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致病性禽流感公共衛生事件防控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近年來,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對畜牧養殖業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同時,人體感染和死亡病例的不斷出現對公共衛生造成了不良影響。針對高校這一特殊場所,一旦發生高致病性禽流感公共衛生事件,除影響校內師生群體外,還可能波及更廣泛的社會群體,其影響的嚴重性遠高于校外事件。因此,迫切需要高校建立有效的高致病性禽流感公共衛生事件防控機制及有力的應急控制措施,以有力地保障廣大師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維護學校的教學生活秩序、維護學校的安全與穩定。
關鍵詞:
高校;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機制;應急措施
公共衛生事件是指造成或可能造成社會健康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的事件。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導致在校大學生人數快速增加,2013年統計的高等教育在校學生近3300萬(教育部,2013年統計數據)。高校具有人口密集、居住集中、流動性大等特點,是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多發區。據統計,全國70%以上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在學校。近年來,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對畜牧養殖業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同時,人體感染和死亡病例的不斷出現對公共衛生造成了不良影響。據統計,2014年人感染H7N9禽流感發病人數和死亡人數分別為330人和135人,比2013年增長1642.86%和9900%。《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2006年)將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并有擴散趨勢界定為特別重大(I級)公共衛生衛生事件。目前,我國高校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機制雖已基本建成,但就公共衛生事件的防控和應急措施缺乏詳細方案或相對不完善。鑒于此,本文重點探討高校高致病性禽流感公共衛生事件的防控機制,以有力保障師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維護學校教學生活秩序以及安全與穩定。
一、預防為主、制定切實有效的防控措施
1.成立防控工作領導組。成立由校黨政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校領導任副組長、各院系部及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學校防控工作領導組,統一領導和指揮全校的防控工作。各院系部、各部門成立由本單位主要領導任組長的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本單位的防控工作。2.加強高致病性禽流感宣傳教育力度。在高校,除醫學類(包括人醫和獸醫)專業學生對高致病性禽流感相對熟悉外,多數師生對此病并不了解。因此,加強宣傳教育對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非常必要。可依托校醫院和宣傳部,通過廣播、校園網、宣傳冊、板報、微信、微博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什么是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傳播方式、日常預防措施等內容,使廣大師生逐步形成健康生活方式和良好衛生習慣。3.建設完善的監測網絡。建立以校醫院為中心的監測監控系統。校醫院可與班主任、輔導員、班干、舍長、同學或教工及門診病人,與校防控工作領導組,與保衛、后勤、教務、學生處、團委、工會等職能部門建立橫縱向聯系;可建立與屬地疾控中心監測系統的對外聯系。利于及時通報信息,接受上級衛生、行政部門的業務指導,督查防控措施的落實。4.嚴格執行日常衛生管理和監測制度。實行師生定期健康體檢制度。對出現發燒、咳嗽、呼吸急促、全身疼痛等癥狀的師生,按照高致病性禽流感“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的“四早”原則進行相應的處理。加強教室、宿舍、圖書館、閱覽室、自修室、食堂等公共場所的環境衛生管理工作。由于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主要有活禽攜帶,所以對可接觸活禽的高危人群比如校食堂工作人員、農業院校畜牧獸醫專業學生等要重點檢測,一旦發現可疑病例,按照“四早”原則做出相應處理。同時,高校食堂管理要遵循國家食品衛生法及相關法律法規,從食堂管理人員到員工,從硬件到軟件設施,從原料采購到成品售出,都要有一套有法可依、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嚴防帶毒雞肉、豬肉等流入食堂。對于農業院校,畜牧獸醫專業的學生在試驗過程中,嚴格按照試驗動物管理規定做好試驗動物的檢驗檢疫工作,以及做好學生的防護工作;避免類似于東北農業大學布病感染事件的發生。5.制定事件報告制度和報告程序。學校要告知每位師生均是公共衛生事件的法定報告人,一旦發現均有義務在第一時間向院系處室或院醫院報告;院系處室接到報告后應迅速向責任報告單位校醫院報告;校醫院接到報告后及時整理、核對、分析,向校防控工作領導組辦公室報告;校防控工作領導組辦公室負責向校領導報告,并按要求向當地和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報告。
二、科學規范、制定迅速高效的應急預案
高校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以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應急預案》制定符合本單位的應急預案,確保在發生高致病性禽流感公共衛生事件時,能夠及時、迅速、高效、有序地進行應急處理,最大程度地減少事件對師生健康造成的危害,保障師生身心健康與生命安全。1.成立應急處置工作組。成立高致病性禽流感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組,組長和副組長應由學校主要領導人擔任,成員由各院系部及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擔任。應急處置工作組負責事件的指揮、決策、處置、管理。應急處置工作組下設醫療救護小組、后勤保障小組、安全工作小組、宣傳工作小組、綜合事務小組等應急隊伍,分別做好病人救治、現場封鎖保護、疫情上報、師生情緒穩定、學校秩序維護,減少對其他師生群體的危害和社會影響,消除事件對師生所造成的近遠期心理影響等。2.加強技術培訓,提高應對能力。雖然很多高校制定了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急預案,但大多停留在紙面上,可操作性不強。因此,在高校制定應急預案基礎上,進行應急培訓、管理和有效的演練非常必要。就高致病性禽流感而言,可邀請上級衛生部門的專家給予指導,加強對疾病防控人員的技術培訓。同時,因突發事件處理過程中涉及校醫院、教務處、保衛處、總務處、學生處、宣傳部、后勤、各院系等多個部門,因此適時進行應急預案的演練尤為重要,從而提高學校各職能部門間的協調、配合能力。3.做好物質儲備,保障經費支持。學校財務處應專門設立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控制儲備資金,配合校醫院和后勤等部門做好各類應急物資儲備,包括防護用品、應急預防性藥物、抗病毒治療和對癥治療藥品、消殺藥械、檢測試劑等物資。
三、應急處理
1.成立事件現場指揮部。一旦發生高致病性禽流感公共衛生事件,應立即成立事件現場指揮部。學校黨政主要領導任第一責任人,提出應急決策,協調和部署,根據事件發展態勢,組織相關人員到達指定區域和崗位并履行各自的職責。邊調查、邊處理、邊救治,有效控疫情蔓延,減少或減輕事件給師生造成的不利影響。2.積極配合相關部門開展現場工作。醫療救護小組和后期保障小組積極配合上級醫療機構做好人禽流感病例的隔離、救治工作,并協助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和病例的主動搜索、標本采集等工作。安全工作小組做好應急處理現場工作人員的安全防護,防止發生交叉感染。學校應及時將事件發展變化情況報告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直至教育部,在事件發生期間,實行及時、準確、全面的日報告和“零”報告。宣傳工作組應及時地在適當范圍內通報事件的情況及學校采取的各項措施;保障信息公開、透明、準確,并進行正確的輿論引導;開展相應的宣傳教育,穩定師生員工情緒,提高師生員工的預防與自我保護意識。
四、適時終止事件應急反應
根據本地衛生部門分析論證后提出的建議及事件的嚴重程度,上報市、省、國家衛生、行政部門批準同意,適時終止事件的應急反應。
五、做好善后與恢復工作
學校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完成后,應爭取在最短時間內恢復正常的學習生活秩序。如因事件造成停課的,要對公共衛生場所進行徹底清掃消毒后復課;學生暫時停學的應在恢復健康并確定無傳染性后復學;對事情的救治情況、采取措施的效果、存在的問題和取得的經驗等進行全面的評估,并上報。做好一線人員的補助或致病人員的撫恤工作,表彰參與應急處置工作的先進集體和個人等。
近年來,高致病性禽流感在全球蔓延,不斷引起人類發病。針對高校這一特殊群體,建立有效的高致病性禽流感公共衛生事件防控機制越顯重要。各高校在制定科學規范、迅速高效的應急預案基礎上,堅持預防為主、常備無懈的原則,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公共衛生事件防控措施的落實。同時,加強事件應急培訓、管理和有效的演練,增強各部門間的有效配合以及協調能力。總之,要建立高致病性禽流感公共衛生事件防控工作的長效機制,從而有力保障學校教學、生活、科研工作的順利進行以及學校的安全穩定。
參考文獻:
[1]段小貝,陳少賢.公共衛生應急處置與案例評析[M].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
[2]蔡樂農,楊燕華,權正良.高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防范和應急處理[J].疾病預防質量控制,2006,13(5):58-59.
[3]王志彬,劉瑞鵬.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風險下養殖戶經濟損失評價[J].廣東農業科學,2012,(4):5-7.
[4]王邦俊.高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機制建立的探討[J].滁州學院學報,2014,16(2):107-109.
[5]衛生部.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應急預案[Z].2006-05-26.
[6]劉生明.新形勢下高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管理的探討[J].現代預防醫學,2012,39(19).
作者:程功鵬 張素梅 王榮軍 單位:河南農業大學牧醫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