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亞健康與骨質疏松癥關系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骨質疏松;亞健康;治未病
Abstract:Itanalysesthesubhealthstateintheearlystageofosteoporosis,explorestherecognition,preventionandtreatmenttothediseasefromTCMmethods,prospectingtomakeitnippedinthebud.
Keywords:osteoporosis;subhealth;treatpredisease
“治未病”的思想一直貫穿在祖國醫學中。本文通過分析骨質疏松癥發病前期的亞健康狀態,運用中醫方法探討對骨質疏松癥亞健康狀態的認識及防治,以期將骨質疏松防患于未然。
1骨質疏松亞健康狀態的含義與表現
亞健康狀態表現為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以內分泌功能變化和機體各器官功能性變化為主,主要表現為精神、胃腸道、心血管及肌肉等多方面的癥狀。骨質疏松是漸進的過程,在早期階段沒有癥狀,發展到一定程度時,由于勞累,會出現腰酸、背痛、四肢酸軟、疲乏無力等癥狀,但休息后就會好轉,這種情況發展下去,上述癥狀經常出現,而且痛苦越來越明顯,患者同時出現了駝背,就可診斷為骨質疏松癥。
2骨質疏松亞健康狀態的中醫認識
2.1中醫對亞健康的治療來源于《內經》中“治未病”的學術思想,“治未病”的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未病先防;二是既病防變。首先從預防入手,從導致亞健康的病因入手,強調“治未病”對防治亞健康狀態的意義。中醫學認為,亞健康狀態的主要病機是:飲食不節、起居無常、情志不遂、勞逸無度、年老體衰等導致臟腑氣血陰陽失調,或正氣耗傷。這種認識和現代醫學對亞健康的認識是一致的。而中醫的虛證與亞健康有諸多相同之處。
2.2骨質疏松癥是以骨組織顯微結構受損,骨礦成分和骨基質等比例地不斷減少,骨質變薄,骨小梁數量減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險度升高的一種全身骨代謝障礙的疾病,主要是以腰背下肢酸痛、乏力、麻木為主要表現[1]。祖國醫學認為骨質疏松癥最基本的病機是本虛標實。腎虛是骨質疏松癥的發病關鍵。腎虛則腎精不足,骨髓失養,可出現腰背酸痛、腿膝酸軟等骨質疏松癥狀。中醫的腎涉及內分泌、神經、免疫、代謝等多種功能,對全身的生理功能起多種調節的作用。研究表明,腎虛患者下丘腦-垂體-性腺軸功能減退,性激素水平下降,進而引起成骨功能下降,使單位體積內骨組織含量減少,發生骨質疏松。肝失調達是女性發病的重要病機。若肝失調達,則肝郁耗血,可致腎精虧損,骨髓失養,肢體不用。中醫認為“女子以肝為本”,肝郁可引起月經失調,這是女性絕經后骨質疏松癥發生的重要病機。脾主運化生肌,是氣血津液生化之源,為后天之本。脾旺則四肢強健,脾虛則無以生髓養骨,導致疾病的發生。
3亞健康與骨質疏松癥之關系
祖國醫學對亞健康與骨質疏松的最基本的病機認識是一致的,認為兩者都是以腎虛為本,肝郁脾虛為重要病機的病癥。因此,骨質疏松在沒有形成明顯的癥狀時,可視為是一種骨質疏松的亞健康狀態,當出現明顯持續的癥狀時,就是疾病狀態。亞健康狀態通常是指機體雖無明確的疾病診斷,卻以表現出自體生活能力降低,社會適應能力減退,并且顯現出了各種身體不適的癥狀。亞健康的基本特征是身體無明顯疾病,但骨量減少,體力下降,適應能力減退,精神狀態欠佳,各種身體的不適的癥狀可以間斷出現,也可持續存在。由于骨質疏松癥對人的危害嚴重,可導致骨折等多種疾病,所以應當認識和重視骨質疏松疾病形成之前的亞健康階段[2]。
4“治未病”理論在骨質疏松治療中運用
目前對骨質疏松前期亞健康狀態的治療可歸結為以下幾個方面:(1)心理疏導;指導病人保持樂觀暢達的心情,榮辱不驚,使情感波動不過于激烈,保持氣血調暢,臟腑功能不受影響。(2)指導患者堅持運動是調治亞健康狀態非常有效的方法,根據個體差異,可選擇跑步、游泳、健身、武術、氣功等,適度的體育鍛煉能改善循環,增強呼吸,愉悅心情,促進新陳代謝,從而改善亞健康狀態。(3)食用含鈣豐富的食品如奶及奶制品、大豆及豆制品、帶骨的小魚、蝦皮、堅果等。(4)針灸推拿通過手法激發和引導經絡、奇經八脈系統實現扶正祛邪,平衡陰陽,調節氣血功能,使體內正氣旺盛,免疫力增加。調適女性獨特的生理障礙,多從肝、脾、腎經著手。注重陰陽經的選擇,腧穴功能的陰陽搭配以及補瀉手法的有機配合。(5)根據病證的陰陽偏盛偏衰,結合藥物的陰陽屬性和作用,選擇使用相應的藥物。適宜的中藥治療既可以預防亞健康的發生又可以治療已發生的亞健康狀態。
【參考文獻】
[1]蔣鋒.亞健康研究的現狀和展望[J].河南中醫,2004,2(2):910.
[2]陳培龍.淺論亞健康與骨質疏松癥[J].光明中醫,2005,5(10):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