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左卡尼汀治療心肌病心力衰竭的效果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研討左卡尼汀對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治療效果。方法:以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期間在某院接受救治的80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患者所用治療方案為依據進行分組,將入組患者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實施常規療法,給予觀察組左卡尼汀治療方式,對兩組治療效果進行比較。結果:對照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77.5%,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5.0%,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和觀察組治療前腦鈉肽(BNP)和左室射血分數(LVEF)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BNP和LVEF對比,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給予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左卡尼汀治療方案,可使治療效果得到明顯提升,有利于改善BNP和LVEF水平,值得在深入研討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廣應用。
關鍵詞:左卡尼汀;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BNP;LVEF
缺血性心肌病是冠心病的一種特殊類型,多發生在晚期階段,多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所致,包括限制型缺血性心肌病和充血型缺血性心肌病兩種類型,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與生活質量。心力衰竭是缺血性心肌病較為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在該疾病某一發展階段必然會出現,往往以勞力性呼吸困難為主要表現,嚴重時可引發左心室功能異常[1~2]。為探討合理有效的治療方案,我院抽取收治的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予以左卡尼汀治療,方案取得明顯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2015年10月~2017年10月間在我院接受診治的80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根據護理方式將入組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40例。對照組中男23例,女17例;年齡60~82歲,平均年齡(71.8±1.5)歲;病程0.9~11.2年,平均病程(7.5±0.6)年。觀察組中男19例,女21例;年齡62~81歲,平均年齡(71.6±1.8)歲;病程1.0~11.5年,平均病程(7.7±0.5)年。對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進行比較,差異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案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療法,根據患者病情發展程度給予適量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利尿劑、硝酸酯類、β-受體阻滯劑類藥物。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方案基礎上加用左卡尼汀注射液(生產廠家:常州蘭陵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00543,規格:5ml∶1g*5支/盒),靜脈推注,起始劑量為10~20mg/kg,與5~10ml注射用水融合,3min內注射完畢,根據患者具體癥狀表現進行劑量的調整,治療過程中及時處理解決異常情況。兩組患者治療時間均為4周。
1.3觀察指標
兩組治療總有效率和治療前后腦鈉肽(BNP)和左室射血分數(LVEF)。療效判定標準[3]:顯效:心力衰竭癥狀明顯緩解,心功能改善超過2級;有效:心力衰竭癥狀得到明顯控制,各項體征明顯改善,心功能改善達到1級;無效:臨床癥狀和各項體征無明顯變化,心功能基本上沒改善,或病情比治療前更嚴重。治療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0.0統計處理文中數據。計數資料如治療總有效率用百分數(%)進行表示,χ2檢驗;計量資料如護理前后BNP和LVEF用(x±s)表示,t檢驗。以P<0.05表示數據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結果
對照組患者和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77.5%和95.0%,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治療前后BNP和LVEF比較結果
對照組治療前BNP為(1986.2±119.6)pg/mL,LVEF為(32.8±1.6)%,觀察組治療前BNP和LVEF分別為(1989.7±124.2)pg/mL和(33.2±1.8)%,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BNP和LVEF,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缺血性心肌病不是某種具體的疾病類型,而是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導致的心肌缺血、彌漫性纖維化,進而出現的近似于原發性擴張型心肌病的綜合征。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劇。使得該疾病發病率呈現出明顯上升趨勢,逐漸成為影響人類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在缺血性心力衰竭的發展過程中,患者普遍會出現心力衰竭癥狀,通常出現在患者心肌梗死發作早期或胸痛發作時,病情嚴重時可朝著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和端坐呼吸等,同期可伴隨全身無力、虛弱等表現,若患者合并右心室衰竭癥狀,可在發病晚期出現食欲不振、右上腹脹痛等癥狀表現[4](端坐呼吸是一種強迫體位,指的是患者為緩解呼吸困難而不得不選取的一種端坐或半臥位狀態,目的在于減少回血量,減輕心臟負擔)。左卡尼汀是類維生素營養素,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其中以山羊肉中含量最高,很少甚至幾乎不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該物質通常在人體心肌、骨骼肌內存在,以促進酯類代謝為主要功能,對肉堿缺乏導致的各種癥狀有著明顯的改善作用。它在哺乳動物能量代謝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不但能夠在線粒體基質中帶人長鏈脂肪酸,使其產生氧化,提供足夠能量維持細胞生長繁殖,它對產自線粒體內部的短鏈脂酰基也有著良好的輸出效果。適量補充左卡尼汀,對緩解該物質缺乏導致的脂肪代謝異常、心肌、骨骼肌組織功能異常等癥狀有著明顯的緩解作用。左卡尼汀可為肌肉細胞尤其是心肌細胞提供充足的能量,也為腦、腎等多個組織器官的運行提供能量;此外,它能夠通過增加能量的方式緩解組織缺血缺氧癥狀,促進組織器官功能的提高[5]。從本次研究結果中可看出,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依次為77.5%和95.0%,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左卡尼汀對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有著明顯的治療效果;治療前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的BNP水平和LVEF水平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兩組患者治療后的BNP和LVEF水平進行比較,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意味著左卡尼汀在改善BNP水平和LVEF水平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綜上所述,在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治療中使用左卡尼汀,不但有利于提升治療效果,在改善患者BNP和LVEF水平方面同樣發揮著重要作用,推廣應用價值明顯。
參考文獻
1姜元鵬,李國慶.缺血性心肌病與非器質性心臟病室性期前收縮起源部位的對比研究.臨床心血管病雜志,2016,32(7):748~750.
2邊原,裴斐.擴張型心肌病患者發生短暫性腦缺血1例.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6,9(8):165~166.
3吳春濤.鹽酸曲美他嗪治療缺血性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的臨床療效觀察.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6,14(7):676~678.
4季紅慧,羅秀英.血漿標志物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急性心力衰竭發作及腎功能異常的關系研究.浙江醫學,2016,38(12):943~945.
5王敏,孟建宏,李聯社,等.參麥注射液聯合左卡尼汀治療擴張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療效觀察.陜西中醫,2016,37(9):1107~1108.
作者:周勝玲 單位:雷州骨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