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全科醫學教育體制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1全科醫學定義
全科醫學是以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為指導思想,將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社會醫學、預防醫學、行為醫學以及醫學倫理學的有關內容進行綜合,提供社區為范疇、家庭為單位、個人為中心醫學服務的一門高層次的醫學專科。
1.2全科醫學的原則
1.2.1醫療體系門戶的責任原則:一般認為,在1000名健康人中,約750人有健康問題,其中僅一人需住大醫院,5人需專科醫療,9人住一般醫院,約250人可由全科醫學培養的全科醫生(GPs)治療。因此,全科醫學的首要原則即是守好醫療體系的門戶。
1.2.2明顯特征的全科服務原則:包括以病人為中心的人格化,即新型的醫患互動關系服務(希波克拉底語“了解你的病人是什么樣的人,比了解他們患什么病更重要”);考慮服務對象、服務內容、服務層面、服務范圍及服務項目的綜合性服務;對個體從生前到臨終關懷的持續性服務;多方合作的協調性服務;為社區居民提供方便可靠的可及性服務。
1.3專科醫學與全科醫學、專科醫生與全科醫生的區別。
2我國全科醫生培養的準則
2.1全科醫生培養的基本原則
2.1.1全科醫生應是社區衛生的管理者:社區全科醫生應能策劃和維護患者的健康事務,并能負責醫務所的運作和管理。
2.1.2全科醫生應是社區衛生的診療者:社區全科醫生應能負責常見健康問題的診治和提供連續性、全方位、全過程(包括疾病的早期發現、干預、康復和臨終服務)的家庭衛生、醫療、保健服務,在社區內解除疾病的困擾。
2.1.3全科醫生應是社區衛生的協調者:社區全科醫生應能在病人需要時,負責為其提供協調性服務,包括動用家庭、社區衛生資源以及各級各類醫療衛生資源,與專科醫生形成有效的雙向轉診關系。
2.1.4全科醫生應是社區衛生的咨詢者:社區全科醫生應能提供健康和疾病的咨詢服務,認真聽取和體會病人的感受,通過有技巧的溝通與病人建立信任,對各種有關的問題提供詳細的解釋,并指導服務對象進行有效的自我保健。
2.1.5全科醫生應是社區衛生的支持者:社區全科醫生應能通過各種方式,協助服務對象適應疾病和健康需要,全力以赴支持患者克服困難。
2.1.6全科醫生應是社區衛生的教育者:社區全科醫生應能通過各種方式和各種形式,對服務對象隨時深入細致的健康教育,保證教育的全面性、科學性和針對性,并進行健康教育的效果評估。
2.2全科醫生應有的知識、技能和態度
2.2.1全科醫生應有以病人為中心的診療思維:一個人患病的整個過程包括:覺察到一些不連續的機體功能障礙→覺察到一些連續的機體功能障礙→嘗試某種程度的自我保健→以家庭服務為第一線的外部資源→利用其他非專業的外部資源→求助于職業性的非醫療資源→醫生診視→診斷性評估→處理計劃→結果(治愈、慢性病、死亡)。
2.2.2全科醫生應有了解各個層面的相關知識:在個人層面,全科醫生應有醫—患關系動力學的知識、技能和態度,熟悉個體正常發育及人類行為的知識,了解人類易感的健康危險因素,了解用篩檢方法早期診斷疾病;在家庭層面,全科醫生應有病人—家庭相互關系的知識、技能和態度,掌握與病人、病人家屬和其他人交談以獲得有效信息的技能;在社區層面,全科醫生應有了解心理、社會、環境、職業、經濟因素的知識,了解衛生資源對疾病影響的知識,了解疾病對社區和人類生態學影響的知識,了解家庭及成員對社區影響的知識。
2.2.3全科醫生應有處理短期健康問題和持續性保健措施的知識:包括能迅速機敏進行急救處理,能熟練提供慢性病長期連續性照顧,能向病人解釋各種合并癥并及時預防和處理,有康復方案設計和康復技術的知識。
2.2.4全科醫生應有對待健康問題的整體觀點,并有預防保健的態度和技能:即對個人問題的預防態度,理解三級預防思想,具備疾病預防知識和設計個人保健計劃;對家庭問題的預防態度,制定家庭預防時機,預測家庭健康問題;對社區問題的預防態度:了解社區流行病學和預防時機,關心支持社區干預措施。
2.2.5全科醫生應具有家庭醫生的責任感。
2.2.6全科醫生應有認識到繼續醫學教育的需要。
2.3全科醫生職責范圍
2.3.1醫療服務:包括常見的內科、兒科、婦產科疾病,不需住院的外科疾病,慢性病和心理問題。主要內容:(1)門診項目:建立健康檔案、對病人診療、心理問題的識別和處理、健康教育和咨詢、門診登記和統計、隨訪觀察;(2)會診和轉診:對病人有效的會診和轉診是社區衛服務的重要內容,既要及時的實施會診和向上級業務部門轉診,又要有制約措施促使在上級醫院的康復病人返回到社區治療;(3)建立家庭病床。
2.3.2護理服務:主要內容:(1)門診護理:接診分診和預約,建檔和統計,實施門診檢驗和治療操作,慢性病人隨訪。(2)家庭護理:實施各項家庭治療,對病人進行整體護理,教育動員病人家屬理解病情并參與病人管理;(3)社區護理:參與特定人群健康目標管理,負責社區健康教育,利用各種社區資源服務于全科醫學的發展。
2.3.3預防保健服務:包括計劃免疫,傳染病防治,特殊人群保健,疾病篩檢,慢性病管理(內容:種類、內容、傳單、教育活動、建卡、整體干預評價、計算機管理)、家庭保健合同(完善—制度化—與保險系統接軌)。
2.3.4康復服務和善終服務:(1)康復服務是針對慢性病患者、傷殘老人和老年患者進行的治療和訓練,使病人最終在身體、心理、社交和職業上獲得最大的潛能;主要內容包括:康復評價(理化因子療法、中醫療法、輔助用品、心理干預)和組織工作(家庭、社會支持,自助小組)。善終服務是指對生存期在6個月以內的危垂病人進行的一種特殊服務,使其獲得平靜舒適尊嚴的死亡;主要內容包括:死亡教育(權利、反應、解釋、安慰)、止痛與支持療法、多方協作關懷(隨訪、護理、目標設計、價值與社交能力提高)、家屬居喪期支持。
2.3.5健康教育:要適時宣傳一般生活健康常識,常見病防治和合理用藥知識,進行營養飲食衛生教育和幫助患者合理選擇膳食,進行衛生運動教育,制定合理鍛煉計劃,進行心理教育和適時得到正確的心理疏導及心理咨詢。
3我國全科醫學教育的模式和方法
3.1全科醫學培養模式
3.1.1基礎培養模式:主要培養對象是全科醫學管理者,包括醫院院長、防保科科長、家床科科長;目的是掌握全科醫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識,明確全科醫學的意義,掌握全科醫療服務的特點;從而為其決策全科醫學服務提供理論上的支持。
3.1.2技能培養模式:主要培養對象是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在職醫生,包括全科醫生和部分專科醫生;由于這些學員都已接受過醫學院校的正規培養,故全科醫學的培養目的是按全科醫學的要求,進行補缺和充實,并結合臨床實習和社區調查研究實踐教學,使其達到全科醫生的要求。
3.1.3學歷培養模式:主要培養對象是具有中專學歷較年輕的在職醫生,經過成人高考后入學,通過3年正規全科醫學學習,并結合臨床實習和社區調查研究實踐教學,使其達到全科醫生的要求,并授予一定學歷。
3.1.4全科醫學生培養模式:培養對象是參加高考的應屆高中畢業生,參加高考后入學,經過3年(專科)和5年(本科)的全科醫學正規學習,并結合臨床實習和社區調查研究實踐教學,使其達到全科醫生的要求。
3.2全科醫學培養的內容和方法
3.2.1對基礎、技術培養模式,一般采用短期(3—6個月)的培養,用半脫產的形式,集中學習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最后經過結業考試,合格后發給結業證書。
3.2.2學歷培養要系統的學習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保健康復醫學,采用全脫產的形式,最后經過學歷考試,各格后發給學歷證書。
3.2.3全科醫學生培養模式是一新生事物,基本培養原則包括明確培養目標、明確主干學科和主干課程、明確專業培養方法。
(1)明確培養目標:要求本專業的學生具有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和康復醫學的基礎知識,從而可利用專業知識對社區人群進行醫療、預防、保健、康復和健康教育服務。
(2)明確主干學科和主干課程;主干學科是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和康復醫學。主要課程包括:病原生物學、藥理學、診斷學、內科學、外科學、中醫學、流行病學、衛生學、醫學心理學、社區醫學和康復醫學。
(3)明確專業培養方法:全科醫學專業培養方法要借鑒哈佛大學的“新途徑”教改方案,即以問題為中心,實踐為手段,社區為基礎的教學方式,專門學習傳統醫學教育課程未曾教授,但在全科醫學臨床實踐中必然要遇到且需運用的各種技能。
4全科醫學教育可持續發展問題探討
4.1加強領導、統一思想、提高認識
全科醫學是一門新型的醫學專科,它既不是通常認為的“赤腳醫生”,更不是“萬金油”。發展全科醫學一定要加強領導,提高對全科醫學的認識,將思想統一到全科醫學教育關系到社區衛生服務乃至衛生事業發展。同時,還應廣泛宣傳全科醫學知識,讓人們了解全科醫學與健康水平的提高有密切的關系。
4.2加強師資、教材和基地建設
合適的師資、適宜的教材是全科醫學教育質量提高的根本保證,對此,衛生行政部門和醫學院校均應給予人才物的重點投入。同時采用邊培養、邊總結、邊建設的方法,加速培養一批專、兼職教師,總結編寫各種模式的全科醫學教育教材,抓好全科醫學服務試點和教學基地建設,逐步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全科醫學教育體系。
4.3建立健全全科醫師制度,提高全科醫生的技術、經濟和社會地位
建立健全全科醫師制度,是全科醫學教育持續健康發展的生命力所在。全科醫生制度建設涉及醫學教育、勞動人事、管理體制和醫療制度等多方面的系統工程,需要有包括全科醫學教育體系、專業技術職稱系列體系、組織機構配套政策體系、醫療保險制度支持體系等“一攬子”政策措施體系。有關部門應組織力量,分專題研究,盡快建立全科醫生制度。同時,對全科醫生一定要提高其技術地位(業務學習和培訓進修)、經濟地位(提高工資和福利待遇)、社會地位,并形成制度化、規范化、和持續化的良好態勢。
4.4不斷實踐不斷探索不斷提高全科醫學教育的整體水平
全科醫學專業是一個全新的學科,發展中必然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為保證全科醫學培養目標的實現,必須抓好每一個環節,在實踐中認真總結,不斷完善全科醫學教育體制,提高其整體水平。完善全科醫學教育體制,推進社區衛生服務健康發展是時代賦予我們的重任,我們一定要不斷研究、不斷實踐、不斷總結,努力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全科醫學教育體制,應用于社區衛生服務,提高我國國民的整體健康水平。