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衛生局醫生簽約服務工作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進一步強化全科服務理念,創新社區衛生服務方式,推動社區衛生服務模式轉變,促進社區衛生服務走進家庭,貼近群眾,拓展和深化以社區責任醫生團隊服務模式為基礎的全科醫生簽約服務,更好地發揮居民健康“守門人”作用,根據省衛生廳《關于推行全科醫生簽約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特制訂本實施方案。
一、實施原則
---政府主導、因地制宜。全科醫生簽約服務充分體現社區衛生服務的公益性質,要堅持政府主導,強化政府責任,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要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有效落實全科醫生簽約服務工作,求同存異,突出特色和亮點。
---重點突破、全面覆蓋。進一步完善社區責任醫生網格化管理和組團式服務,以點破面,以慢性病患者、老年人、兒童、孕產婦和殘疾人等人群為工作重點和突破口,優先覆蓋、優先簽約、優先服務。
---自愿簽約、重在落實。通過廣泛宣傳動員,提高居民對全科醫生簽約服務的認知度。通過充分告知,讓廣大居民我解全科醫生簽約服務,由居民自愿選擇全科醫生,簽訂相關服務協議,享受簽約服務
---規范服務、強化考核。全科醫生要按照協議保質保量提供服務,并通過完善社區責任醫生團隊服務模式,拓展服務內涵,強化績效考核手段,進一步規范全科醫生簽約服務工作,提高服務質量和滿意度。
二、工作目標
2012年開始,以鎮(街)為單位,結合轄區社區衛生服務工作實際,選擇工作試點探索和推行全科醫生簽約服務模式。根據實際服務能力和試點工作經驗分階段實施并逐步推廣。到2015年,實現城鄉居民全科醫生簽約服務的全覆蓋。通過開展全科醫生簽約服務,進一步轉變服務觀念,轉變社區衛生服務模式,提高服務水平,堅持主動服務、上門服務,促進分級診療、社區首診、雙向轉診等工作機制的建立,引導家庭建立自我管理健康模式,推動社區衛生服務方式的進一步深化和創新。
三、工作內容
(一)基本概念
全科醫生簽約服務是指全科醫生在社區責任醫生團隊服務的工作平臺上,以基層醫療機構為主體、社區責任醫生團隊為依托、各級醫療衛生縱向協作服務體系為支撐、鎮(街區)和村(社區)等各方力量協同為保障,以居住地實施健康管理和促進人群自我管理為目標,與服務對象簽訂一定期限的服務協議,建立相對穩定的契約服務關系,多種服務形式和內容相結合,因地制宜地為簽約對象提供連續、綜合、有效、個性化的全面健康管理服務。
(二)簽約主體
各鎮(街道、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衛生院)為簽約主體單位,以社區責任醫生團隊的責任區為服務范圍,每個責任區配備若干名全科醫生,每名全科醫生的簽約服務人數控制在2000人左右。原則上由具有合格的全科醫生資質人員擔任,同時需具備一定年限的臨床診療經驗和開展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經歷?,F階段,可由已通過全科崗位培訓的臨床醫師或中醫師等業務骨干承擔全科醫生簽約服務工作。
(三)服務方式
在“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基礎上,根據“按家庭簽約、分人群服務”的原則,居民家庭與全科醫生自愿簽訂一定期限的服務協議,約定服務內容、方式、期限和雙方權利義務等款項,建立相對穩定的契約服務關系。每戶家庭同期只能選擇1名全科醫生,全科醫生以團隊形式向居民提供集預防、保健、康復、健康管理為一體的綜合性、連續性服務。簽約周期可視情況靈活掌握,原則上一個周期不少于一年,期滿后如需解約,乙方需告知甲方,雙方簽字確認。不提出解約視為自動續約。如因特殊情況變更全科醫生應重新簽約。
全科醫生簽約服務采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衛生院)主任(院長)負責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衛生院)要建立以全科醫生為核心的團隊協作機制,為全科醫生簽約服務提供有關技術支持和后勤保障。
(四)服務內容
1、按照《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要求,全科醫生及其社區責任團隊要免費為簽約對象提供相關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
2、采用適宜技術、適宜設備和基本藥物,為簽約對象提供一般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服務,幫助解決簽約對象的常見健康問題。引導簽約對象到社區首診,并為其提供便捷的雙向轉診服務。通過預約診療服務平臺等方式,為其提供向上級醫療機構的快速轉診和預約診療服務,并及時對接和提供上級醫療機構轉回社區后的家庭康復指導服務。
3、全面掌握和建立簽約對象的健康信息,為簽約對象提供個性化健康管理建議,建立健康服務伙伴關系,指導簽約對象開展健康自我管理。
4、根據簽約對象的健康需求,為其制訂個性化的健康體檢套餐,優先為其提供健康體檢服務,并根據體檢結果提供針對性的健康干預措施。根據簽約對象的年度健康管理情況開展健康分析,為續約對象提供下一年度的健康保健計劃,提供連續性的健康管理服務。
各單位可結合實際,創新全科醫生簽約服務模式。運用多種載體推出個性化健康管理服務和優惠便民措施,吸引轄區內居民主動簽約。在服務過程中產生的收費項目根據省醫療服務價格標準執行。參保居民政策范圍內的醫療費用可按醫保規定支付。
四、實施步驟
(一)試點階段(2012年10月—2012年12月)
各單位根據本方案制定轄區內的工作實施計劃,組織做好全科醫生簽約服務工作的宣傳和培訓工作。每個鎮(街道、區)選擇一個社區責任醫生團隊的責任區開展推行全科醫生簽約服務工作的試點,及時掌握了解工作落實情況,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確保試點工作順利推進。
(二)推廣階段(2013年—2014年)
各單位在試點工作的基礎上,有計劃有步驟地向其他責任區推廣。2013年6月底前要求轄區內30%的居民實施簽約服務;2014年底前要求轄區內60%的居民實施簽約服務。
(三)總結階段(2015年)
2015年底前要求轄區所有居民均實施簽約服務;市衛生局將組織開展工作總結評估,召開工作經驗交流會,宣傳推廣好的做法和經驗,進一步推進我市全科醫生簽約服務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統一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各單位要將推行全科醫生簽約服務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采取社一把手負責制,建立以全科醫生為核心的團隊協作機制,為簽約服務提供有關服務技術支持和后勤保障。
(二)深入宣傳發動,營造良好氛圍。各單位要結合實際,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使城鄉居民充分了解簽約服務的有關信息,提高社會對于社區健康管理制服務的認知度和接受度。
(三)強化業務培訓,提高服務能力。加快全科醫生人才培養,加大全科醫生的引進與培養力度,重點加強全科醫生技能、團隊建設、溝通技巧等專業技術、服務理念和服務能力等方面的培訓,提高居民對全科醫生簽約服務的信任度和滿意度。
(四)定期督查評估,創新績效考核。各單位要將全科醫生簽約服務工作納入重點工作績效考核內容,定期對全科醫生簽約服務工作進行考核評估,考核結果與績效工資掛鉤。各單位每季度上報一次全科醫生簽約服務工作進展情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