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原地方老年肺心病健康指導技巧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肺心病是高原地區中老年人常見病之一,是由于肺、胸廓或肺動脈血管,慢性病變所致的肺循環阻力增加,肺動脈高壓,進而使右心肥厚、擴大,甚至發生右心衰竭的心臟病,其致殘率和死亡率很高,臨床觀察發現肺心病患者的死亡率與急性呼吸衰竭發作次數、是否就診及時及合理氧療與否都有直接的關系。因此,加強對肺心病患者的健康指導,對延緩肺心病的發展,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共收治肺心病的患者67例,現將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一般資料
67例肺心病患者均符合肺心病診斷標準。有31例發病海拔高度在3300米以上地區,占46%。其中男26例,女5例;年齡在50~73歲。有11例發病海拔高度在3000米以上地區,占16%,其中男9例,女2例,年齡在50~78歲。有25例發病海拔高度在3000米以下地區、占37%,其中男19例,女6例。在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均存在Ⅱ型呼吸衰竭及Ⅱ~Ⅲ級心力能不全。平均年住院次數4~5次。對67例肺心病患者在住院治療期間進行有效健康指導。
2健康指導
2.1急性期
應絕對臥床休息,協助病人滿足生活需要。緩解期,評估病人的活動耐力,與病人共同制定活動計劃,活動量應循序漸進,以不引起氣短疲勞為宜。
2.2合理氧療
2.2.1肺心病患者由于慢性缺氧造成呼吸衰竭。長期氧療可以改善肺心病患者的缺氧癥狀,增加運動耐受能力,減輕呼吸困難,緩解肺動脈高壓,延緩肺心病的發展過程,故長期氧療對肺心病患者甚為重要。
2.2.2一般給低流量,低濃度,每天吸氧在15小時,并注意用氧效果,避免出現氧濃度過高或過低。
2.3指導病人有效的呼吸技巧
2.3.1腹式呼吸:
指導患者取仰臥位,手放在胸骨下端雙側肋緣交界處。平靜呼吸后在呼氣時將手輕輕地向下(背部)壓迫,吸氣時仍用力向下壓,讓腹肌對抗自己的手。一般連續5~7次后休息1次,再繼續進行。經過此種訓練后,大多數患者的通氣功能均有明顯改善,提高了肺心病人活動時的耐受能力。
2.3.2縮唇式呼吸:
吸氣時令氣體從鼻孔進入,呼氣時縮攏口唇呈吹口哨樣,讓氣體均勻地自雙唇之間逸出,吸氣與呼氣的時間為1∶2,指導病人每天練習3~4次;每次10分鐘。進氣呼吸功能鍛煉要做到持之以恒。
2.4指導病人有效排痰
2.4.1影響老年人肺心病患者排痰不暢的原因:
(1)年老體弱,營養不良,呼吸疲勞,使有效的排痰能力降低。(2)由于長期缺氧,胃腸功能減弱,進食進水量少,呼吸頻速導致失水增多,使痰液粘稠不易咳出。
2.4.2促進排痰方法
(1)囑患者坐位,深吸氣后憋住,然后突然用力咳嗽借助胸肌腹肌同時收縮,使胸腔壓力增高,產生瞬間爆破力將聲門打開使肺臟深部的痰液咳出。(2)鼓勵病人經常變換體位,協助患者拍背,配合超聲霧化吸入。
2.5預防
2.5.1防止病人勞累,防止病人參加增加心肺功能負荷的活動,防止病人對寒冷及有害氣體吸入,防治塵肺,勸病人戒煙,及時治療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支氣管炎。注意保暖,防止油煙刺激病人的呼吸道;保持空氣新鮮,注意室內通風。幫助病人加強體育鍛煉,如慢跑、散步,打太極拳,乒乓球等,增加機體對外界的適應能力和抵抗力。
2.5.2肺心病在寒冷季節最易加重,預防是重要。增加御寒能力,首先必須進行防寒訓練。
2.5.3方法:
自春季開始,每天把雙手搓紅后,再搓頭面部及四肢,每次10分鐘,每日數次,把全身暴露的部位搓紅,堅持全年;從夏季開始;每日用手捧涼水沖鼻腔;從秋天開始用涼水洗臉,直至冬天;加強保暖,冬季外出要帶帽子、圍巾。口罩、穿厚鞋襪。保證室內溫度,夜間不要受涼。如果出現咳嗽;鼻塞、咽痛等上感癥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以防病情加重。
2.6合理飲食,以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易消化的低鹽飲食為宜,防止過胖。
3小結
高原地區由于海拔高,空氣稀薄,氧氣不足,氣候寒冷,晝夜溫差大,導致肺部感染發病率增加,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機體各器官趨于老化,生理功能逐漸下降,使得肺心病發病率高,極大地損害了高原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質量,因此,加強肺心病健康教育是高原護理人員的迫切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