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運動性貧血的醫療現況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作者:王瀟潔方素萍周軍單位:首都體育學院北京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分子生物室
降低紅細胞溶血的發生
1是天然的自由基清除劑
針對由于自由基生成增加導致紅細胞溶血的情況,現代中藥藥理研究認為,人參、枸杞子、靈芝、何首烏等富含稀有元素鍺,能夠提高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單胺氧化酶的活性,降低血漿中脂質過氧化作用,可減少自由基的形成,增加自由基的消除,從而提高自由基損傷防御系統的功能,增強機體的運動能力。國內外研究人員通過中藥提純萃取作用于動物實驗模型,得出在抗自由基方面的中藥還有三七、刺五加、紅景天、絞股藍、蜂王漿、銀杏葉提取物等,具有較強的抗自由基損傷和抗脂質過氧化損傷的作用,是天然的自由基清除劑。
2影響紅細胞膜的滲透性
針對運動訓練引起血糖下降引發的紅細胞膜離子通透性增加、細胞滲透壓改變,從而導致紅細胞變形能力下降,紅細胞溶血增加的情況,有實驗發現運動性貧血運動員和大鼠的紅細胞Na+-K+-ATP酶活性降低,紅細胞內離子平衡失調,從而影響紅細胞膜的滲透性。使用人參、肉蓯蓉、淫陽藿、黃芪、枸杞等中藥制成的抗運動性貧血劑,可提高Na+-K+-ATP酶活性,改善紅細胞膜的滲透性和變形性,對磷酸旁路代謝途徑也有明顯的改善作用,從而達到維持紅細胞形態的目的。
3加速乳酸的清除
針對長時間運動乳酸堆積,血液pH值下降導致紅細胞溶血增加的情況,許多中藥諸如黨參、猴頭菇、中藥復方(人參、黃芪、山藥、川芎、黃芩等)提取液、紅景天及其復方等均可提高運動時乳酸脫氫酶的活力,促進乳酸的代謝,可降低運動時機體乳酸含量,從而延緩疲勞的產生。靈芝含豐富的氨基酸、微量元素,可為機體合成血紅蛋白提供充足的原料,含量增高不僅有利于有氧氧化能力增強,而且有助于延緩肌肉中乳酸的生成和減少血乳酸的堆積,加速乳酸的清除,延緩疲勞的出現。
提高血紅蛋白水平和紅細胞數量
運動員在長時間大負荷運動訓練時,常伴有血紅蛋白下降的現象。血紅蛋白的含量直接影響有機體的有氧氧化能力,從而影響耐力運動員的運動能力和運動成績?,F代中藥藥理研究發現,補氣養血類中藥黨參、黃芪、大棗、當歸、熟地等具有促進骨髓造血功能,增加血液中紅細胞和血紅蛋白含量,提高血液輸氧的能力的作用,從而達到提高人體耐力和運動成績的目的。也有實驗研究表明,通過對服用紅景天制劑前后運動員的血液常規檢查的對比發現,服用紅景天制劑后血紅蛋白水平明顯提高,貧血癥狀得到改善。近年來國內學者配制的營養補劑,如海星提取液、螺旋藻口服液、補脾1號口服液、天然植物提取液、抗疲增力湯及霸王七、絞股蘭、阿膠等多味中藥配制成的口服液,經動物實驗和人體實驗證實,均有提高血液血紅蛋白含量的作用。
對激素的影響
促紅細胞生成素在紅細胞的生成過程中,有防止細胞凋亡和促進細胞增生的雙重作用。血睪酮可以促進紅細胞生成素、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的生成,直接刺激骨髓的造血功能。當長時間大負荷運動訓練使機體處于缺氧或貧血狀態時,血睪酮便會刺激腎臟釋放促紅細胞生成素,以促進紅細胞的生成和血紅蛋白的合成。中醫理論認為"腎生髓化血",貧血屬腎陽虛衰,為正虛邪實證,本草中有許多補血行氣、溫腎壯陽的有補益作用的藥味及復方對各種貧血有良好的療效。人參可以補元氣,益氣活血,且對造血干細胞的增殖分化有明確的刺激作用,能促進骨髓的造血功能,促進EPO的生成,從而使血液中RBC和Hb的生成增加。用人參、當歸、黃芪、仙靈脾、枸杞子、生地及大黃等配伍使用,可益氣、活血、補腎而生血,結果表明,可顯著降低大鼠的肌酐和血尿素氮,明顯增加Hb和EPO水平,使貧血狀況和腎功能得到顯著改善。
還有研究報道用仙靈脾、人參、丹參、川芎、生大黃組成益腎活血膠囊,具有調節機體免疫功能、刺激骨髓造血機能、改善腎功能的作用。運用黨參、黃芪、當歸、茯苓、丹參、仙靈脾等組成的腎血康,對誘發的大鼠腎衰性貧血與腎臟慢性炎癥病變、腎功能受損、EPO分泌不足及紅細胞脆性增加等原因造成的貧血效果明確,能提高EPO水平,使血中Hb、HCT明顯升高,肌酐及血尿素氮明顯降低。其中黨參可使紅細胞、血紅蛋白增加,且無溶血作用;黃芪可促進紅細胞的生長發育和成熟;當歸有抗凝及抑制纖維組織增生的作用,從而改善腎臟微循環;丹參能提高血漿EPO的水平,降低其抑制物活性;仙靈脾可提高睪酮濃度,促進EPO的分泌,刺激紅系祖細胞生成。
運動性貧血不同于普通人群的貧血,目前普遍認為其屬于中醫中"萎黃""血虛"病癥。中醫理論認為,運動員尤其是耐力項目運動員,長期從事長時間大負荷的運動訓練,運動強度經常超過其人體所能承受的能力限度。勞則氣耗,過度勞累易傷氣,也容易引起機體的疲勞。因此容易出現元氣虛損、五臟功能失調的癥狀,而導致運動性貧血的發生?!案握吡`極之本”的觀點認為,人的運動能力在于筋力,而肝主筋司運動,因此人體對疲勞的耐受能力以及運動耐力均受制于此?!稄埵厢t通》中記載:“人之虛,非氣即血,五臟六腑莫能外焉。而血之源頭在乎腎,氣之源頭在乎脾?!蹦I為人體先天之本,作強之官,技巧出焉。運動員的技術、技能和力量的發生都與腎臟有關;脾為后天之本,主四肢、肌肉,為氣血生化之源,若脾氣虛弱則四肢、肌肉、筋脈失養,容易疲勞。且脾主統血,肝主藏血,腎主精血,因此長時間大負荷的運動訓練會引起肝、脾、腎的虧虛。長此以往,脾虛氣弱不能化生血液則見血虛,腎虛則無以溫養五臟,精血化生無源,最終就會導致運動性貧血的產生,從而影響運動員的運動能力,運動耐力和運動技術的發揮,最終使運動員的運動成績受到影響。
中醫藥治療運動性貧血要突出整體觀念,重在辨證施治,分型治療,這諸多作用在同一研究對象中哪些發揮了主要作用,哪些發揮了次要作用,它們之間的關系如何;針對不同環境、不同項目運動員、不同性別、不同的年齡段其作用是否有差異,是中藥治療運動性貧血深入探討和研究的一個重要方面。目前有研究表明,補血補氣中藥對于治療屬中醫氣血兩虛證的缺鐵性貧血有較好療效;運用補腎益髓、補益心脾等療法等治療屬中醫“血證”“、虛勞”的地中海性貧血也較為有效,諸如以上的藥物或方法為中藥治療運動性貧血提供了新的思路。
根據貧血的共同病癥特點,能否利用不同種類貧血的交集施以相應的中藥治療,并推斷某類中藥對于治療不同種類貧血的機制和作用,進而充分利用此類藥物對于運動性貧血的治療作用,尋求更多更為有效的運動性貧血治療方法,并且借此提高中藥治療運動性貧血的療效,這也是今后研究中藥治療運動性貧血的趨勢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