,比例為2009年公路養路費收入占“六費”收入的比例,不能低于“替代養路費部分”的15%;三是強化資金使用監管,地方財政、交通部門加強對資金使用監管,嚴格防控風險及公共財政資金實施全過程預算管理,按規定對社會公開,接受群眾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