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道路橋梁涵洞水毀災后修復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村委會、鄉直有關單位:
為了盡快恢復災后經濟生產和群眾生活正常秩序,根據省、市、縣的有關文件通知精神,結合我鄉實際情況特制定該實施意見。
6月份我鄉總雨量達651.4毫米,持續連降大到暴雨,特別是6.18、6.19每天雨量達178-230毫米。由于雨量大集中沖擊力強、導致我鄉境內70公里通往各村的農村公路大面積塌方和上邊坡溜方及地質災害,部分公路中斷、交通受阻。全鄉公路塌溜方共計109處,方量達31860立方米,橋梁毀壞3座,涵洞8處,特別嚴重的村,有樟源村、后濠村、北坑村、濠村村。嚴重影響到我鄉境內公路正常交通運輸安全,也是歷史罕見的特大洪澇災害給我鄉公路、橋梁、涵洞造成直接經濟損失計480多萬元。
災后搶修工作及指導思想
由于本次水毀特別嚴重,公路、橋梁、涵洞毀壞線路長,塌溜方大、點多、面積廣,特別是樟源村、后濠村、濠村至北坑線等公路,塌溜方水泥空板嚴重,要修復投入資金大。我鄉搶修工作指導思想是:要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縣交通局的大力支持和具體指導下,鄉黨委、政府統一安排部署,成立農村公路水毀修復領導小組,組長由鄉長擔任,副組長由分管領導及掛村鄉領導擔任、成員由各村支書、主任及鄉公路站成員。辦公室設在公路站,鄉村兩級對接互動協調、充分調動廣大干部、黨員、群眾的積極性,結合“五要”工程實施形成合力,以干的助。突出重點,統籌兼顧,按照“縣道縣管、鄉道鄉管、村道村管”,分級公路體制,堅持“先易后難,先通后修,有組織,有計劃,分工明確,責任到人”的實施原則,有序推進我鄉災后公路、橋梁、涵洞搶修恢復工作。
災后搶修工作實施步驟
(1)上報核實水毀災情,災后鄉黨委、政府及時組成了災后巡查核實小組,先由村上級報到鄉政府辦,再由鄉核實小組實地核實報到鄉政府存檔,最后由縣交通局,鄉公路站對全鄉境內公路進行水毀路線、樁號、水毀情況登記造冊,對重點水毀公路、橋梁、涵洞拍好圖片上報及歸檔,此項工作于7月10日前完成。
(2)制定修復工作方案
經研究,具體分三步實施。一是鄉通往各行政村公路上邊坡溜方,縣交通局及時先支持我鄉資金壹萬元,鄉擠出資金壹萬元,按災情工作量及時分配下撥到各村,要求村集中人力、財力、物力在7月10日前由各村搶修確保村村通。二是各行政村通往自然村災公路,由各村先想一切辦法搶修,在7月20號保證拖拉機能通、確保群眾生產生活運輸。三是各村其它重大塌方溜方、橋梁、涵洞恢復修建工作,按縣浦辦[2010]68號文件任務表逐段逐村,限最遲2010年12月底,責任到人,全面完成修復工作艱巨任務。重點村(濠村、樟源、后濠)鄉各村掛點領導督促,縣交通局,鄉公路站給于技術指導、所在村支書、主任負責組織修復實施。
修復資金籌集方式
由于本次農村公路水毀特別嚴重,特別是水泥路面空板、橋梁、涵洞、上邊坡大面積溜方,修復難度大,經現場勘查必須根據實地采取混凝土護坡、且修復資金投放量大,僅這項資金,按逐段現狀進行初步預算,需要投入300多萬元才能實施完成,為此,首先我們要爭取主動,堅持以干得助的精神專款專用,鄉經管站統一做賬。資金來源采取四個方面籌集,一是村民按“一事一議”投工投勞,以工代勞資金;二是村集體想方設法籌集一部分資金;三是鄉政府發動捐款、壓縮開支,統籌支持一部分資金;四是上級、交通主管部門給予大力支持補助部分資金,通過上下齊心協力力爭在今年明年底之前對重點水毀路段和橋梁、涵洞,全面修復完成,早日為廣大群眾的生產生活,出行創造一個良好、安全的公路交通運輸環境。以上實施意見請各村認真抓好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