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護理禮節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效益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對于患者提出的疑問,不管能否解答,都要仔細考慮,對于不能解答的,也要作出合適解釋,如部分患者希望醫護人員保證術中不出意外,而事實上這是誰也不能保證的。由于患者之前簽手術單時已了解相關風險,此時提出類似的問題,其實質是心理上希望得到支持。護士可以向患者介紹手術的嚴謹性及手術風險的防范措施,并讓患者了解手術是否成功與患者的身心狀態密切相關,所以此時應該盡可能調整好狀態。同時,給予相關的心理支持,從積極的方面引導患者調整情緒,并向其保證會一直在手術室陪伴直到手術結束。
美學禮儀
①儀表美。由于手術室工作性質所決定,護士服裝不可能多樣化和個性化,但護士服應穿戴規范、整潔,讓患者感受到護士對工作態度認真,減輕心理上的焦慮感。此外,護士個人修飾方面要注意細節,雖然每位護士的容貌有所差別,但氣質方面可以培養,以增強親和力。因此,護士飽滿的狀態和優雅純熟的護理操作,對于患者而言也是一種鼓勵。
②語言美。談話的技巧非常多,但禮貌、溫和是非常必要的,在與患者溝通中要注意禮貌用語,多用請、麻煩您之類的稱呼。對于患者的話,思考后再作出回應,不要用過于直接的語言去刺激患者。對于情緒激動的患者出現過激語言時,要給予充分的理解和容忍,但不要任患者一味發泄。在患者情緒稍微緩和后,可以告訴患者“我們對的心情非常理解,若我們處在您現在的情況,可能還不能保持這樣的狀態。但您馬上就要手術了,情緒激動可能會造成血壓升高,對于麻醉和手術都是不利的。因此,為了您自己的手術安全考慮,請您先平復情緒,我們將認真為您服務。您若對護理有不滿意之處,請您提出來,讓我們有一個改正的機會。”
③業務美。在手術過程中,護士一方面要密切關注患者的相關指標和臨床癥狀,對于患者由于情緒原因出現緊張、焦慮等,要給予適時干預,可用目光注視患者、握著患者的手、撫摸患者的額頭等動作,讓他感受到自己受到重視;另一方面,密切配合主刀醫生進行相關的護理配合,動作要規范、有條理性,醫護之間的配合要默契,增強患者的信心。
評價標準
統計兩組麻醉意外或手術意外,以及患者術后30min身心狀態。采用生活質量核心量表(QOL-C30),包括4個維度: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物質生活,每個維度包括4個因子,共30個條目,得分越高,表明狀態越好。
數據處理
SPSS12.0軟件對相關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未發生手術意外或麻醉意外。術后30min軀體功能與心理功能評分如表1所示。觀察組各項指標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尤其軀體功能中的軀體不適感、睡眠與精力、活動與感覺,以及心理功能中的情感需求和自尊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討論
隨著人性化護理理念的普遍開展,對于患者身心舒適度的全面關注受到更多的重視。不管何種護理模式,均離不開語言溝通和護理操作。兩者具有相對的獨立性,語言溝通對于緩解患者情緒具有重要意義,而護理操作是護理的基本內容,兩者也有密切聯系。患者對部分護理操作感到不解,這就需要良好的語言溝通;而語言溝通能夠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從而更加順利執行護理操作。在這個過程中,護理禮儀是非常重要的。
手術室具有患者心理情緒不穩定傾向相對嚴重、護理操作相對復雜的特點。良好的溝通是進行護理操作的第一步。由于手術室護理時間相對較短,雖然術前有巡訪,但雙方的了解程度還比較有限,加之手術時間的緊迫性,因此需要護士對相關解釋簡明扼要,有較高的溝通技巧,如果解釋不清楚的話,很容易引起糾紛。由于不可能通過與患者的逐步接觸去了解患者,因此我們從患者的病情出發,同時從溝通的基本技巧出發,從平等、尊重、坦誠等基本前提入手,通過真誠的態度獲得患者的理解。從臨床體會來看,需要注意的是,對于不能回答的疑問,不能表現得含糊其辭或驚慌失措,否則會影響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信心,并引起患者的連續追問。應該掌握話語的主導權,用穩定的態度感染患者。
此外,僅溝通上的禮儀還不夠,在服飾、具體操作等方面,也應該表現得較優雅從容。若不能做到上述要求,那么至少也應該規范操作。
從臨床統計來看,術后30min觀察組QOL-C30多項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提示觀察組患者在術中身心舒適度更高。這樣,一方面術中患者心理應激反應更小,相應的身體消耗更低;另一方面,術后心理調整更快,有利于順利進入住院調整階段,從而利于身體康復。我們認為,護理禮儀應用于手術室護理,對于提高手術安全性和促進患者術后康復非常有意義,值得同行考慮。
作者:施小春單位:浙江上虞市第二人民醫院手術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