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特級護理總結體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顱腦損傷;昏迷;護理
顱腦損傷是神經外科的急癥,其特點是病情重且復雜多變。昏迷是腦功能的嚴重障礙:表現為意識完全喪失,病人對周圍事物和任何強列的刺激均不能引起反應,感覺、運動和反射等功能障礙。在昏迷狀態下,如防治措施不力,會發生多種并發癥,輕者加重病情,重者終身殘疾,甚至死亡。因此,護理人員必須認真觀察病情,對昏迷的并發癥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護理,提高搶救的成功率。我科2006年1月至2008年11月,共收治顱腦損傷至昏迷患者62例,現將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臨床資料
62例病員中男性44例,女性18例,年齡最小9歲,最大76歲,平均38.5歲,受傷原因為車禍、墜落傷、打擊傷,傷后昏迷時間最短14d,最長112d,入院時神志格拉斯哥評分均≤8分。通過對62例顱腦損傷至昏迷患者的病情觀察:預防各種并發癥的護理措施的實施,營養的支持,62例患者,除2例呈植物生存狀態,均獲得滿意的治療效果。
2護理
2.1密切觀察病情變化
根據需要或醫囑定時測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瞳孔大小及對光反射情況,經常呼喚患者,以了解意識情況,如有異常病情變化及時報告醫生,以采取搶救措施。
2.2預防意外損傷
躁動不安者需安放床欄及約束帶,以防止墜床,并根據病情適當給予鎮靜劑鎮靜。如患者發生痙攣或抽搐時,應用牙墊墊于牙齒咬合面,以防咬傷舌頭。保持呼吸道通暢,頭應偏向一側,以防嘔吐物或分泌物堵塞氣道。如有假牙及時取出,以防誤入氣管。
2.3防止肺部并發癥,加強呼吸道管理
持續性昏迷者常因神志不清,咳嗽和舌咽反射減弱,易誤吸造成呼吸道阻塞或感染并發吸入性肺炎,使肺部有效通氣量減少,影響腦部血供氧,使患者病情加重。因此,必須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吸出口、鼻、氣道內分泌物,必要時及早行氣管切開,有效吸痰,本組病例有32例,行了氣管切開術。常規進行呼吸道濕化,3次/d霧化吸入,并在霧化吸入液中加入δ-糜蛋白酶、地塞米松、慶大霉素,每次翻身后,輕捶受壓側背部以助痰液排出,對昏迷患者不論輕重均予鼻飼,以防止誤吸。
2.4防止褥瘡發生
盡量避免身體局部長期受壓,協助病人經常更換體位:(1)每2~3h翻身1次,最長不超過4h,必要時每小時翻身1次,幫助翻身時不要拖、拉、推,以免損傷皮膚,在易受壓部位,骨骼突出處可墊水墊,氣圈、海綿墊或軟枕等。(2)定期檢查,按摩受壓部位,每日早晚用溫水擦浴或按摩1次。(3)衣服、鋪位應保持柔軟、平整、無皺折,床單應清潔干燥,無渣屑,如果大、小便失禁的病人,特別要注意皮膚的保護和床單的干燥,盡量減輕局部皮膚的刺激,定時用溫水擦身或用熱水進行局部按摩,大、小便后應及時沖洗并擦干。
2.5防止泌尿道感染,加強泌尿道護理
本組病例均置有留置導尿管,保持導尿管的通暢,防止尿管脫出、扭曲、受壓,不要將引流管的末端抬高以防止逆行感染,保持尿道口的清潔,每日用碘伏或溫開水擦洗會陰部,保持會陰部清潔,每日沖洗膀胱1~2次,每日更換尿袋1次,每周更換導尿管1次。
2.6防止角膜損傷
如患者眼睛不能閉合時應滴氯霉素眼藥水,4次/d,并每晚涂紅霉素眼藥膏,同時加蓋無菌紗布,保持眼部的濕潤與清潔。
2.7防止關節僵硬
昏迷病人攣縮畸形出現較早,故開始就每日2~3次作四肢被動運動,按摩四肢肌肉、穴位,防止肌肉萎縮,關節僵硬,保持四肢功能位置。
3供給足夠的營養
隨著昏迷時間的延長,機體消耗量增加。給予鼻飼飲食,供給足夠的營養。成年患者每日鼻飼量2000~2500ml(兒童減量),熱量2500kcal,蛋白質50克以上,適量補充維生素。注意:(1)確知胃管在胃內,喂食前檢查有無胃出血或胃潴留。(2)有潴留者,防止逆流入氣管,延長管喂間隔時間或中止一次。(3)胃出血者,停止喂食,抽盡胃內容物后,按醫囑注入止血藥,夾閉胃管。(4)每次管喂量200~400ml,每3小時一次,夜間停喂8小時。(5)每次喂食后注入10~20ml溫開水沖洗胃管。(6)每周更換胃管,晚餐后拔出,次晨換另側鼻孔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