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食品毒理學教學問題的解決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食品毒理學課堂教學中存在基礎薄弱、互動性差和多媒體濫用等問題,導致教學質量下滑。本文旨在總結食品毒理學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其成因,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食品毒理學;教學質量;成因分析
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是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方面。隨著大學不斷擴招,我國大學教學質量出現滑坡現象,一系列的教學問題頻頻出現在大學課堂中。食品毒理學作為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的一門核心專業基礎課程,在教學中也存在諸多亟需解決的問題。
一、食品毒理學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成因
(一)師生基礎素質薄弱食品毒理學所研究的內容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因此,此課程的學習,需要食品學科的學生及教師具備過硬的理論基礎、較強的實踐能力和較高的綜合素養。它是專業基礎課程之一,開課學期較早,一般會安排在大二。此課程需要關注學科前沿,涉及生物學、蛋白結構與功能等多學科,學生學科背景不盡相同。很多學生大一時期的相關基礎課程學習相對薄弱,在學習食品毒理學課程時就顯得更加吃力,甚至“厭惡”、“恐懼”此課程的學習,導致掛科。由于食品毒理學學科綜合性較強,這就要求教師具有扎實的理論功底和較高的實踐能力。但反觀我們現今各大高校食品毒理學的課程,由于課程內容涉及多學科知識,不同專題需要多名教師共同參與,對多元化實踐教學有著更高的要求。雖然教師涉及知識面較廣,但每個教師只精通自己的研究領域,對食品毒理學整體課程的鉆研難免欠缺深度。由于課時少,不同教師的教學方式和手法存在差異,導致學生難以快速適應,真正掌握及運用知識。加之很多教師是博士剛畢業,沒有實際教學經驗,也不了解學生的基礎層次,造成課堂教學無深度,甚至難以推進。教師講得艱難,學生聽得痛苦,教學質量一落千丈。
(二)“一言堂”教學互動性弱目前,各大高校食品毒理學課堂教學互動狀況較差,存在諸多不和諧的現象,嚴重影響課程教學質量。首先,師生互動的主體比例失調。教師的傳統教學觀念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個性發展受到嚴重忽視,教師中心論還存在于現今的食品毒理學課堂中,課堂依舊是教師個人表演的舞臺,學生只是被動的參與者。其次,教師課堂教學互動形式較單一,無非是傳統的師問生答、生問師答、小組討論等。師生互相所提皆顯而易見、較為膚淺的問題,直接從書里可以找到答案,沒有更深度的問題探討,沒有互動后的啟發。此種教學互動形式無法提升課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學生對課程學習缺乏興趣。學生日復一日、機械地從事著單一簡單化的學習活動,思維未得到發散,思想未得到啟發,最終導致厭學等情緒的滋生。最后,師生互動缺乏評估與反思。師生互動后,教師不對互動教學進行反思,無法找出教學漏洞;學生不對互動教學進行反思,就會失去互動的啟發意義,無法開拓思維,對知識進行深度挖掘。
(三)多媒體教學使用欠佳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媒體教學方式走進課堂,對于大學生采用多媒體教學,會將原本抽象的、難以用語言表達的事物,以一種直觀感受的形式呈現給他們,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此門課程的興趣。盡管在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有很多優勢,但不可回避的是,過分依賴多媒體,就會削弱教師本身的授課藝術和人格魅力。課堂的有效性,就是講求師生的互動性,但不恰當或過多地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就會形成單方面的知識傳授,缺乏師生情感的交流,教師無法更好地把握學生的思路走向,更不能深入學生中間,充分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對大學生來說,由于身心發展需要及對未知事物的探索欲,會過多地關注多媒體授課的新鮮感,被一幅幅五顏六色的圖片所吸引,但卻忘記了學習知識本身的重要性。同時,多媒體教學從某些方面上也限制了學生的想象和情感體驗,學生在不自覺中被動地接受教師早已設計好的課件,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被局限在課件中,在多媒體的誘導下,思路完全跟著教師走,思考力和想象力受到極大限制。另外,許多教師有了多媒體后,黑板、粉筆成了擺設,多媒體教學貫穿課堂始終,學生抓不到重難點。此種授課方式,從知識學習角度看,與傳統教學方式相比,無優勢可言。
(一)提高教師教學水平課堂教學質量與教師教學水平呈正相關。沒有教師的發展,一定沒有學生的發展。教師提升的關鍵,就是教師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的提高。由于食品毒理學課程相關性很強,知識更新變化快,書本知識畢竟有限,且具有滯后性,教師應努力突破課堂教學的封閉性,及時更新和豐富自己固有的知識,了解食品毒理學的最新走向,走在學科的最前沿,在課堂上為學生呈現知識盛宴。與此同時,教師還要堅持教學反思,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反思自己的教學策略,充分發揮教學反思對自我教學成長的巨大作用。對于新教師,可以向一些資歷較老且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師虛心請教,彌補自己教學中的漏洞,從而提高教學水平。
(二)加強課堂教學互動的有效性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在放松的時候,大腦皮層的神經單元才會形成興奮中心,思維才會敏捷;而在壓抑的時候,大腦皮層的神經細胞就會受到抑制。只有在輕松的環境下,學生才能加快思維進程,所學的知識才能鞏固并轉化為能力。因此,加強課堂教學互動的有效性,可通過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來實現。作為食品毒理學專業教師,課堂教學不僅要有堅實的理論功底和較強的專業實踐能力,語言組織能力也極為重要。教師要形成適合自己課堂教學的、適合食品毒理學學科講授的、適合學生學習的語言風格,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從而加強食品毒理學課堂教學互動的有效性。教師可先試圖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找尋適合與學生教學互動的方式,采取恰當的互動策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例如,教師善意的微笑、鼓勵的手勢、肯定的眼神,都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欲。
(三)多媒體的合理使用大學課堂里,學生的學習質量,更多地取決于學生對課程的興趣。很多課程是枯燥的理論講解,讓學生失去對該門課程的學習興趣。對于食品毒理學,教師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主動投身于課堂學習中;啟發學生的豐富想象力,達到知識理解的目的;擴大書本知識容量,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彌補教師自身的不足,完善課堂教學結構。但教師在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時,需要把握好“度”,適“度”才能起到好的效果。教師要正確處理自身與多媒體的關系,必須以學生為中心,切勿本末倒置。教師在課件設計時,要對食品毒理學課程教學內容進行全面分析,明確教學目標,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并根據知識更新與學生實際情況及時調整課件內容,使多媒體的運用有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真正做到課件為人所用。
參考文獻:
[1]孫慶申,李夢洋,程麗,宋永.食品毒理學理論及實驗課教學改革與反思[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9):48-49.
[2]許建樓,郝巖.高等數學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的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6,(9):227-228.
[3]唐俊妮,陳娟.《食品毒理學》課程發展、問題及教學方法淺談[J].教育教學論壇,2015,(33):200-201.
[4]歐陽慧.我國大學本科課堂互動狀況研究[D].湖南大學,2013.
[5]聶芳紅,孫力軍,王雅玲,雷曉凌,張永平.食品毒理學實驗教學改革探討[J].安徽農業科學,2013,41(29):11918-11920.
[6]楊怡姝,肖向茜,王小利,沈思嗣,艾萍.《食品毒理學》課程的教學改革探索[J].安徽農業科學,2013,41(22):9496-9497.
[7]吳芳.高校多媒體教學的優缺點分析[J].成功(教育),2013,(24):233-233.
[8]任書慶,薄輝龍,董新宇.淺談高校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的共性[J].現代企業教育,2012,(05):93-93.-233-
作者:房志家 高健 單位:廣東海洋大學食品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