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談醫學檢驗設備自動控制方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傳統的自動控制方法,其控制信號極易被限制,導致數據傳輸能力有限、動態指令無法實現,因此提出基于無線傳感技術的醫學檢驗設備自動控制方法。該方法利用BP神經網絡,獲取醫學檢驗設備自動檢驗規律;通過設置通訊條件,設置醫學設備自動控制邏輯;基于無線傳感技術建立信號接發網絡拓撲結構,剔除控制信號限制條件;依據醫學設備與電信號之間的關系,制定設備分級檢驗過程的自動控制方法。實驗結果表明與文獻方法相比,所提出自動控制方法的控制限號不被限制,傳輸動態指令的能力更強、控制效果更好。
關鍵詞:無線傳感技術;醫學檢驗設備;自動化檢驗規律;控制邏輯
為了驗證醫療設備的智能化應用效果,學界對醫學檢驗設備展開自動化控制研究[1-2]。文獻[3]采用模糊PID控制算法,結合半波電壓自動控制技術,實現高精度自動調節調制器半波電壓,將自動控制系統運用于電光調制器,使該調制器的偏置電壓一直處于調制特性曲線的中點,并對高傳輸速率調制進行實驗。該方法的調制信號能夠不失真的傳輸,有效抑制半波電壓漂移問題,但該方法未獲取檢驗設備自動檢驗規律,其動態指令無法實現。文獻[4]設計了一種環形低速風洞自動控制系統。該系統運用PLC作為主控單元,依據靜壓差和風速的關聯,并自動采集并計算空氣溫度、大氣壓力、靜壓差,采用PID控制模塊控制變頻器,結合控制電動機的轉速變化情況,自動輸出環形低速風速。該方法能夠實現風速傳感器自動化檢測,其傳輸動態指令較強,但該方法未建立信號接發網絡拓撲結構,其控制信號易被限制。文獻[5]采用深度Q值網絡算法,結合神經網絡及強化學習技術,依據得到的傳感器信息訓練神經網絡決策,完成自動小車的控制。該方法能夠依據傳輸動態指令有效控制自動小車,但其數據傳輸能力有限。因此針對傳統方法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出基于無線傳感技術的醫學檢驗設備自動控制方法。無線傳感技術將類型與特征不同的電信號綜合處理,通過感應與控制形成一個歸一化、且具有分析與判別能力的傳感器網絡,實現對信號的完整輸出。基于無線傳感技術的自動控制方法,充分利用該技術動態拓撲網絡結構、以及強有力的信號傳輸能力,解決傳統控制方法的現有問題。該自動控制方法的提出,不僅解決傳統方法信號輸出被限制的難題,還針對復雜的設備檢驗原理、檢驗流程制定合理的控制邏輯,為國家醫學設備的完善與發展提供科學的研究依據,為醫學檢驗提供強力的技術支持。
1基于無線傳感技術的醫學檢驗設備自動控制方法
1.1獲取醫學檢驗設備自動檢驗規律
以傳統醫學檢驗設備自動控制方法為研究前提,此次提出的基于無線傳感技術的自動控制方法,需要預先研究其自動檢驗規律,根據該規律制定合理的設備控制邏輯。因此利用BP神經網絡學習并存儲大量輸入、輸出數據的映射關系獲取醫學檢驗設備自動檢驗規律。已知BP神經網絡的基本結構,如圖1所示。根據上圖可知,BP神經網絡由輸入層、隱層、輸出層組合而成,且層與層之間的神經元相互連接。假設神經元的個數為n,每個神經元對應的輸入參數為xi,輸出參數為yi,則神經元的輸入值可描述為:X=x1,x2,…,x(n)T,P=p1,p2,…,p(n)T則表示神經元之間的連接強度,即連接權重,則輸出值如式(1)。根據上式輸入醫學檢驗設備的檢驗一般參數,計算神經網絡某一節點的數據輸出值,得到計算結果yi,對該結果進行n次迭代,輸出第i個節點的平方誤差,并獲取誤差平均值。根據該值結合輸入層與輸出層的神經元梯度,得到權值修正結果,以此獲取醫學檢驗設備的自動檢驗規律[4]。醫學檢驗設備的部分規律獲取結果,如表1所示。根據上表中的數據,該將醫學檢驗設備的控制參數均勻分配,由此獲取規律分析結果如式(2)。(2)式中:y′表示最終得到的規律運行數據;maxyi表示最大輸出值;minyi表示最小輸出值,以此實現對醫學檢驗設備自動檢驗規律數據的獲取。
1.2設置醫學檢驗設備自動控制邏輯
實現醫學檢驗設備的自動控制,需要將獲取到的規律性輸出數據為依據,設置醫學檢驗設備自動控制邏輯。該邏輯的設置前提,需要滿足以下條件:第一個條件是要允許醫療設備與控制PC機實時通訊;第二條是要滿足醫學檢驗設備的遠程控制要求,包括本地控制和聯網控制[5]。本地控制、聯網控制下,醫學檢驗設備與控制PC機的電腦實例,如圖3所示。當滿足上述自動控制條件時,重新設置設備與控制系統之間的通訊方式,與醫學設備之間建立聯系,并初始化;該自動控制通過重新設定訊通方式,將控制指令通過圖3中的控制實例傳輸給醫學檢驗設備;設備根據接收指令,給自動控制程序一個信息反饋,并執行輸入的檢驗指令;同時醫學檢驗設備在執行檢驗指令的同時,將所有事件均實時反饋給自動控制中心,該通訊邏輯的限制參數如式(3)。(3)式(3)中:k表示邏輯限制參數;a表示限制基本條件;c表示限制附加條件;λ表示一個固態常量。根據參數k約束自動控制邏輯的邊界極值,自動控制與設備之間的通訊邏輯[6]根據上圖4中的通訊邏輯,設置自動控制與醫學檢驗設備之間的數據接收與傳輸方式,當設備接收控制中心發送檢驗執行指令時,設備會給控制中心一個響應信號,以此確定與控制中心的實時通訊,確保自動控制操作過程實時可控。
1.3基于無線傳感技術建立信號接發網絡拓撲結構
醫學檢驗設備自動控制模塊的實現,需要根據設置的通訊邏輯建立信號接發網絡拓撲結構,實現對傳輸信號的可靠控制。已知當操作人員向醫學檢驗設備輸入檢驗指令時,該設備的通行模塊,會按照通訊邏輯,向中央控制中心輸送執行指令電信號,因此采用無線傳感技術,根據指令執行信號歸一化處理結果,建立信號接發網絡拓撲結構。假設水平與垂直方向上的信號采集頻率在0.5Hz~1500Hz之間,標定的數據輸出結果與設備獲取信息的速度之間的公式如式(4)。(4)式(4)中:fy(i)表示輸出信號與醫學設備之間的標定結果;V1表示最高輸出電壓;V2表示設備傳感器的最低輸出電壓;VOUT表示歸一化處理電信號時的實時電壓[7]。將歸一化后的標定結果進行運算,實現無線傳感技術下,傳輸信號自動控制網絡結構的建立,如圖5所示。(9)式中:q表示根據網絡節點序列獲得的控制強度配比結果;T表示設備一個檢驗階段的周期參數。將上述配比輸入到控制PC機管理醫學檢驗設備的控制平臺中,試運行醫學設備,當檢驗結果符合醫學設備常規檢驗結果,則完成對醫學檢驗設備自動控制方法的設定,實現基于無線傳感技術的設備自動控制[10]。
2實驗
提出對比實驗,將基于無線傳感技術的自動控制方法,與傳統的自動控制方法進行對比,分析兩種方法對于多種動態拓撲指令的適用效果。
2.1實驗準備
搭建實驗測試平臺,此次實驗測試選用監測系統,對醫學檢驗設備的自動控制過程和控制結果進行測試。該檢測系統的監測分析界面,如圖7所示。將監測系統與醫學檢測設備之間建立網絡連接,確保監測系統可以獲取設備的實時運行狀態。選取的實驗測試對象,如圖8所示。上圖中,設備1作為實驗組測試對象;設備2作為對照組測試對象;設備3則作為替補使用對象。將上述實驗對象與控制計算機相連接,形成完整的實驗測試環境。設置實驗參數,分別利用兩種自動控制方法控制兩組實驗測試對象。數據為此次實驗測試基本參數,如表2所示。上表中的數據,為此次實驗需要測試的運行動態指令。為保證實驗測試結果真實可靠,分別將兩種控制方法下的測試對象試運行15min,沒有問題后開始實驗。
2.2結果分析
此次實驗測試中,設置100組數據應用,每組數據100MB大小,設置標準數據輸出量曲線,分別采用文獻[3]方法和所提方法對輸出數據進行控制,并將控制曲線與標準值曲線進行對比,所得曲線對比結果,如圖9所示。根據圖9可知,所提方法與標準值曲線高度擬合,文獻[3]方法偏離標準曲線十分明顯,由此可見,所提方法在數據輸出量的控制方面,比文獻[3]方法高出很多。將所提出控制方法以設備1為實驗組測試對象,其測試結果記為實驗A組;文獻[3]方法將設備B作為對照組測試對象,其測試結果記為實驗B組。對比測試實驗結果,如圖10所示。根據上述兩組對此測試結果可知,在同樣的測試時間、同樣的動態執行指令的測試條件下,基于無線傳統技術的自動控制方法,嚴格遵循動態指令控制醫學檢驗設備的程序運行,根據曲線走勢可知,實驗A組曲線與期望曲線極為近似,可見該控制方法并沒有限制設備的控制信號,對動態指令信號的傳輸能力極佳,從而使控制效果接近理想效果。而傳統的控制方法,其曲線走勢與期望曲線相似程度極低,可見傳統的自動控制方法受不同的動態指令影響,其控制信號被限制,對動態指令的數據傳輸能力差,因此無法保證控制效果可以達到理想狀態。
3總結
此次提出的自動控制方法,在傳統控制方法的基礎上,通過分析設備在檢驗過程中的規律,設置自動控制與醫學設備之間的通訊邏輯,通過無線傳感技術控制傳輸信號,以此制定更加合理的醫學設備自動控制方法。但該方法并沒有進一步闡述通訊邏輯的控制方式,今后的分析與研究,可以著重對邏輯控制下的通信方法進行詳細描述,實現對醫療檢驗設備自動控制方法的全方面研究。
參考文獻
[1]覃貴禮,王顯梅.基于云平臺的光電伺服自動控制系統[J].激光雜志,2018,39(10):133-136.
[2]金賀榮,劉達.面向筒類艙段自動裝配的兩點定位調姿方法[J].中國機械工程,2018,29(12):1467-1474.
[3]汪磊,閆繼送,呂子敬,等.基于半波電壓自動控制的偏置控制儀實現方法[J].國外電子測量技術,2018,37(6):75-79.
4]褚衛忠.環形低速風洞自動控制系統設計及其測量不確定度評定[J].工礦自動化,2017,43(8):1-5.
[5]王立群,朱舜,韓笑,等.基于深度Q值網絡的自動小車控制方法[J].電子測量技術,2017,40(11):226-229.
[6]余修武,周利興,余齊豪,等.基于剛分簇與雞群優化的深井無線傳感網絡定位算法[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2019,54(4):870-878.
[7]金合麗,劉半藤,陳唯,等.基于遺傳算法的水下傳感器網絡節點部署算法研究[J].傳感技術學報,2019,32(7):1083-1087.
[8]尹紅霞,劉雅文,楊娉娉,等.正交鳥籠頭線圈質量控制檢測與建立處置界限的初步實踐[J].中國醫學影像技術,2018,34(1):123-127.
[9]孟巖峰,胡書舉,許洪華.具有參數自適應特性的并網變流器無交流電壓傳感器控制方法[J].電力自動化設備,2019,39(7):1-6.
[10]朱玉田,李凱,劉釗.基于狀態圖的裝載機自動變速控制[J].中國工程機械學報,2019,17(1):1-4.
作者:段曉曼 單位: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