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護理本科生認知度及影響因素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對象與方法
1.1調查對象
1.2調查問卷設計
通過廣泛閱讀文獻資料,自行設計與護理本科生專業觀相關的問卷,內容包括選擇讀護理專業的原因、對護理社會地位的認識、對從事護理職業的態度、對從事護理職業的認識、對護理本科教育學制的認識和未來就業方向等17道問題。
1.3調查方法
采用整群抽樣方法抽取對象,以班為單位,調查員在調查前說明本次調查的目的和要求,共發放調查問卷164份,由學生自己填寫,當場回收問卷164份。經整理,剔除無效問卷2份,有效率為98.78%。1.4統計學處理采用SST2.0統計程序進行檢驗。
2結果
2.1一般情況四年制護理本科生77人(47.53%),五年制護理本科生85人(52.46%)。其中男生21人(12.96%),女生141人(87.O4%)。
2.2擇業主要因素、擇讀護理專業的主要原因、從事護理職業的態度及對護理職業的認識經統計學處理,四年制與五年制護理本科生認知度差異無顯著性,故合并統計。
2.3四年制與五年制護理本科生對本科學制認識的比較五年制護理本科生認為學制太長占67.06%,四年制護理本科生認為學制合適的百分比高于五年制護理本科生,差異有高度顯著性(=51.09,P<0.001)。
3討論
自1983年我國恢復高等護理教育以來,護理教育從單一層次的中等護理教育逐步轉向為中專、大專、本科及本科以上多層次的護理教育體系,為提高護士隊伍素質奠定了基礎。專業思想教育已成為護理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如果護生不能對護理專業有正確的認識,熱愛護理專業,那么就不可能成為優秀的護理人才。為了解醫學院校護理本科生的專業認知度及影響因素,本次整群抽查162名護理本科生,調查結果顯示:多數護理本科生擇業的首要因素是工作穩定性,其次是經濟收入、工作環境、社會地位,擇讀護理專業的主要原因是易就業,有35.19%的護理本科生是被迫的,只有6.17%是喜歡的。說明多數人擇業時是比較現實的,看到了護理行業的一大優勢,在我國,護士的數量遠遠不夠,醫護比例嚴重失調,按照衛生部要求,我國醫院的醫生和護士的比例是1:2,重要科室醫生和護士的比例應是1:4。而目前全國1:0.61的醫護比例遠遠達不到衛生部的要求,這為學習護理專業的畢業生提供了廣闊的就業空間。態度是影響學習行為的重要因素,只有具備有良好的學習態度,才能把知識學好掌握好。但是,喜歡護理專業的學生占的比例相當少,相當一部分是被迫的,她們可能受到歷史、社會、家庭因素的影響或是自身不感興趣,甚至有50.62%的同學畢業后設法換崗,想換崗的比例五年制護理本科生(58.82%)高于四年制護理本科生(41.56%),這說明了多數護理本科生的專業思想不穩定,學校應在入學時及平時的教學生活中,加大對護理專業的宣傳,有意識地加強學生的專業觀教育。尤其是對五年制的護理本科生,應該讓她們多了解本專業的特色、培養目標、就業遠景等。因為護理本科生的專業態度直接關系到我國高素質護理人才隊伍的發展,積極的專業觀不僅利于學生的發展,同時可減少護理人才的流失,促進學科的發展。四年制和五年制護理本科生都是高等醫學院校培養的高素質護理人才,但在學制上相差一年,五年制護理本科生兼并英語方向,旨在培養具有國際視野、良好英語綜合應用能力、持久競爭力的高級護理人才l4J。根據本次調查顯示:認為學制合適所占比例四年制護理本科生(70.13%)高于五年制護理本科生(32.94%),差異有高度顯著性(P<0.001),而將來的就業方向選擇出國或考研的比例五年制護理本科生(27.06%)高于四年制護理本科生(6.49%),差異有高度顯著性(P<0.001)。這說明有部分學生看到了護理本科(英語方向)在就業前景上的優勢,但大部分五年制的護理本科生對自己所學專業的學制還不理解,多數學生覺得學制太長(67.06%),特別是當同一年級的四年制護理本科畢業生先畢業工作后,心里不免產生落差感。因此,學校有關部門應加強宣傳教育,讓五年制的學生多了解本專業優勢,注重英語綜合能力的培養,多開設有益于該專業的課程,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及積極性,也讓學生們多了解一些有關護理行業的市場發展需求,以鞏固她們的專業思想。當今社會,隨著國際醫療市場對護理人員的需求激增,“護士荒”現象已日益突出地擺在各國醫學界面前。世界性的護理人才資源的短缺,給我國護理人員創造了更多邁出國門、邁向國際市場就業的機會。因此,有深厚的專業知識、較高的綜合素質和流暢的國際交流語言的護士在國際上就業、發展前景十分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