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保溫護理對腹腔鏡結腸癌患者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觀察術中綜合保溫護理措施對腹腔鏡下結腸癌根治術患者體溫、凝血功能及術后不良反應的影響。方法:104例行腹腔鏡下結腸癌根治術的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52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術中保溫措施,研究組在常規保溫措施的基礎上給予術中綜合保溫措施。比較兩組患者麻醉前、術中及術畢的肛溫和中心體溫,比較兩組術前、術后的凝血功能指標和術后不良反應發生率。結果:研究組術中、術畢肛溫和中心體溫均明顯高于同期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術中、術畢肛溫和中心體溫與麻醉前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對照組術中、術畢的肛溫和中心體溫與麻醉前比較顯著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術后的PT、APTT、TT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術前、術后PT、APTT、TT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術后的PT、APTT、TT均明顯高于術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術后不良反應發生率(9.62%)顯著降低于對照組(46.1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行腹腔鏡下結腸癌根治術的患者術中給予綜合保溫措施,能顯著改善患者的低體溫狀態及凝血功能,降低術后不良反應發生率,臨床推廣應用價值較高。
【關鍵詞】腹腔鏡;結腸癌;保溫;凝血功能;護理
結腸癌是臨床較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近年來的發病率呈現逐年升高的趨勢,嚴重威脅著人們的健康和生命[1]。目前,臨床上主要采取手術的方法治療結腸癌,而腹腔鏡手術因具有創傷小、術中出血量少、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較低、患者術后康復快等優點,在結腸癌的治療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2]。但腹腔鏡手術用時較長,加上建立CO2氣腹對患者的影響,可導致患者術中體溫下降,對患者機體產生較大干擾,甚至影響手術的順利進行及術后患者康復[3]。為此,本研究觀察分析了術中綜合保溫護理措施對腹腔鏡結腸癌手術患者體溫、凝血功能及術后不良反應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6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04例結腸癌患者,且經病理組織學檢查確診,均行腹腔鏡下結腸癌根治術治療。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104例患者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52例。其中,研究組男29例,女23例,年齡54~79歲,平均年齡(63.24±6.33)歲。對照組男30例,女22例,年齡53~81歲,平均年齡(63.21±6.27)歲。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術中常規的保溫措施,主要包括將手術室溫度調整至23℃~25℃,濕度設置為42%~65%;患者吸氧時將氧氣加溫;為患者裸露的身體部位加蓋棉被。在上述基礎上,研究組實施術中綜合保溫護理措施:患者身下鋪電熱毯;在麻醉誘導前20分鐘預熱加溫毯,將溫度控制在41℃~46℃,并在切除腫瘤前30分鐘內覆蓋于患者臍以上軀體;行機械通氣的患者,氣管導管上連接濕熱交換器,維持呼吸道恒定的溫度(22℃~26℃)、濕度(55%~65%);使用輸血輸液加溫儀對患者輸注的液體加溫,溫度控制在36℃~40℃,輸注的血液加溫至35℃;術中患者使用的沖洗液、消毒劑均在38℃恒溫箱中預熱;患者應用雙下肢血液循環泵加壓帶和腳套,以確保肢體的溫度及正常的血液循環;術后,繼續使用雙下肢血液循環泵加壓帶和腳套,并將溫度維持在39℃~40℃[4]。
1.3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麻醉前、術中及術畢的肛溫和中心體溫。②比較兩組患者術前、術后的凝血功能指標,主要包括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凝血酶時間(TT)等。③比較兩組患者術后不良反應發生率,包括寒戰、心動過速、發熱及躁動等。
1.4統計分析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9.0分析全部數據。計量資料用(sx±)表示,行t檢驗和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不同時間肛溫和中心體溫比較
兩組患者麻醉前肛溫和中心體溫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術中、術畢肛溫和中心體溫均明顯高于同期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術中、術畢的肛溫和中心體溫與麻醉前比較顯著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術中、術畢肛溫和中心體溫與麻醉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手術前后凝血功能指標比較
兩組患者術前PT、APTT、TT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術后的PT、APTT、TT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術前、術后PT、APTT、TT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術后的PT、APTT、TT均明顯高于術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兩組患者術后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研究組患者術后不良反應發生率(9.62%)顯著降低于對照組(46.1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討論
結腸癌是常見的胃腸道惡性腫瘤,發病率位居胃腸道腫瘤的第3位[5]。腹腔鏡手術治療結腸癌能明顯放大手術視野,清晰顯露病灶及其周圍的血管、神經,有效減少術中出血及對胃腸道的牽拉損傷,明顯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患者康復較快[6]。但在腹腔鏡手術時由于患者軀體長時間暴露在室溫下,加之建立CO2氣腹對機體的影響、大量輸注液體等原因,導致患者圍術期容易出現低體溫的情況[7]。因此,需要在術中為腹腔鏡手術患者做好保溫護理措施,以減少術中低體溫的發生,確保手術的順利進行,促進患者術后盡快康復。本研究中對照組患者僅給予了術中常規保溫措施,結果顯示,與麻醉前比較,患者術中、術畢的肛溫和中心體溫均顯著降低,進一步證實腹腔鏡結腸癌根治術可導致患者體溫降低。體溫降低可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心血管系統,導致外周血管收縮、外周阻力增加、血液粘稠度升高,肺動脈高壓、心律失常、心臟傳導阻滯等;同時,體溫降低還可以影響凝血機制,導致術中出血量增多;并且,低體溫還可以導致寒顫,進而發生低氧血癥、呼吸循環抑制、麻醉蘇醒延遲等[8-10]。本研究中,在常規保溫措施的基礎上給予了研究組患者綜合保溫護理措施,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研究組患者術中、術后的肛溫和中心體溫與術前比較無明顯變化,且明顯高于對照組,研究組患者術后凝血功能指標顯著優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提示術中綜合保溫措施可以顯著改善腹腔鏡結腸癌手術患者的低體溫狀態及凝血功能,降低術后不良反應發生率。綜上所述,對行腹腔鏡下結腸癌根治術的患者術中給予綜合保溫措施,能顯著改善患者的低體溫狀態及凝血功能,降低術后不良反應發生率,臨床推廣應用價值較高。
作者:周霞飛 單位:銅陵市立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