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慢性盆腔炎婦產科臨床治療效果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觀察分析慢性盆腔炎婦產科臨床治療效果。方法:選取100例來我院就診的慢性盆腔炎患者進行調研分析,按照隨機原則將患者分成每組各50例的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分別采用抗生素西藥藥物治療、內服中藥聯合外洗的方式治療,比較分析臨床治療有效性。結果: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副作用發生率評價指標均優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具有較大的差異,符合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于婦產科慢性盆腔炎患者而言,采用中藥聯合外洗方法進行治療比采用單純的西藥抗生素治療副作用更小,大大縮短治療周期,療效更顯著,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慢性盆腔炎;婦產科;臨床治療效果;觀察分析;對比
近年來隨著公眾生存壓力增加,加上不良作息習慣、內在因素等影響,慢性盆腔炎病癥發病率越來越高,且日益呈現年輕化趨勢。伴隨醫療技術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治療措施和方法逐漸引入臨床各類病癥治療中,但是對于慢性病而言,一些疑難雜癥在臨床治療中依然比較棘手,治愈率依然較低,復發率居高不下。對于慢性盆腔炎患者而言,主要是由于急性婦科炎癥治療不徹底而引起的,長時間炎癥反應刺激,進而導致患者白帶異常、下腹墜痛、腰骶疼痛等癥狀越來越明顯,究其主要原因還是與患者不注意個人衛生等有關,所以導致病情反復發作,治療不徹底。對于慢性盆腔炎患者,最常用的治療方式就是西藥抗生素治療,對于急性盆腔炎可能效果比較明顯,但是由于慢性盆腔炎治療周期長,且容易引發耐藥性等,導致出現其他并發癥,影響治療效果,容易反復發作,患者配合治療的依從性較高,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隨著中藥內服加外洗治療方式的應用,慢性盆腔炎治療效果越來越顯著,本人對所在院開展的慢性盆腔炎婦產科臨床治療情況進行了總結分析,現將有關情況說明如下。
1調研基礎資料分析
1.1基礎資料
從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中選取100例患者進行調研分析,將患者按照雙盲法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對照組患者50例,年齡位于21歲至5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6.4±9.8)歲。病程從1年至11年不等,平均病程為(2.1±1.4)年。觀察組患者50例,年齡從23歲至58歲不等,平均年齡為(35.9±11.2)歲,病程從1年至9年不等,平均病程為(2.2±1.3)年。所有患者均經過臨床診斷確診為慢性盆腔炎病癥,且同時排除肝腎功能不全、精神性疾病等,兩組患者在基礎資料方面的差異不明顯,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對比研究。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西藥方法治療,引入抗生素藥物治療,從而逐漸改善患者炎癥。主要應用的藥物是左氧氟沙星、甲硝唑,嚴格按照藥物使用指導說明結合患者的臨床病癥等確定藥劑量,并根據患者病癥改善情況等調整藥劑量。觀察組患者采用內服中藥聯合外洗的方式進行治療。主要方法體現在:一方面根據患者的個體臨床癥狀,配置相應的中藥,主要包括金銀花、敗醬草、丹參、蒲公英、川斷、當歸、赤芍、川楝子、枳殼、元胡、厚樸等,嚴格控制中藥藥劑量,最高不超過30g。采用水煎法進行熬制,并每日溫水服用兩次。另一方面同時采用外洗的方式進行治療,主要將蒲公英、紅藤、紫花地丁、敗醬草、鴨跖草等中藥混合煎湯,患者排便后,按照灌注流程,將中藥液關注管著盆腔內,每日治療一次,也可以根據患者的臨床病癥適當增加三棱、莪術、附子等中藥藥物。治療周期為一個療程,一次為十天。根據藥物使用規則在患者月經后3天或者有些藥物需要進行餐后服用等,嚴格按規定執行。
1.3觀察測評指標
主要對兩組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療方式所發揮的效果進行觀察分析,從治療總有效率的角度進行評價和衡量,分成顯效、有效和無效三個等級。如果患者慢性盆腔炎病癥有顯著改善或者已經消失,臨床白帶異常、下腹墜痛、月經不調等癥狀顯著得到改善,白帶趨于正常,異味消失等,生活質量得到明顯提升,列為顯效標準。若患者臨床白帶異常、下腹墜痛、月經不調等癥狀比治療前有一定的改善,且逐漸向著好轉的方向改變,能夠逐漸恢復,列為有效標準。如果患者臨床治療沒有效果,或者炎癥加重,列為無效范疇??傆行室燥@效和有效的例數之和除以總例數。同時對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進行觀察和記錄。
1.4統計學處理分析
采用專業統計軟件SPSS17.0對數據進行處理分析,并引入t檢驗、卡方檢驗,以P<0.05作為差異標準,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療有效性分析
發現觀察組患者治療顯效、有效、無效例數分別為34例、14例、2例,治療總有效率為96%。對照組患者治療顯效例數為25例、有效例數為13例、無效例數為12例,治療總有效率為76%。對比分析,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更高,和觀察組相比,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治療過程中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明顯,同樣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作為臨床上常見的一種婦科疾病,慢性盆腔炎病癥發病率越來越高,主要由于患者不注意性生活衛生,或者經期衛生,加上長期食用辛辣刺激食物、勞累造成抵抗力較差,長期炎癥刺激等,從而導致盆腔炎從急性發展到慢性。由于慢性盆腔炎發病持續時間長,所以治療周期也比較長,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傳統治療慢性盆腔炎病癥的方式是抗生素藥物治療。主要以消炎為主,從而逐漸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一方面由于治療周期較長,患者需要長期服藥,疾病頑固,所以患者治療依從性較差,另一方面長期服藥對患者其他臟器造成一些不良刺激,從而會產生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甚至容易產生耐藥性,治療反復,增加了患者的身心負擔。采用中藥內服加外洗等方式介入治療,一方面根據患者的臨床癥狀和中醫理論,配置清熱解毒、補血活血、改善炎癥、提升身體免疫功能的藥物,混合配比后熬制服用,減少了不良刺激,且成本比西藥更低,配合灌洗法,直接將藥物作用于患者病理部位,從而發揮相應的藥效。使用中藥治療安全系數高、副作用小,且治療周期大大縮短,更容易被患者接受。通過此次調研分析可知,采用中藥內服聯合中藥外洗的方式治療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明顯提高,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大大降低,療效確切,是一種科學有效的治療方式,能夠顯著改善患者臨床不適,且不容易反復,值得在臨床進一步推廣和應用。當然慢性盆腔炎重在防治,除了做好上述藥物治療以外,患者還要保持良好的心態,緩解身心病痛,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些還需要從基礎做好,才能從根源上徹底治愈、不復發。
【參考文獻】
[1]阿依努爾•卡米爾,古力巴哈提•夏米爾.觀察慢性盆腔炎婦產科臨床治療過程中的具體治療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69):116+120.
[2]吳芳芳.中藥治療慢性盆腔炎42例臨床療效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6,(15):2786-2787.
[3]楊麗麗.中醫婦產科慢性盆腔炎的臨床常用藥劑應用技巧與效果分析[J].中國處方藥,2016,(03):94-95.
[4]宗麗杰.慢性盆腔炎婦產科臨床綜合治療體會[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148.
[5]劉玲.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盆腔炎婦產科的臨床效果觀察[J].當代醫學,2014,(23):161-162.
作者:俞永梅 單位:浙江海寧市周王廟衛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