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縣2020年文化惠民工程實施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根據省民生辦《關于印發2020年33項民生工程實施方案、運行方案和審計意見的通知》(民生辦〔2020〕1號)和省、市級相關部門關于文化惠民工程的相關政策文件精神,結合實際,現就我縣2020年文化惠民工程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四中全會精神,圍繞五大發展美好建設,以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滿足人民群眾基本文化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大力推進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著眼于發揮公共文化機構的基本職能作用,堅持設施完善和運行管理并重,規范各級各類公共文化機構服務項目和服務流程,提高服務水平,全面加強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博物館、紀念館設施免費開放工作,提升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和服務效能。
二、目標任務
1.2020年全縣免費開放1個圖書館(縣圖書館)、1個文化館(縣文化館)、17個鎮綜合文化站、2個博物館(周瑜史料陳列館、新四軍江北指揮部紀念館)。所有免費開放場館實現規章制度健全,服務內容明確,保障機制完善,設施利用率明顯提高,形成一批具有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務品牌。
2.全縣217個行政村完成“送戲進萬村”演出任務不少于217場,217個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村級服務點全年補貼不少于43.4萬元(每村2000元),全縣開展農村體育活動不少于217次。
三、實施內容
(一)公共文化場館免費開放
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和鄉鎮綜合文化站免費開放的基本內容包括公共空間設施場地的免費開放和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項目的免費提供。其中,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項目隨社會發展、政府財力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增長而發展變化。具體內容如下:
1、縣圖書館免費開放包括:一般閱覽室、少兒閱覽室、多媒體閱覽室(電子閱覽室)、自修室等公共空間設施場地免費開放;文獻資源借閱、檢索與咨詢、公益性講座和展覽、基層輔導、流動服務等基本文化服務項目健全并免費提供;為保障基本職能實現的一些輔助性服務如辦證、驗證及存包等全部免費。
2、縣文化館免費開放包括:多功能展覽廳、輔導培訓教室、舞蹈(綜合)排練室、獨立學習室(音樂、書法、美術、曲藝等)、娛樂活動室等公共空間設施場地免費開放;普及性的文化藝術輔導培訓、時政法制科普教育、公益性群眾文化活動、公益性展覽展示、培訓基層隊伍和業余文藝骨干、指導民間文化傳承和群眾文藝作品創作等基本文化服務項目健全并免費提供;為保障基本職能實現的一些輔助性服務如辦證、存包等全部免費。
3、博物館免費開放包括:新四軍江北指揮部紀念館、周瑜墓園陳列館基本展覽實行免費參觀。保持原所有開放內容前提下,提升展示水平和服務質量,充分發揮博物館紀念館宣傳教育功能。
4、鄉鎮綜合文化站免費開放包括:多功能廳、展覽廳、輔導培訓教室、公共電子閱覽室等公共空間設施場地免費開放;書報刊借閱、時政法制科普教育、群眾文藝演出活動、數字文化信息服務、公共文化資源配送和流動服務、體育健身、青少年校外活動等服務項目健全并免費提供。
(二)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村級服務點
以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村級服務點(與農村黨員遠程教育服務點共建)網絡設施為基礎,做好寬帶接入、運行維護及開展文化宣傳講座等有關活動,因地制宜購置歌曲、影視節目、地方戲曲等文化娛樂類正版光盤,更換、配置機頂盒,保障網絡暢通,開展視頻節目播放、科技培訓以及農村文化娛樂等活動。
(三)農村文化活動(“送戲進萬村”)
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購買專業院團、民營院團的專業化演出,全縣每年每個行政村送正規演出不少于1場,豐富農村群眾文化生活。
(四)農村體育活動
結合美好鄉村建設,按體育行政部門統一部署和要求,各行政村每年開展1場以上農民喜聞樂見的體育健身活動。
四、資金籌措
2020年,全縣1個公共圖書館、1個文化館、2個博物館、17個綜合文化站全部免費開放。縣圖書館、文化館補助標準為每館每年20萬元,綜合文化站補助標準為每站每年5萬元。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按照免費開放運行情況、接待參觀人次、服務質量等因素確定補助標準。縣級圖書館、文化館、鄉鎮綜合文化站免費開放補助經費,中央財政按補助標準負擔50%,其余部分省級財政負擔50%,縣級財政負擔50%。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經費由中央財政給予補助。
全縣217個行政村,實施農村文化建設專項補助,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村級基層服務點每村每年2000元,農村文化活動(“送戲進萬村”)每村每年4400元,農村體育活動每村每年1200元。統一補助標準每村每年0.76萬元,由中央、省級、縣按照5:3:2比例承擔。我省提標的2000元由省級、縣按照5:5比例承擔。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完善工作機構,統籌推進落實。進一步完善文化惠民工作領導機制,建立政府分管負責同志牽頭,宣傳、財政、文化旅游、體育等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形成密切配合的工作協調機制,確保文化惠民工作扎實有效開展。
(二)狠抓落實。堅持統一規劃,分級負責。縣文化和旅游局負責項目的實施、檔案管理、信息報送、制度建設及運營管理養護等工作;財政部門負責安排配套資金和項目資金的撥付與管理;各項目單位具體組織項目實施和資金使用。
(三)加強督導。由縣文化和旅游局牽頭,依據《省公共文化場館免費開放民生工程績效評價辦法》(皖文財〔2017〕66號)和《省農村文化建設專項補助民生工程績效評價辦法》(皖文財〔2017〕67號)相關要求,制定完善各項配套措施和辦法,加強監管。結合日常調研、督查,及時掌握實施進度和成效,督促解決實施中的困難和問題,確保任務按期完成,使文化惠民工程成為群眾歡迎、社會滿意的民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