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商業街集中整治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了進一步加強區(鎮)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改變主要街道存在的臟、亂、差現象,創建衛生城鎮,經研究決定,對前鋒環島——八一七街——商業街(以下簡稱“兩街”)路段進行綜合整治,以此促進我區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水平的提高,為瑯岐經濟區的開發建設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創造優美舒適的環境。
指導思想
城市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堅持綜合治理。為了確保綜合整治工作實現預期目標,區(鎮)各有關職能部門要密切配合,按照現有的法律、法規,實行依法治理。在采取各項治理措施的同時,要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強化群眾思想教育工作,從根本上改變不良的生活、衛生習慣,既要注重階段性成效,更要注重長效管理,為瑯岐經濟區創造一個整潔、優美、有序、舒適、和諧的環境。
組織領導
為了加強對綜合整治工作的領導,決定成立瑯岐經濟區(鎮)“兩街”綜合整治領導小組。
綜合整治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地點設在瑯岐鎮政府,與鎮清違辦整合辦公,負責日常活動組織工作,對每個階段的活動提出具體的工作安排(以下稱“兩街”整治辦)。
整治目標
通過深入、扎實地開展“兩街”綜合整治工作,爭取2008年6月底前實現“兩街”無占道經營、無違章搭建、無店外店、攤外攤、無沿街堆放、無堆積垃圾、無衛生死角;做到規范管理,規范“門前三包”,規范店面招牌、廣告牌和橫幅標語,規范道路交通秩序,達到整潔、優美、有序、和諧的目標。
整治內容:
1、交通秩序整治工作。著重抓好規范停車、行車秩序。從嚴處罰亂停放、無序行車。堅持堵疏結合,增設停車位,加快停車點選址,確保“兩街”交通順暢有序。
2、占道經營整治工作。加強對流動攤點管理,嚴厲打擊亂占道、亂擺攤等現象,堅決取締“馬路市場”和“兩街”經營戶店外店、攤外攤的違規行為。
3、違章搭建整治工作。加大規劃執法力度,依法拆除違法違規有礙市容市貌的亂搭亂建,禁止占道圍檔建筑。
4、廣告招牌整治工作。集中整治戶外廣告和標牌設置,對逾期、破損、斷殼、不潔的戶外廣告和不文明不規范的標牌進行一次性清理。
5、環境衛生整治工作。臨街單位、住戶和商店嚴格實行“門前三包”責任制,嚴禁將垃圾雜物隨意扔放。重點解決臨街暴露垃圾和衛生死角、垃圾亂倒等問題,沿街兩側餐飲店達不到排污和衛生要求的,限期整改或吊銷營業執照。
6、加強對出殯隊伍路線安排和秩序整治。
整治措施
1、區城市執法大隊職責:
(1)負責取締沿街門前等處亂堆放、懸掛、晾曬、設置有礙市容觀瞻的物品;
(2)負責取締在沿街路段擺攤設點;
(3)負責取締沿街單位、居民、商家等占道堆放、經營、作業,嚴禁“攤外攤”“店外店”;
(4)負責取締沿街違章搭蓋建筑物;
(5)負責取締未經相關部門審批的占道經營早、夜市。
2、區公安分局、區運管所職責:
(1)負責對沿街車輛停放點的選址設置;
(2)負責對不按規定行車和亂停放車輛行為進行處罰;
(3)負責對“兩街”交通設施的設置維護和規范行車;
(4)負責計生大樓前禁停柴三機、三輪摩托車和貨車等車輛;
(5)負責會同區運管所對前鋒客運車站的選址搬遷。
3、區工商局職責:
(1)負責對“兩街”內不涉及前置審批無照經營戶的取締;
(2)負責對“兩街”店牌店招設置和文字的規范管理;
(3)負責對“兩街”店牌店招在內的戶外廣告的巡查監管。
4、區社會事務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辦公室職責:
(1)負責“兩街”內中小型餐館的食品衛生審批和監管;
(2)負責“兩街”內中小型餐館無證經營戶取締。
5、區運管所職責:
(1)負責對前鋒環島客運車站的搬遷工作;
(2)負責對“兩街”內的三輪車經營戶進行崗前教育培訓。
6、瑯岐鎮政府職責:
(1)負責“兩街”內長隊伍出殯的管理;
(2)負責“兩街”內長隊伍出殯路線的安排;
(3)負責落實“兩街”內的單位、住戶、商家的“門前三包”制度簽訂;
(4)負責對“兩街”內的路面保潔工作。
整治行動安排
第一階段:調研和制定方案階段(2008年2月25日至3月20日)
依照法規,結合本區實際情況,認真組織調研,明確工作目標和工作重點,制定具體行動方案,統籌規劃,合理安排。
第二階段:宣傳發動教育階段(2008年3月11日至3月31日)
加強宣傳發動教育工作,由瑯岐鎮人民政府發出“兩街”綜合整治通告,對沿街經營戶和群眾分發教育宣傳材料,召開管理區(村)座談會,宣傳“兩街”整治的意義,引導群眾自覺遵守法規。
第三階段:集中整治階段(2008年4月1日至4月15日)
集中區(鎮)相關部門聯合執法行動,對屢教不改、繼續違法行為給予強有力的打擊,形成處罰一部分、教育一大片的效果。
第四階段:建立長效機制階段
集中整治階段結束后,“兩街”整治辦要逐步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加強日常管理,確保“兩街”長期保持整潔、優美、有序、和諧。“兩街”辦工作經費今后視工作開展情況由區(鎮)財政予以一定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