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產科護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及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討論
1.1護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護理不良事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①護理人員因素:護理人員觀察病情不到位,對患者病情未能充分評估,如沒有仔細觀察子宮收縮情況,導致急產或嬰兒分娩于待產床上。缺乏責任心,對規章制度的執行不嚴格,三查七對制度落實不到位;專業知識不扎實、業務不熟練容易出現護理差錯;護患溝通不良,引起患者和家屬不滿而致護患糾紛。本研究中,導致產科護理不良事件的護理人員因素有評估不足占5.71%,溝通不良占8.57%,違規操作占14.29%,能力不足占11.43%,培訓不到位占5.71%。
②管理因素:規章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以及監管力度不夠是造成不良事件發生的重要原因,若護理人力資源不足或持續長時間工作,會增加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率,本研究中,導致產科護理不良事件的管理因素占2.86%。
③患者及家屬因素:有的產婦和家屬對護理人員的告知事項不重視,且待產期間,不遵守和配合醫院的規章制度,從而導致護理不良事件發生。
④環境設備因素及其他因素:包括地面濕滑、儀器設備發生故障等,均可能導致護理不良事件,本研究中,由于環境因素導致護理不良事件占5.71%,其他因素占17.14%。
2防范措施
①加強培訓與教育,提高護理人員綜合素質:護理人員的業務素質和能力與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有著直接的聯系,只有具備嚴謹的工作態度、廣泛的業務知識和熟練的操作技能,才能有效的防范護理不良事件。因此,要加強對護理人員的培訓,提高護理人員的整體素質。尤其是對發生護理不良事件的高危人群年輕護士及新上崗護士要進行規范化培訓,培訓內容涉及基本理論知識、相關專業知識、基本技能操作等,并定期進行考核,對于考核成績優異者給予相應的獎勵,激發護理人員的學習熱情。組織護理人員學習相關應急預案,提高護理人員對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并多為護理人員提供繼續教育的機會,鼓勵支持護理人員多參加護理繼續教育學習班,掌握新知識新技能。此外,要加強對護理人員的工作責任心教育,嚴格執行查對制度,減少差錯事件的發生。
②樹立不良事件防范意識:妊娠產程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復雜性,直接關系到母嬰的健康和生命,因此,要增強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增強護理人員的風險防范意識及護理風險的識別能力,規范護理服務行為,使護理人員充分認識到違規護理行為可能導致的嚴重后果。建立無懲罰性護理不良事件自愿報告制度,及時發現潛在的護理缺陷并制定改進措施,有效的預防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
③嚴格執行查對制度:護士執行醫囑和各項治療護理時,必須嚴格執行查對制度,杜絕因查對不嚴導致的差錯。
④加強護患溝通工作的及時性、有效性:良好的護患關系是預防護患糾紛發生的有效措施,因此,醫護人員必須掌握一定的語言溝通技巧和方法,與患者建立和諧而融洽的護患關系。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應及時評估,及時與患者及家屬進行溝通,取得患者及家屬的配合、理解和支持,并能使之產生安全感、信任感。
⑤告知充分:落實相關告知內容是醫護人員必須履行的法定義務,護理人員要充分認識告知的重要性,在臨床工作中嚴格按照醫療程序謹慎履行告知義務,并選擇正確的告知方法將告知內容詳細告知患者和家屬并簽字,以減少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
⑥強化護理質量管理:組織護理人員學習護理制度的相關標準及要求,將產科護理要求細化到每一個環節,是防范護理不良事件的重要保證。在護理人員配備上,應結合病區的護理人員的工作能力等情況合理搭配,合理排班,使工作效率得到很好地提升。另外,密切注意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做到防微杜漸,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
作者:曾紅萍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馬山縣婦幼保健院護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