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護理管理者的素質與水平探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1護理管理者素質決定護理管理水平臨床護士長、總護士長的素質高低,直接決定著一個醫院的護理管理水平。護理管理能否達到科學、規范化是保證護理結構合理、提高護理工作質量和水平的關鍵。護理管理體系的基本內容包括對各項護理管理制度的制定和貫徹實施,具體體現在護理的組織管理、人員管理、臨床業務管理、病房管理、科研管理、教學管理及信息管理等方面,而這些方面又都與護理管理者的素質直接相關。護理管理者如果不具備系統論的哲學思維方式和科學的管理知識,不可能制定出科學、規范的管理制度。并且即使制度制定出采,對制度的貫徹實施也不是簡單機械地照抄照搬,它需要結合實際、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充分調動護理人員的積極性,協調各個方面的關系等,所有這些,護理管理者如果沒有一定的素質水平都不可能做到科學的貫徹。因此,要促進護理管理的科學、有序、有效,就必須不斷提高各層次護理管理者的整體素質,使他們不僅具備相應的科學、護理科學知識與護理操作技術水平,還應具備一定的哲學系統論觀點以及心理學、管理學、教育學、人際關系學等方面的知識和素質。
1.2護理管理水平促進護理管理者素質提高護理管理水平反過來也制約、影響包括管理者在內的整個護理人員素質的培養和提高。是否高度重視對護理人員素質的培養和提高,是否積極調動和發揮護理人員的能動性,以及在護理實踐中對護士的使用、培養、教育是否達到科學、合理、計劃、有序,是反映護理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之一。這要求護理管理者自身素質必須首先達到更高的層次,才能勝任和加強護理管理的工作,使護理管理工作達到科學、有序、優化、有利于護理人員的使用和培養。
2目前臨床護理管理者在護理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
目前,許多護理人員的知識結構與現代護理的要求還相距很遠,甚至對有關整體護理必備的哲學、心理學、論理學、社會學、教育學、管理學等知識十分硬乏,普遍存在著所謂“社會人文課程的缺乏癥”。許多護士長在護理管理方面還存在著“當官就能管”的權力管理和“官當長了就會管”的經驗管理的陳舊管理思想或方法,缺乏科學的管理程序和明確的目標,以隨機化決策代替科學決策或簡單機械地貫徹有關的管理制度和規定,不講求工作的科學系統性、具體靈活性。因而容易造成管理混亂、機械、效率底下等現象,與整個護理工作的發展不相適應。
2.1對護理人員的管理方面不少護士長未能研究護士在護理工作中出現問題的原因,對影響護士的生理、心理、社會因素缺乏具體的分析,而是僅僅把各種管理制度和規定照抄照搬,將單純的、命令式的管理視為嚴格管理的同義詞,對護士工作中的差錯只是一味地處罰,這樣就很難有效調動護理人員工作的積極主動性。
2.2臨床護理管理方面對護士的使用還缺乏科學、合理性,有礙于護士積極性與創造性的發揮。有的護士長因自身人文素質水平較抵,在管理上不能積極、主動地尋求科學有效的管理方法來適應新的醫學護理模式的要求。管理行為往往側重于執行照顧者角色的引導,使自己的下屬整日忙碌于大量的護理技術、甚至是非技術性的工作,而常常忽視護士作為教育者、管理者和研究者等角色的發揮。這種管理方法也是造成護理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有的醫院為了經濟利益,不僅對護士的缺編不予補充,甚至進一步地減員,而護士又是首當其沖,這必然使原本編制不足的護理隊伍進一步缺編,使護士只能應付大量的治療工作,而無暇對患者進行全身心的照護,嚴重影響了護理工作的質量和整體護理的貫徹實施。面對患者的基礎護理、重病護理、小治療、藥療以及心理、社會護理等大量的工作,護士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完成患者最急需的治療和對危重患者的搶救,而對一般患者的護理只能放到次要的位置。其結果不但使整體護理流于形式,而且由于護士超負荷的運轉,加重了她們的生理、心理負擔,也使護理工作陷于惡性循環之中。
3提高護理管理人員的素質
要保證護理質量,提高護理工作的整體水平,最重要的是提高各層次護理管理者的自身素質,僅憑經驗去應對,已遠遠不能滿足服務對象和時代對我們的要求,必須將科學化、現代化的管理理論與技能引人護理管理工作。實施科學管理就要做到:
3.1加強臨床護理管理者的管理知識教育目前,我們從事臨床護理管理的人員,多為中專,大部分管理者是從基層護士中選拔上來委以護士長的責任。事實上,從職業護士到第一線管理者之間在技能上存在很大差距,以往常常認為技能差距可以被克服,但面對未來的臨床護理管理工作僅靠經驗的不斷積累去承擔具有較高管理水準要求的工作,勢必難以勝任。臨床護理管理者必須進行適當的教育,使其具有較高的文化水準和管理水平以名副其實地行使職能。在護理專業技術與管理技能方面,護理管理者應跟上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步伐,主動學習必要的專業知識如:人事管理和開發;財務管理和控制;臨床信息和系統;質量管理;衛生保健和醫院急救管理;教育學;人際關系學等社會人文科學與護理邊緣學科的知識,一個合格的臨床護理管理者不僅要掌握醫學、護理學、一般醫學技術知識,而且要接受上述交叉學科的學習培訓,只有這樣才能滿足未來臨床護理管理工作對管理者的要求。長久以來,護理管理者往往憑借自己的經歷、借鑒他人的經驗,作為工作的準則和座右銘,已很難應對社會多元化的醫療服務需求、現代化管理經營策略、以及護理信息的轉化和使用等。臨床護理管理者必須在臨床經驗管理的基礎上,不斷學習和運用管理學理論去思考和解決問題,才有助于臨床護理管理工作的開展。
3.2更新護理管理理念在護理管理決策上應堅持“以人為本”,完善護理服務,滿足不同層次人群對健康的需求,努力把握護理人員的思想脈搏,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積極主動性。應該看到,護士與患者一樣,都是生物、心理、社會因素的綜合體,三因素的狀況、變化對護士角色作用的發揮具有重要影響。護士在護理工作中出現問題、差錯,也必然與上述因素有著密切聯系,因此,在嚴格管理的同時還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避免千篇一律的“一刀切”。例如,同是與患者發生矛盾、爭吵,可能是護士倫理道德方面的原因,對患者缺乏同情心引起;還有的是社會偏見,由患者對護士的無理引發;也可能是護士家庭關系問題造成的情緒低落所致;還有的是來自護士的生理方面原因,如生物節律處于低潮期、工作疲勞等造成的心情煩躁引起。又如,一些護士打針、發藥只叫患者床號,不稱呼姓名的。現象,絕不單純是缺乏護理道德,而是因人文素質的醫乏所致等等。為此,對護理人員的行政管理一定要“對癥下藥”,“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對于思想道德原因引發的問題,必要的經濟處罰、行政手段固然重要,但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思想教育更為重要。至于護理人員業務素質導致的問題,應靠加強業務素質教育予以解決。單純的命令式管理和一味的懲罰措施,只能增加護理人員的抵觸情緒,影響護理工作的質量。
3.3強化科學管理在臨床護理工作管理中,應以系統論觀點為指導,立足全局,統籌兼顧,把護理質量作為護理管理的核心內容,不斷健全、完善責、權、利結合的標準,規范、科學的管理指標體系。提高對護理人員使用的合理性,醫院領導不僅要考慮經濟效益,更應考慮社會的整體效益,注重和發揮護理工作的作用。在護士編制不足的情況下,醫院不僅不應對護士繼續減員,還應進一步加強對護士人力資源使用合理性的研究,努力做到人盡其才。衛生部要求醫院建立護工制度,把照顧患者生活的非技術性工作分化轉移出去,以減輕護士的壓力,使他們能夠集中精力對患者實施生理一心理一社會的整體護理。綜上所述,增強護理管理的科學化與提高護理管理人員的素質,如同車之兩輪或鳥之兩翼,需同步進行,相互促進,才能不斷提高護理工作的整體水平,使之與醫學、護理學的發展以及整個社會的發展需要相適應。在未來的醫療護理服務中,由于人們對生存質量的更加重視,在接受醫療護理服務中會對人際關系要素和舒適要素提出更高的要求。對于臨床護理管理者來說,重視以人為本的護理服務過程,根據社會環境的改變,建立新的應對策略,滿足人們對健康服務的需求,是當務之急。客觀地分析形勢、有效地利用資源、不斷地獲取知識和蝎力滿足服務對象的需求,將成為臨床護理管理者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