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分析臨床學麻醉實習的帶教模式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轉變教學重點
傳統的教學模式普遍采取椎管內麻醉作為教學重點,這就使臨床專業學生在麻醉科實習時很容易產生輕視麻醉技術的思想,缺乏對麻醉學內涵的理解。而現代臨床麻醉的工作重點在于對病人圍術期生理機能的監測、調節與控制,保證病人安全、無痛的順利完成手術。無論臨床專業學生今后從事何種醫學工作,麻醉學的氣道控制技術、呼吸循環功能的監測控制技術及容量治療方法和基礎生命支持方法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們在實習帶教中轉變教學重點,強調學生對麻醉學內涵的理解,重點側重于呼吸循環調控、監測,氣道、心肺復蘇技術的實踐,以提高醫學生的臨床思維和技能操作能力。
2積極開展多媒體教學、模擬教學
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在麻醉科實習時間短,對于一些基本操作不一定有時間觀摩和實踐。而現今的醫療環境下,病人拒絕實習生檢查和操作的情況時有發生,還有一些麻醉技能如心肺復蘇、氣管內插管,客觀上不允許在病人身上進行訓練。因此,我們積極開展多媒體教學、模擬教學,既節省了教學時間,又達到了教學目標,彌補了目前實習生臨床實踐的不足。多媒體教學方式生動、形象,我們借助多媒體對教學的一些重點、難點進行補充。例如,讓學生觀看動脈穿刺、深靜脈穿刺的視頻,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仿真技術不斷完善,一些接近于真實的模擬醫療教具應運而生。因此,我們根據學生實習的需要,積極創造條件開展臨床技術模擬教學,如配置心肺復蘇模型、氣管插管模型等。我們安排專人負責學生的模擬訓練,給學生創造反復模擬臨床練習技能的機會,培養學生各種規范化的操作技能。
3結合臨床路徑進行帶教
臨床路徑(ClinicalPathway,CP)是由醫師、護士與其他人員對一特定的診斷或手術做最適當的、有順序的、時間性的照顧計劃,以減少康復延遲及資源浪費,使服務對象獲得最佳照顧品質。將CP理念引入臨床教學工作過程之中,以CP為平臺對臨床醫學生組織教學的方法,稱之為CP式教學法。根據臨床醫學專業的實習要求,我們選擇制訂了剖宮產手術麻醉、腹腔鏡手術麻醉和上肢骨折手術麻醉的臨床路徑,分別進行椎管內麻醉、全身麻醉和神經阻滯麻醉的臨床路徑教學。帶教教師結合病人和手術講解每種麻醉方法的適用對象、術前訪視和評估、麻醉前準備、麻醉管理、術后病人的鎮痛和隨訪,對實習醫生進行系統化、規范化的培訓。
4總結
綜上所述,臨床實習是學生從教室走向醫療崗位的過渡時期,是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起步階段。麻醉學是一門研究臨床麻醉、重癥監測治療、生命復蘇、疼痛機制及診療的二級臨床學科,專業特點使其在生命體征監測、緊急救護和治療、危重癥診斷處理等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我們在臨床麻醉帶教中,強化目標管理,轉變教學重點,積極開展多媒體教學和模擬教學,結合臨床路徑和循證醫學進行帶教,將多種教學方式相結合,有效提高了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在麻醉科的實習質量。
作者:胡乃琴胥亮龍豐云嚴蓉郭松青高巨單位:蘇北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