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醫學檢驗專業互動教學法的實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學生學習積極性高
多媒體輔助教學中視頻教學可使抽象的教材形象化,使教學過程生動、有趣、有感染力,學生能更好地理解和記憶所學內容。比如,學習痢疾阿米巴的運動特點,傳統教學用文字描述其抽象的運動方式,學生很難理解,而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在播放視頻的同時描述其運動的特點,學生通過觀看視頻很快就能掌握其知識要點,可進一步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2開展互動式教學的必要性
傳統的寄生蟲學實驗教學往往是教師在課堂上“一言堂”、唱“獨角戲”,講完以后,學生根據教師講解的內容再進行形態觀察或是實驗操作,是典型的“灌輸式”教學,這種傳統教學模式既不能保證教學質量與效率,又不利于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從而影響了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人才的培養。而互動式教學強調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動參與,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力爭做到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良性互動,實現培養創新型人才的目標。互動式教學模式是指教師“教”與學生“學”兩個過程互相作用的整體性動態過程。具體表現為在教學活動中教師的主導施教和學生的主體認識相輔相成,即“教”與“學”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促進、有序發展[5]。
3多媒體輔助結合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寄生蟲學檢驗實驗中的應用
3.1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應用人體寄生蟲學是一門以形態學為主的學科,實驗的大部分內容是寄生蟲的形態學觀察,包括消化道常見蠕蟲,消化道與泌尿生殖道常見原蟲,肺、肝膽與淋巴系統常見寄生蟲,血管內與紅細胞內寄生蟲,皮膚、肌肉和有核細胞內寄生蟲以及一些節肢動物傳病媒介。這些寄生蟲的學習重點主要是各種寄生蟲和寄生蟲卵的鏡下形態的掌握。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我們首先精選典型示教片用多媒體顯示系統采集和儲存各種寄生蟲的鏡下形態,并和臨床緊密聯系,收集一些新鮮的寄生蟲標本,拍攝圖片與視頻,然后精心制作多媒體實驗課件。實驗課時,教師首先利用多媒體,對所要學習的重要形態進行講解,學生根據教師講解的內容進行示教片和標本的觀察,觀察完后,教師再根據帶教時碰到問題先請學生代表對本次課的學習內容作出總結,提出難點,教師再根據本次課的情況,利用多媒體對比較難的鏡下形態進行分析,然后再對本次課學習的不同寄生蟲的形態進行總結歸納。由于我們采集的圖片全部來自示教片,視頻來自臨床標本,所以學生在觀察標本的時候就能很快掌握要點,學習效率較高,再通過教師的總結歸納,能較好地掌握所學習的寄生蟲形態學知識。
3.2多媒體輔助結合互動式教學的應用互動式教學模式強調師生雙向互動,這種互動式教學的優點在綜合實驗項目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寄生蟲學檢驗實驗除了形態學觀察以外,寄生蟲檢查技術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實驗內容,該部分主要是糞便中寄生蟲檢查技術,血液及其他排泄分泌物寄生蟲檢查技術等綜合性實驗。由于綜合性實驗學生已經掌握了相關的基礎理論知識、相關寄生蟲各階段的形態,如果還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單純的灌輸式講授,學生被動地接受,很容易使學生缺乏學習的興趣和動力,更別說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和科學的思維方法了。而應用互動式教學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其教學質量,培養其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糞便中常見寄生蟲卵的檢測,在實驗開始,教師可以采取提問的形式,糞便中可以檢測到哪些寄生蟲卵,為什么可以檢測到這些蟲卵,檢測到的這些寄生蟲卵在形態上有什么特點?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和學生先進行討論,然后派一名代表進行敘述,如果回答不正確或是不完整,其他的學生可以糾正和補充,教師再根據學生的討論和發言情況進行有目的和有意識的引導,使他們能夠把所學知識和經驗運用起來,而不是再次進行講解和灌輸;最后教師再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對糞便標本的寄生蟲檢查技術及糞便中常見寄生蟲卵的重要形態學特征進行比較并把文字總結和圖片直接顯示在屏幕上,學生再進行糞便中常見寄生蟲卵檢測的實驗操作。這大大地增加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高了學生的實驗學習效率。
總之,寄生蟲學檢驗實驗教學在形態學部分主要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學生能夠更直觀更高效地掌握各種寄生蟲不同階段的形態特點,相比傳統教學,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都明顯提高。在綜合實驗部分應用多媒體輔助結合互動式教學,能夠提高學生對常見寄生蟲病的實驗診斷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學生對寄生蟲檢驗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